索德浩 | 中江塔梁子M3画像榜题“襄人”再考
索德浩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容摘要:塔梁子M3中的“襄人”舞蹈实为“踏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也”。巴地流行踏歌,常有类似舞蹈图像出土。新出的走马楼西汉简亦表明“襄”为族称,“襄人”与“巴人”关系密切,应该是巴地的一支少数民族,即后世文献中记载的“獽”人。“襄人”生活在巴地,与巴人杂居,染巴俗,亦善踏歌。塔梁子M3墓主家族曾有羌地生活经历,让善于踏舞的巴地“襄人”带上胡人形象面具扮演羌胡踏舞,再现其家族辉煌的平羌历史。
关键词:塔梁子M3 “襄人” 巴人踏歌 走马楼西汉简
2
一 、“襄人”舞蹈图解读
二、走马楼西汉简中的“襄人”
简1
〼□狱。亭长南爰书,先以证律辨告挢,乃讯。辞曰: 士五無阳夫里
(壻) 子,吏令为臾皇人择。廼二月中不识日,啬夫襄人在轻半,令挢收责
溪,臾人□〼
〼船一 (艘) 当米八斗,士五强秦、麏、仆予肠各廿五斤,凡七十五斤。挢令安居士五周乘船下,挢先去
溪,中环( 还) 轻半襄人所,收责得船〼
简5
襄人自( ? ) 责,得五栙船一
(艘) 士五定所当米八斗,肠七十五斤,士五强秦、麏、仆各廿五斤。令安居士五周乘船,船未到,襄人不得受定船,去。去后,周船到,挢( 又) 令临中臾〼
是下船属襄人。襄人在所后长始问挢以所责得船、肠,对曰: 已予襄人,襄人不与挢券书。今问强是,强是不以船属襄人,襄人不受船,船在强是所。挢所以予襄人肠〼[22]
〼□巴人、胡人讯襄人婴,道辞曰:府调無阳四年賨、䊮卖取钱输临沅,食官、厩
所赎童贾(价)钱,皆急缓,夷聚里相去离远,民贫难得。襄人令译士五挢收〼(1018)[23]
”可能为偿还之义。“赎,贸也”[25]。童为男性奴仆。《说文》:“奴曰童”[26]。急缓,意紧急。《汉纪·文帝纪》:“即有急緩,周亚夫可任将军。”[27]夷,原指“东方之人也”[28],汉代常指少数民族。如《史记》、《汉书》中的西南夷就是指西南少数民族。走马楼吴简的“夷”字也指少数民族,如“部伍夷民”[29]。张家山汉简中有《蛮夷律》[30]亦针对少数民族。译,翻译,“传四夷之语者。”[31]《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具律》:“译讯人为诈伪,以出入罪人,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所出入罪反罪之。”整理者认为“译”指“翻译少数民族语言”[32]。综上,简文大意是巴人、胡人责问襄人婴:长沙国少府调無阳的赋税、谷物以卖钱输送给临沅县,食官、厩偿还赎买奴仆的钱,都很急。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距离甚远,民众贫苦,钱物难以收到。于是襄人令为士伍的翻译人员挢去收。内容与简1、简5相互衔接,很可能为同一册。
三、“襄人”与“獽人”
四、襄人与胡人
结 论
作者简介:索德浩(1980-),男,四川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汉唐考古。
注释: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中江塔梁子崖墓》,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2] 同上,第94页。
[3] 刘乐贤:《中江塔梁子崖墓榜题补释》,《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
[4] 谢崇安:《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胡人壁画雕像考释——兼论印欧人种入居我国西南的时代问题》,《四川文物》2005年第5期。
[5] 霍巍:《襄人与羌胡——四川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榜题补释》,《文物》2009年第6期。
[6] 龙腾:《襄人不是胡人——四川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榜题考》,《文物》2013年第2期。
[7]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274页。
[8]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
[9]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
[10] 孙寿岭:《舞蹈纹彩陶盆》,《中国文物报》1993年5月30日。
[11] 牟孝梅、杨萍、张丽娜:《贵州贞丰红岩尾饰人物岩画与青海“舞蹈纹彩陶盆”的人物比较研究》,《重庆与世界》2016年第7期。
[12] 余卓然:《贵州贞丰红岩岩画分期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43-44页。
[13] [晋]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页。
[14] 林堃:《浅析“二磴岩舞蹈图”的内涵与价值》,《四川文物》1996年第2期。
[15]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璧山区文物管理所:《重庆市璧山区蛮洞坡崖墓群M1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8年第1期。
[16] 高文:《中国巴蜀新发现汉代画像砖》,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88页,图256。
[17] [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95页。
[18] 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组:《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
[19] 胡平生:《<简牍名迹选2>所刊“走马楼前汉简”释文校订》,《简帛》第7辑。
[20] 张俊民:《对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几条简文的认识》,简帛网,2009年7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7)。
[21] 刘乐贤:《谈走马楼西汉简中的两条简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2] 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简牍名迹选》,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42-245、250-251页。部分文字参考了刘乐贤先生的释读。
[23] 此条简文由长沙中国简牍博物馆雷长威先生提供。
[2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
[25] 同上,第281页。
[26] 同[24],第102页。
[27] [汉]荀悦:《两汉纪》卷第八《孝文皇帝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6页。
[28] 同[24],第493页。
[29]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55、97页。
[30]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31] 同[24],第101页。
[32] 同[30],第149页。
[33] 同[24],第282页。
[34]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志》卷一《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35] 刘伟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36] 马代忠: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初步考察》,《出土文献研究》第12 辑,中西书出版社2013 年。
[37] “(永寿三年)长沙蛮叛,寇益阳”,“(延熹三年)长沙蛮寇郡界”(《后汉书》卷7《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03、307页)。
[38] 同[34],第5页。
[39] [唐]梁载言:《十道志》,载于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82页。
[40]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江南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
[41]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江南道》,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96-2397页。
[42] 同[34],第5页。
[43] 同[34]卷三《蜀志》,第158页。
[44] 同[34],第34页。
[45] 同[34],第41页。
[46] 同[34],第43页。
[47]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142页。
[48] [唐]惠详:《弘赞法华传》卷第五,载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2076页。
[49] 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333页。
[50]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669页。
[51] 冯汉镛:《关于“经西宁通西域路线”的一些补充》,《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
[52] 同[41]卷七十六《剑南道》,第1537页。
[53] 同[24],第146-147页。
[54] [汉]贾谊撰,闫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6页。
[55]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时序部·腊》,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7页; [南朝梁]宗懔撰,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3-54页。
[56] 索德浩、刘雨茂:《汉代胡人形象面具考——从成都金堂李家梁子M23 出土一件胡人形象面具谈起》,《考古与文物》2011 年第5期。
[57] 同[5]。
[58]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63页。
本文原载于《中国美术研究》,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