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扫除身份的焦虑
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室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相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的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地把它扎破。因此,唯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如同所有欲求一样,对身份的渴求有其效用:能激发我们竭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促使卓越者,是我们远离社会中不良癖好的人及固执的人从而归属一般的价值体系。然而,同所有欲求一样,过分的渴求也是致命的。
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的目的并非废除身份等级,他们只是尝试创立一些新的身份等级,而这些等级建立在那些为大众所忽略或批判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之上。这五个领域的革新者们一方面都坚持严格区分成功与失败、好与坏、可耻与高尚,另一方面又试图重新塑造我们的判断标准,使我们重新思考何种行为才能归入这些重要的标题。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无法或不愿温顺地服从关于上层的主流生活观念,但他们有资格拥有更好的称呼,而不是残酷的被人称之为失败者或小角色,而这五个领域的革新者们通过上述的方式,赋予这些人以合理性。他们提供了好多富有说服力和抚慰能力的事例来提醒我们,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并不是只有法官或药剂师的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