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宣布进军医疗领域,负责人披露将把火力集中在这两大赛道
“我们预计,自动化、国产替代、线上化、医疗产业重塑这四大领域将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 李开复在近日举行的 “预见・2021” 媒体趋势分享会上说。
李开复在会上说,所有产业重塑中,医疗及生命科学产业是最大机会。目前中国医疗行业虽然目前仍落后于欧美,但是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最近医改后,中国医疗行业大数据逐步到位,也开始出现结合人工智能的新药研发技术,而精准医疗和多样化支付都陆续成为可能。
创新工场正式宣布进军医疗领域,该赛道由杨小龙和武凯两位合伙人负责。武凯是自今年 8 月加入创新工场以来的首次露面。
图丨杨小龙(左);武凯(右)
杨小龙毕业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获得商业管理理学士学位。他目前负责创新工场医疗、工业自动化及成长期投资。他有 15 年科技创业和投资工作经历。作为创业者,他是中国领先的娱乐社交网络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并设计和主导了首个 A 股上市公司通过母公司过桥整体收购大型 VIE 互联网公司的案例,合并后市值达到 65 亿美元;作为职业投资人,他曾在新天域资本等投资基金任职,领导和参与了总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科技、医药和消费行业投资,涉及增长、杠杆收购、跨境投资等多种投资主题。
武凯毕业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后于美国范德堡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有十年以上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并购和市场拓展的工作经历。他在 2013 年到 2020 年供职于软银中国资本,专注于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投资,曾主导和参与了诺辉健康、安翰医疗、安诺优达、普门科技、咕咚运动等项目的投资,也曾任职于 GE 医疗的医疗集团和消费工业品集团,分别担任过市场战略经理、业务拓展经理和全球采购等职位。
杨小龙介绍了创新工场在医疗领域的投资逻辑,他认为中国医疗支付能力和用户行为从公立体系导向转为私立体系导向。医疗服务的 “市场机制” 影响提升,数据和 AI 驱动的商业信息开始影响医疗机构运营行为。
另一方面,药械企业内部业务的效率提升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最后,老百姓可负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科学与工程等底层突破,会形成的新产品和服务。
(来源:创新工场)
在这样的投资逻辑下,创新工场关注的细分领域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关注数据和 AI 驱动、对医疗行业产生宏观影响的平台型科技企业;二是关注市场机制下分类人群的垂直服务升级的机会;三是聚焦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和突破等。
创新工场从 2019 年起试水,以数字化及 AI 医疗的技术方向为切入口,目前已经投了 10 多个项目。
(来源:创新工场)
武凯进一步介绍了创新工场医疗投资的布局节奏,按照创新工场原有 Tech VC 基因结合度,创新工场搭建了医疗生物领域专业化团队,逐步建立工场在数字医疗 / 医疗 AI、药械企生态圈、医疗技术(IVD,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管线各自领域的投资能力。
“接下来的 1 到 2 年,医疗技术领域的投资将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其中,我们又会把火力集中在 IVD 和高值耗材两个大赛道”,武凯表示。
具体到 IVD 领域,创新工场在 IVD 领域投资逻辑首先着重在成熟市场挑选下一波龙头。在相对传统的生化和免疫检验市场,也在发生产业重构整合,有望冲出新一波公司。生化领域在发生渠道的整合,免疫的化学发光国产替代刚刚开始。其次,创新工场关注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一些小而美的赛道,可能并非百亿级市场,但是随着产品的做深做透,天花板也会有显著的提升。接着密切跟踪新兴技术,挑选其中最具爆发力的公司。当年的 NIPT 和肿瘤 NGS 诞生了一批上市公司。下一波机会很有可能出现在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早筛,单细胞测序,质谱检测等。此外,创新工场关注由强势渠道转型自主产品开发的公司:我们看到一批由大经销商完美转身产品研发的公司,这种公司一旦产品具有技术领先性,市场爆发力会非常惊人。
(来源:创新工场)
在高值耗材领域,创新工场将重点关注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神经介入三大领域。
武凯分析称,尽管现阶段国产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占比不高,但在政策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企业日益重视产品创新研发的背景下,国产心血管介入器械将加速进口替代。
“这个领域未来投资的机会有结构性心脏病(二尖瓣反流的治疗)、外周药物球囊、电生理等。”
除此之外,创新工场也会关注眼科和口腔赛道。武凯说,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口腔种植体数量从每年不到 10 万颗的种植牙快速成长到 2019 年的 360 万颗种植牙,但是即便如此,这个市场至少还有 10-20 倍的成长潜力。口腔领域的数字化种植,隐形正畸,供应链 SAAS 联动耗材线上采购,都是创新工场密切关注的方向。
武凯称,虽然创新工场是医疗投资行业的新兵,但会充分利用之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良好口碑及技术能力,同时积极融合医疗领域的人才和知识体系,迅速打造一支具备专业化医疗投资体系和国际化视野的团队,“一起发掘中国医疗产业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宝贵机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