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学之祖孙子
孙子(约前545年-前470年),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北部)人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世人尊其为“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兵学之祖”,其《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与孔子为同时代的人。他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其祖先曾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因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妫完便逃至齐国,在齐桓公的收留下得以安身立命,并易姓田。至齐景公时,妫完的五世孙也就是孙子的祖父,帮齐国打败莒国,齐景公为彰其功,赐姓为孙。公元 532 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便前往吴国都城姑苏隐居,潜心研究兵法,自著兵法《十三篇》。
孙子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贵胜,不贵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以众击寡,全歼敌方”等思想,以其卓越的军事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据传,拿破仑在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被囚禁的最后岁月,看到《孙子兵法》时,曾老泪纵横道:“如果早看到这本书,我是不会失败的”。《孙子兵法》后来成为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教科书。
在吴国,孙子结识了伍子胥,并成为密友。伍子胥是楚国太子太傅伍奢的儿子,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其及长子伍尚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后来,伍子胥用刺客专诸帮公子阖闾刺杀堂兄吴王僚,夺取王位有功,便任用了伍子胥。在阖闾欲攻打楚国时,伍子胥就数次向阖闾举荐孙子,称孙子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
孙子出山后,吴王故意挑选百余名宫女让孙子操练,看他是否有统兵的真本事,这其中还包括有吴王的两位美姬。孙武把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但宫女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根据兵法,斩杀两位队长。吴王见状,马上派人传令放过两位美人,孙子却毫不留情地予以了处决,任命两队的排头接任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号令时,众宫女无一再敢嬉戏,大家整齐划一,喊声阵阵,俨然一支强军。吴王心中虽因失去爱姬有所不悦,但看到孙子的确是难得将才,遂委以重任。此后,孙子率领吴军大破楚军,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使楚国大伤元气。
孙子帮助吴王阖闾西破强楚,使吴王称霸心态膨胀,在未做好战争准备之时,不听孙子劝阻,强行攻伐越国,由于越王勾践施展“犯人阵前集体自杀”之巧计,使吴军大败,吴王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去世后,孙子和伍子胥辅佐新任吴王夫差报仇雪恨,一举击败越军,将越王勾践五千余人包围于绍兴东南的会稽山,勾践只得向吴王屈辱求和。之后,夫差联鲁败齐,又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争得一时之霸主地位。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吴王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纳忠言。而且听信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首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让入土为安。至此,寒了心的孙子深感“飞鸟绝,良弓藏”之道理,遂悄然归隐,继续修订完善其兵书《十三篇》。当然,夫差没有了孙子和伍子胥两位左膀右臂,也就逃脱不了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所灭的命运。
孙子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更主要的是留给后人不少论兵论政的精神财富,尤以《孙子兵法》最为珍贵。这短短的十三篇五千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间篇》等,各有侧重,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用性强,体现了孙子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孙子兵法》在传承中,曾由十三篇演变为“三卷”,又增至八十二篇。到三国时期,曹操亲自整理前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恢复十三篇原型,并为该书作简明“略解”。到北宋时,《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著名兵书一起,被汇编成《武经七书》,且排位七书之首,可见编著者对该书推崇之程度。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是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之物。据传,《武经七书》宋刊本,曾被日本人买去,在日本出现了多种重刊本、翻译本和注解本。其中的头部兵书《孙子兵法》在欧、美、亚流传广泛。
孙子曾励志要向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看齐,希望辅佐吴王统一王朝。然而,他并未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遇到明主。据传,他于公元前470 年终于吴国姑苏,享年 75 岁。今在山东、江苏等地,尚有祀奉孙子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