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名称的来历
匕首是一种短小的刺砍两用兵器,其实就是比较短小的短剑。它为什么被称作“匕首”呢?
匕首的“首”,本意是头,用在刀剑上指的就是剑柄的顶端。古人对剑首非常重视,不同类别的冷兵器,会把“首”做成不同的造型。还会根据佩剑者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对“首”做不同的装饰。例如汉代环首刀,“首”的位置是一个圆环。
古代人认为匕首的顶端像一个勺子柄。“匕”就是勺子的意思,所以叫“匕首”。
青铜匕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匕:勺子;箸:筷子。
《礼记·少仪》:“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泽就是摩挲、盘玩,看来古代就已经有了盘剑首的爱好。
刀
古代人为什么喜欢用“首”来给刀剑命名呢?
因为当有人携带刀剑出现时,周围人最先看到的就是暴露在刀鞘外面的“首”。用“首”来区区分刀剑种类,别人就可以很方便地判断出这种武器的规格和形制,以及佩戴者的身份和官职。
在先秦时代,刀剑并不是战争的常规武器,因为刀剑的造价实在太高了,能够佩戴刀剑的大多是贵族和官员。这些佩刀和佩剑并不怎么拔出来,佩戴者主要靠剑首彰显身份和地位。久而久之,剑首装饰就形成一种d独特的文化现象。
先秦时代的刀剑一般形制较短,我们现在常说的很多古代名刀名剑,其实应该归于匕首一类。例如:
荆轲刺秦
徐夫人匕首
《战国策》:秦始皇攻打六国,积怨甚深,每游必重甲护身。「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荆轲向秦王献上地图时,「图穷匕见」。可见荆轲刺秦所用的是一把匕首。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燕太子丹使轲刺秦王,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粹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
刺客聂隐娘
羊角匕首
《虞初志》:有尼授聂隐娘羊角匕首,广三寸,为其脑后藏匕首,而无新伤,用即抽之。《说渊聂隐娘传》:“隐娘自言,被一尼挈去,教之剑术,授以羊角匕首。”
短剑
百辟龙鳞匕首
《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三,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乐府·结客少年场行》说: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百夫勇,挟此生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