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清静归一下观法

以武学打开世界

一、功法(坐忘法姿势)

正坐——臀坐木凳或木椅,两脚平行约与肩宽,两膝屈约為90°,目帘下垂,双目微开一线之光或闭目,视角向下约45°,舌抵上齶,垂肩含胸。手的握法,為太极印,两掌虎口交叉,右手拇指贴在左手内劳宫穴,其余4指自然依附左手背上,两掌心朝下(右上左下),置于丹田外成盘腿之上。也可将双手分置两膝上。坐椅者不可靠椅背。此势较适宜于初练功者。

自然盘——自然盘腿,坐于蒲团或棉垫上,功深者可坐平石板上,其它咨势与正坐相同。此势较适宜于初练功者。

单盘——单腿盘坐。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

跨鹤坐(又名真武坐)——左腿盘,脚心朝天,置右大腿内侧基底1/2处,右腿微屈140一170°。累后可左右互换。靠前屈伸腿脚的势,左右摆动定位放置调节身体的平衡。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此势体弱者或妇女较為适宜。

金刚坐——左或右脚跟最好轻触会阳部,或置于阴前,右式左脚后跟放在右小腿远端1/3处,双脚心朝天。此势初练功者较适宜,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

双盘——先盘左腿,将左腿踝关节部置于右大腿股上腹股沟前,次将右腿于左腿外依法而盘,成左内右外两腿叠交式。两脚心务使朝天,否则练功时膝部或踝部易受损伤,并且大腿易麻妨碍练功。其它法如正坐。此势久练功者适宜。呼吸要求达到深、长、细、柔、缓、绵。最初练功,要求自然呼吸,即正常呼吸稍加深一点,也可不加深,如平时呼吸。待练一段时间后,呼吸会自然加深。意念姿势调好,呼吸调匀之后,集中意识,双眼微开一隙,此称為一线观法,适宜于初练功者,或轻闭双目,称為闭眼观法,适立于初练功者或久练功者;或双目开睁自然,称為开眼观法,适宜于久练功有索者,难度较大。视线皆向下成45°角向两膝之间或两膝间稍前,即旧说的“牛眠之地”,默默地观照那一团地方,要不松、不紧、不盯,不管闭目或睁眼,均不能视地。此时可见有色之光。因每人的潜在机能不同,见光也会有快有慢。在观“牛眠之地”时。虽然那地方空无一物,但在入静状态下,会很自然地反应出脏腑气脉的盛衰情况,大约分為青、赤、黄、白、黑五种顏色。每人的气脉阴阳不同,所视之色亦有区别。大多数人先看到“蒙蒙如雾”的淡淡白光,或间杂出现如天空星际闪烁的小小亮点,或观见各种顏色变幻。五色当中以白色為纯正,紫色為吉正,金光為高正。久久锻练,各种顏色退尽,只见白光,由淡雾状逐渐进入到“月光皎洁”的景境,仿佛中秋明月悬照眼前下方。继将意念集中与远处合而為一,遵“光即是我,我即是光,光我合一,我光币二”的默念口诀,则自觉皓月当空,遍体清凉,爽意神怡,烦躁顿消,宠辱皆忘。此时已至清净境界,但尚未入消静境界。继续练下去,则连皓月当空的感觉也不復存在,自身、天地皆不存在。此為坐忘阶段,亦為清静境界之初步。

二、收功

何时不想再练即可收功。收功时,双目微转,微摇头颈,次则微动几下肩、手,然后叩齿36次,鼓漱津液36下,分3次缓慢吞咽以意送下丹田,再慢慢地睁开双眼,以使集中的心神分散,继则可以用手按摩一下头和脸部,最后再下坐走动或散步,或拍打几下腰腿部。高血压患者可用指尖沿头前部向后捋划,止于风他穴、风府方式项下。

收功时拆盘,即把盘著的腿打开后,初练者双腿酸麻。此时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让腿的麻劲自然消逝后再起身散步活动,接著可练习动功。腿麻的过程中,越动则麻之越厉,越感觉难受。练坐时腿部气血受挤压于气街以上,双腿因气虚即致酸麻,拆盘后大量气血很快下注使冲两腿麻感加剧,右不动时气血缓缓涌向双腿脚,则可毫无酸麻之感。

三、注意事项

(1)各种坐姿均要求做到坚脊、含胸。竖脊即将脊骨调解自然正直,否则為硬挺强直,腆胸叠肚,达不到放松的要求;又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否则失去重心中正不倚的要领。其方法是把双肩尖微拾高2—3分,与含胸自然结合起来。含胸即将胸稍内含些,可以把两肘尖微向前开张成与身体呈一条直线。竖脊、含胸须视為统一性的整体,才能正确完成姿势。前胸、后背配合得体才能丹田气下沉不浮。要求提耳根劲(稍收下頜),含胸竖脊,百会朝天,百会和会阴在体内成一条直线,身体的脊椎骨象宝塔一样一节一节地上下基本為直。

(2)开始观光会出现一会儿青,一会儿赤,一会儿黄,—会儿紫的色彩转换;或一边无光,一边有光等现象。出现之光可能会左出右涌,上下游移,有的可能出现中心开花或由外向中心合拢现象。此时意念绝不可被光色牵动,要做到有光不喜,无光不急,何去何从,任它来去,不追不究,不领不引,不顶不牵,自然显现,毫不追求,始终平淡无奇地观照著“牛眠之地”。出现上述现象多為气机无敛所至。可据光色反应,推断人体脏腑阴阳虚实状况。功夫深些,又可以据此脏腑机能活动反应而诊察别人之疾。

(3)练功时要一心一意地观视眼前之光,一时看不到不要著急,坚持探寻究竞,凡达到入静状态光色自然呈现,先天潜在机能深厚则入静较快。反之,一定是没有入静。可用诱导法,即在“牛眠之地”空悬如一乒乒球大小的白色棉团,做為练功时的诱导观照物,这样可以集中意念、过—段时期后去掉棉团,行观“牛眠之地”的空无处所,即能观现光色。此法与音乐诱导入睁方法质同法异,皆仅限于一般的健身目的,真正的练养功夫,则反為障碍。

(4)练功不可一曝十寒。每天最少需练1—2遍,初练者一遍20—30分鐘,有进步后可30—50分鐘,更进步者可练2小时以上。总之不可拘泥,以自己的练功程度為準,愿坐多久,就坐多久,有收功之意识闪念,即可收功,不可强练以凑够时间,凡所有静功均应循此规律。

(5)练清静归一功最好找一安静、避风的地方。突然受惊之后.不要惊慌,不要恼怒。要把心情平静下来继续练,直到把受惊的意识排除或转变过来之后,再收功。

(6)自感发困时不要练静功,练功睡著為“昏沉掉举”现象,无甚功效等于白练。练功不能追求外动,一动则功失成。古传统气功皆不主张外动,静功中凡发生外动不止皆谓偏差。

(7)静功必须在动功前练。如动功后行练静功,必须经过整理运动,待气脉完全平稳之后,方可练习静功。否则易练出偏差。

(练功中出现身体左歪右斜或前俯后仰感觉时,千万不可以身牵正,要以意缓缓趋直,倾俯感即会自消。因此时之感往往為本身气脉流注不平衡所致之幻觉,实际上姿势仍持中正,若强行引体牵正会发生坐功跌现象,以致摔伤跌损。如出现走形现象,可以将身体缓缓置直或以意牵体升高如麦拔节状,即可身体正直。出此现象,多為气不归元威坐功疲劳所致。属于前者久练可气机归元后自然处直,属于后者则可收功,不必强行再练。

(9)练功中迭汗出较多,是练清静归一法的一般规律,尤其行些练功者初期银练静功常多汗,為素体稟阳虚所致,可继续练功。过一阶段后汗敛清爽,心旷神怡,此时也就达到了清静归一功的“清净境界”。

(10)练功中有的人会觉眼前出现山河大地、高山大海、老虎大象、楼堂殿宇、蛇牛鼠狐、人物花草等等,身体忽变大如高山,忽变小如芥子,忽飞升,忽下陷,忽而身变林木,忽而魔鬼四围。这些都是平时所见所念事物,在练功时显现而出。所以出现此类现象时,即不必喜,也不需惊,仍然以自然显现為法则,任它来去,处置泰然。从脏腑角度论,出现幻景是脏腑气脉反映于外景,它反映脏腑及人体气化的不平衡状态。静功中所说的“走火入魔”在此时最易发生,多分两种情况,其一為“退幻生魔”即“对景生魔”;其二為“自性生魔”。破解的根本方法即无论出现何种幻景生情,顺其自然;平时避免七情六欲的干扰,破除迷信思想。

(11)血压过低者,不可行练此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