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之后

“世事洞明”之后     作者:李新宇

1

《红楼梦》里宁国府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脂砚斋给它的评语是“此联极俗”,但其实是修养的一种境界。

当然,宝玉可以对它不予理睬,黛玉也可以对它不屑一顾,但承担着家庭职责的贾政、贾琏和凤姐们,却不能那么任性。因为要在社会上混,无论是混官场、混商场还是混什么,只要是在人群中混,想有所成就,就不能不在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方面努力修养。 这当然不容易,因为不但要知人性、通人情、知世事、懂道理,还要特别了解制度和文化,明白人际关系,明白种种规则和潜规则。潜规则不摆在台面上,却往往是约定俗成,了解和把握它,往往很费工夫,需要阅历。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种知识失语的现象:一些事和理,一些游戏规则,没人告诉你,教科书不告诉你,报纸刊物不告诉你,广播电视更不告诉你,生活中却需要遵守。对此,一些人是经一事长一智才逐渐明白的。

明白了这一切,明白了社会的形形色色,明白了种种丑陋和阴暗,才算是世事洞明。所以,世事洞明之后,人是容易变坏的。与狼共舞,自己难免沾染狼性;为适应某种恶环境,也就往往适应了恶;前后左右都极丑,你不丑反而成了怪物,于是,天长日久,你自身的美可能也就不复存在。

2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从天真到不天真,从幼稚到不幼稚,往往也伴随着从单纯到不单纯,从洁净到不洁净。这是一般规律,所以许多人都会原谅自己,把自己的不良变化推给社会。但是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在世事洞明的同时保持我们的纯洁,让灵魂不那么污浊。

世事洞明,自然能看到人性的阴暗,自然能看到人的贪欲,也自然能看到一般人的愚昧和无知。世事洞明,自然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知道不同人群的不同欲求。问题在于看明白这一切之后做出的选择。比如,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差别本身就蕴含着矛盾,有矛盾就可能会有冲突。这一切你都看到了,洞察之后的选择却划出了灵魂的美与丑、人格的高与低。你看到了差别和矛盾,是致力于缩小差别、调和矛盾,还是为个人的私欲而利用这些差别和矛盾?打个比方吧,邻居小夫妻这几天一直在吵吵闹闹,你看得清清楚楚,矛盾的焦点和问题的症结你都明白。这时候,是做些工作让小两口相互妥协、和好如初,还是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让两人越斗越厉害,直到分居或离婚?

3

知识可以助恶,这是常被忽视的。有些所谓读书人极坏,因为他有知识,坏起来远胜过一般大众。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道德感,缺乏自律。我们通过读书明理,掌握了知识,看透了世事,即使不能造福于人,至少不能相反。

因为种种原因,好人常吃亏,坏人反而占便宜。流氓横行,斯文扫地,甚至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处于权术和阴谋之林,人们会有特别经验,自然会败坏世道人心。不过,我仍然相信,如果算人生总账,好人未必吃亏,坏人也未必占便宜,整天算计别人者也许得不偿失。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那些耀武扬威的权贵,能善终者有几个?得享天伦者有几个?能睡安稳觉的有几个?所以,无论东西南北风,明白人都应该洁身自好,远离血腥与污浊。

无论时代流行什么,都能守住自己的标准,是修养的一种高境界,也是读书人的终身修行。

摘自《今晚报》

(0)

相关推荐

  • 白露时节的暖|张涛

    白露时节仍有暖可寻 在这个秋清白露的早晨,我观着NBA名人堂入驻仪式,似乎与己无关,但却有种异样的暖. 听着那些入驻名人堂的感慨唏嘘,有时想想,人生挺残酷,用不足五分钟的时间要总结完一生.有时又想,一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三(怎样看素质形成)

    素质形成的过程,就是内因和外因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正是有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才有了必须经过一定刻苦努力而达到某种素质的可能,且必须与一定艰苦的文而化之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对素质的修养. 这个过程既是形成本领 ...

  • 认知世事(六百七十五)

    人千万不要弄破这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诚心, 它们破了,虽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自己却会异常的痛苦. 人的成长过程,恰似蝴蝶破茧的过程,在痛苦的挣扎中, 意志得到锻炼,心智得到提高,生命在痛苦中得到 ...

  • 认知世事(七百二十三)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之所以对人生困惑茫然,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 而是因为没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因为没有领悟到茫茫人生的真谛. -------------------------------------- ...

  • 认知世事(七百四十三)

    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就是智商,最大的差别几乎是坚持. 人生,就是于选择中走向新生活,于放弃间得到自我解脱. ---------------------------------------------- ...

  • 李新宇:“世事洞明”之后

    <红楼梦>里宁国府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脂砚斋给它的评语是"此联极俗",但其实是修养的一种境界. 当然,宝玉可以对它不 ...

  • 《红楼梦》两位深藏不露的智慧人物,读懂世事洞明,大智若愚!

    《红楼梦》两位深藏不露的智慧人物,读懂世事洞明,大智若愚!

  • 品人生百味,悟世事洞明

    有些诗词文章或为处事之至理, 或为劝世之良言,虽越千古, 如今读来,仍是郎朗上口. 其文辞之美.状物之精.明理之深, 读一次便是一次的享受,一次的了悟. 去留随意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 清夜无尘, ...

  • 世事洞明朱砂痣,人情练达蚊子血

    世事洞明朱砂痣,人情练达蚊子血

  • 为人佛系,世事洞明的三大星座,为人耿直却并不固执,心胸宽广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比较小气,他们很喜欢和身边的人们计较一些小事,因此让大家都感到非常心累,恨不得每天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一言不合就引火上身,可见他们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有三个星座的人深知君子以和为贵,他们 ...

  • 贾母如此世事洞明,为何明知贾府行将覆灭,却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人生虽未有前知,富贵功名岂力为.枉将财帛为根蒂,岂容人力敌天时.--<金瓶梅> <红楼梦>之贾母,绝对是整本书中为人处世境界最高的一位. 举个刘姥姥的例子,<红楼梦> ...

  • 好鸟乱鸣||此谓世事洞明乎

    笔记时间:2018年9月2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摄于云溪洞 01 7:20,早班车准时从车站驶出.拉开窗户,晨风凉爽. 可可坐在另一侧窗户边,正有晨光可爱地斜照在她的小 ...

  • 世事洞明,情商很高的星座,但不擅长社交,城府深厚,活得清醒

    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生活当中的每个人都无法离开他人而活,而既然我们是属于群居的动物,那就必不可少地需要跟其他人发生交集.但除此之外,虽然说我们避免不了需要跟他人产生交集,但事实上,只有做到高质量 ...

  •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原来做人、说话、办事都是大有学问的

    #职场干货##社会百态##社交# 文/奋进吧小年轻 小编最近在书上看到了一些好的观点,书中谈到,人在整个人生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掌握三种本领,第一是会做人,第二是会说话,第三是会办事.的确,小编对此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