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一 六鱼 细侯竹马 宗孟银鱼
《龙文鞭影》卷一 六鱼 细侯竹马 宗孟银鱼
细侯竹马 宗孟银鱼
Xì hóu zhū mǎ Zōng mèng yín yú
【人物故事】
郭伋,字细侯,东汉人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高祖父就是汉武帝时著名的大侠郭解。
郭伋在王莽时曾任并州牧,有恩于百姓。东汉光武帝时,他再次出任此职,当郭伋到达并州时,并州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当郭伋巡视到西河一带时,竟有数百名儿童骑着竹马在道旁欢迎他。
郭伋问这些孩子,“你们大老远的跑来干什么?”孩子们说:“听说使君要来,我们都很高兴,特意来迎接您!”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随从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等郭伋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了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一直等到预定的时间才进城。
竹马是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李白《长干行》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的诗句。
蒲宗孟,字传正,北宋官员。
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佩戴鱼符。按照等级的高低,分别佩用金、银、铜制成的鱼符。到了宋朝,宋神宗为了提高翰林学士的地位,给予翰林佩鱼的待遇。“翰林职清地近,而官仪末备,自今宜佩鱼。”而蒲宗孟是翰林学士里面,第一个享受这个待遇,开始佩戴银鱼的。
唐朝时,将调动军队的虎符改为兔符,后又改为鱼符。《朝野佥载》中记载:“汉发兵用铜虎符。及唐初,为银兔符,以兔子为符瑞故也。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以佩之。”
鱼符分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有些鱼符还在底侧中缝加刻“合同”两个字,合在一起才见完整,所以又称鱼符为“合同”,“合同”一词便由此而来。后代签约,一式两份,中缝盖章,双方各持一份凭据,这种做法也是来源于此。
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戴鱼符、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 武则天时,将鱼符改为龟符,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到唐中宗李显时,又改回鱼符。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为有》诗一首:
为有云屏无限娇,
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
辜负香衾事早朝。
“金龟婿”就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传到后世,便有了“金龟婿”这个美称。“金龟”,既可以指用金制成的龟符,也可指以指用金装饰的装龟符的袋子。无论指哪种,都和朝廷权贵联系在一起。
“佩鱼”制度到宋代时仍继续使用,不过这时作为身份高低贵贱象征时,已经不再使用鱼符,而只是佩带一枚鱼袋,在袋上用金、银装饰成一条鱼的形状,系在革带上垂于身后。所以有“唐以袋贮鱼,宋以鱼饰袋”之说。到了宋以后,“佩鱼”之制就消失了,明清以腰牌制度代替了唐宋时期的“佩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