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随笔】致青春

2035,梦想起航

24班   李玥阳

18年后,你们也许正经历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18年后,你们也许正处在一个经济高度繁荣的中国。

2035,中国已初步实现社会主义,这短短的四个字,耗尽了多少同胞百年的心血,回眸过去。1919年5月4日,“五四”钟声响起之时,我们便已觉醒。青年学生们身先士卒,引领中国开始了革命。

新世纪的弟弟妹妹们,也许你们对这些事情都略知一二吧,那我们就把话题转移到人民现在的生活上。你们现在是否已步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也许一个眼神足以控制日常用品,也许你们会实现我们不可企及的如魔法般的高科技,谁都无法预料将来。

我改变不了过去也预知不了将来,我唯一可做的就是努力做好我自己同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动起新世纪的你们。让我们来做个跨时代的约定: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在2035这一年,我祝你们一臂之力,让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

新时代青年          

24班   秦祎恺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祖国的强大永远是家庭幸福的前提条件。现在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我们既是自豪又是担心,我们真的能让中国继续强大吗?

中国现虽有丰富的人才、科技,但未来的发展仍把握在我们这一辈新青年中,机遇与危险并存。现在,我们长大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也许我们上不了战场,拿不了枪,但我们可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和像我们一样千千万万的21世纪新青年共同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当千千万万个人为同一个梦想奋斗时,梦想将不再是梦想,而中国已经开创了这样的局面,这个梦想叫中国梦。

我们的物质生活何其丰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其中既有父母的努力,但更要感谢小家背后的大家――祖国。我们不需要像近代学生般,弃笔从戎,甚至战死沙场,更不会出现无钱上学的窘境,我们有着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去追梦、圆梦,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

当你在国外人权遭到侵犯后,它永远站在你身后;当你被他国战争拉入泥潭时,它永远会送你回家;当你吃不饱穿不暖时,它总会为你提供帮助。它保护了我们,它帮助了我们,它永远爱着我们,它就是祖国!我们见证了它的强大,它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在这今后,它还会继续护着我们前行,我们能做的只是献上自己那一份绵薄之力,让那看似遥不可及的中国梦离我们更近。

祖国的强大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实现的,我们继承了上一代人给我们留下的机遇和美好,那我们自然也要将其发展壮大,再安心托付于下一代之手。

也许我们成不了伟人,但我们可以成为筑就伟业之人!

――后记

高考作文题目之感想             

24班  秦祎恺

在看罢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后,人们笃定地发现了一件事――今年的作文更加贴合社会生活了。

首先,我们来看北京卷作文:“新时代青年”和“绿水青山图”一听便知晓一个离不开强大中的祖国,一个离不升环境保护事业,无疑,这是当今社会谈论的热点,自然也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聊天话题,可见作文已对时事政治、世界走向开始偏移,曾经靠好词美句就可轻易摘得满分桂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来看上海卷作文:谈被需要的心态,无疑这个作文很耐人寻味,如果能捕捉到人的心理,作文自然不难写,可这种人能有多少呢?写得好,就是一篇暖心的心灵鸡汤,写得烂,看了让人心情抑郁。总之,上海卷的作文可不简单。最后压轴出场的自然是全国卷Ⅰ的――“我和2035有个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对考生对国家了解程度、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思辩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我认为我所写的那篇在很多地方都不尽如人意,句子都没能达到我的预期。所以路还长,我还需努力啊!

给18年后的你们

24班  魏泽桐

我们的出生,伴随着新的世纪的开启。8岁那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但也有令所有中国人无比骄傲的北京奥运会;13岁那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让我们激动万分,全国农村“精准扶贫”开始推动;还有17岁那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直到今天,我们终于长大成人了,迈入了18岁,而祖国,也像我们一样,正值青年,满是青春活力。

我们同祖国一起成长,从幼年到成年,我们在一点点长大,而祖国也在一步步成长,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实力的增强,我们都长大了,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将会终生为祖国工作,效力,即便到了垂暮之年。但我们的老去不代表祖国会老去,祖国有你们——一代一代的青年才俊,知识人才。

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时,我们已经36岁了,但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了祖国,为了后代们能在更好的条件下生活,未来的美好,不是坐等就能得到的。而是所有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去拼搏,才能一手打造出美好的未来,所以作为中国新一届的人才,你们要更加努力才是,生在这个时代,这个年代,这个国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们的使命和机缘啊。

前方的道路不一定宽敞而明亮,但你们一定可以靠自己打通这路,撑起这天,这不仅是挑战,更是际遇。加油吧,祖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嫉妒

24班  魏泽桐

何为嫉妒?不过是对他人的羡慕一步步恶化,严重化,最终变成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它说起来可怕,很多人却都无法避免。

一个新本子,一个华丽的外套,又或者是外貌这种不甚有用的东西,只要稍稍好过他人,便会引来各种嫉妒和不善的目光。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体现自己美好生活,“高高在上”最好的方式,有人却无比在意,害怕别人嫉妒的同时又忍不住嫉妒别人,明知不好又控制不住。

我也曾嫉妒,看到班里几个成绩优异的同学每次下发的卷纸,那整洁的卷面,令人满意的分数,还有他们脸上对那分数仍是不甚满意,有些严肃的表情,都让我无比羡慕,有时会嫉妒。但我明白,单纯的嫉妒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凭空添几分幻想,徒增几分烦恼,没有丝毫的促进作用。羡慕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一个人的成功不可能是毫无理由的,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辛酸的泪水和汗滴。如果自己与对方付出了同样的汗水,所收到的回报却不一样,那么就笨鸟先飞吧,惟有更加努力,才能一步步走向辉煌,走向成功。若连付出都不愿,那又怎配拥有成功?

嫉妒可以,但别忘了反思并付诸行动,每个人离成功的距离并不一样,你只有奋力向前,才能触碰到希望。

(0)

相关推荐

  • 葛岭 | 五 月 情 思

    五 月 情 思 葛岭 五月,风和日暖,鲜花盛开. 独坐书房,一个人,静静地,在周末的午后.窗外,车马粼粼,市声如歌,我看不见行人的表情,也听不见他们说的话语,但可以想见他们眼神的快活和表情的悠闲.远眺 ...

  • 用奋斗书写“最美”的青春之歌

    用奋斗书写 "最美"的青春之歌 向 秋         时代向前.青年向上.青春的乐章最动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20年,10名大学生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评为2020年" ...

  • 【文学纵横】万正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文学纵横 · 作家专栏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文/万正钰 又是青年节. 恰巧赶上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就和闺蜜去文艺了一把.一对异乡漂泊的年轻人.一个很虐心的爱情故事,而让我印象最深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挺起中国脊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扎根农村的青年扶贫干部把"办公室&quo ...

  • 【学生随笔】

                不忘初心 张芷璇 致2035年的今天即将上"战场"的你们: 应要很庆幸你们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和平的时代,没有"文革"时期的批 ...

  • 【学生随笔】我看现代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请允许我以一位普通学子的名义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关乎国家的大问题.不少人都知道,就在几天前,中美两国终于握手言和,宣布终止贸易战.中国能和美国打平,其中固然有欧洲国家的支持,但 ...

  • 【学生随笔】理性消费

    如今时代变了,人们也变了-- 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越来越充裕,各种五花八门.甚至闻所未闻的节日层出不穷.什么女神节.双十一.双十二.情人节等等,许多商家就利用这些节日进行促销,从而吸引人 ...

  • 【学生随笔】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之后

    王思然 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倚靠在墙上,双目微闭,渐渐进入梦乡.大叫一声,挣扎着坐起,额头的汗水粘着两鬓的白发.抬手抹去汗水,迫使自己清醒一些,已是深夜. 摇摇头, ...

  • 【学生随笔】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的前半生,用"美好"不足以概况:她的后半生,用"凄惨"更不足矣形容. 两者对比,落差之大,直教人难以承受.更何况是那温婉如水一般的女子-李清照啊! 她前期 ...

  • 【学生随笔】鲁迅之我见

    鲁迅之我见 郭宜宁 自知资历尚浅,在评价一位文学巨匠时无从下笔,也不曾想过,要把矛头对准一位已过世的大师,但终其一生,他的确令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将感受到一丝愚昧. 对于他心中的"责任&quo ...

  • 【学生随笔】王思然——鲁迅之我见

    鲁迅,伟大的革命家,弃医从文后,励志用笔唤醒中华民族的灵魂.他的一生不断地批判,不停地革命,他"革"的是所有人的命,最终却连自己的命都没能"革"去. 鲁迅留洋归 ...

  • 【学生随笔】王星媛——鲁迅之我见

    鲁迅这名字带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气息,为了尽量拉近距离,我们不妨叫他老周吧. 初识老周是读到他的一篇小说,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着实乐了我一天,心中的崇拜促使我去了解更多关于他的生平,却叫我大失所望:没 ...

  • 2021年第56篇:教研随笔∣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

    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不少语文课上,教师习惯于自问自答,即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不等学生思考回答,就自己进行了解答,解答之后又要求学生将答案记在书上或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