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摩迦悉(乞者鼎然)秘密开示:《杂阿含经》段世尊如实秘密示义

伽摩迦悉(乞者鼎然)秘密开示:《杂阿含经》段世尊如实秘密示义

时。商主外道出家作是念。我以此意论问诸出家师。悉不能答。我今复欲求出家。为我今自有财宝。不如还家。服习五欲。复作是念。我今可往诣沙门瞿昙。然彼耆旧.诸师.沙门.婆罗门.富兰那迦叶等。悉不能答。而沙门瞿昙年少出家。讵复能了。然我闻先宿所说莫轻新学年少出家。或有沙门年少出家。有大德力。今且当诣沙门瞿昙。诣已。以彼意论心念而问。如偈所说  

尔时。世尊知彼商主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云何恶知识  现善友相者

  内心实耻厌  口说我同心

  造事不乐同  故知非善友

  口说恩爱语  心不实相应

  所作而不同  慧者应觉知

  是名恶知识  现善知识相

  与己同一体  云何善知识

  与己同体者  非彼善知识

  放逸而不制  沮坏怀疑惑

  伺求其端绪  安于善知识

  如子卧父怀  不为傍人闻

  当知善知识  何故求于断

  生欢喜之处  清凉称赞叹

修习福利果  清凉永息灭

  是故求于断  云何离炽然

  寂静止息味  知彼远离味

  远离炽然恶  饮以法喜味

  寂灭离欲火  是名离炽然  

尔时。商主外道出家作是念。沙门瞿昙知我心念。而白佛言。我今得入沙门瞿昙正法.律中修行梵行。出家.受具足。成比丘分不  

佛告商主外道出家。汝今可得于正法.律修行梵行。出家.受具足。成比丘分。如是出家已。思惟。乃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

伽摩迦悉(乞者鼎然)秘密开示:

外道,言义皆指道外之行,也就是背离根本就象丧家逃难终无处所。外道只是对心外求法的人一种漏行称呼。这样的外道犹如追影子的人一样以为影子终究逃脱不了自己快捷的步伐而顽固追逐。一切外道皆是心外求法,如追梦人以为真实。却不知道梦如虚幻,如水上泡,生灭之相。唯心本真,恒明显现,无需追逐,本来如是。外道步入佛道者非常多,都是聆听佛陀教义或听闻佛陀弟子开示而心得解脱方才剃度出家。所以,善知识的引导和秘密教化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了,很多外道禅定功力也是很好的,只是不达根本,无法在禅境中圆行觉智,被心业蒙蔽所以沉迷在虚幻当中奋力追逐不得解脱。也只有在善知识们的秘密教授下方才心得开明,悟入正道,成就法身。

但凡有的外道聪明伶俐,好于提问,辩驳精妙,有很多佛陀弟子“无力”答复。这样的外道自然产生傲慢和轻浮心理讥笑佛陀身边的弟子。但是,当他们面临佛陀所提任何问题,佛陀如是回答,从本善解他们心中疑惑从而心得明朗,皈依佛门出家修道。

能够降伏外道,若没有一定圆妙智慧、清透觉力、饱满悲智、平等慈力、圆真大行,遍满体轮,是不可能说服外道皈依佛门的。当然了,佛陀身边的弟子们皆是智慧大行慈悲妙力丰腴之人,只是应不同因缘说或不说不同缘法而已,并不是说其弟子修为不够,这一点读者必须清楚,否则易生猜疑,轻狂伴随心业,于道不利。

商主外道出家,在因地发心是纯正的。只是所提诸多问题不能被佛陀弟子圆妙解答故而心存疑惑和沮丧所以才会产生“我以此意论问诸出家师。悉不能答。我今复欲求出家。为我今自有财宝。不如还家。服习五欲。”正当时,他又突生一念,正是这一念(善根)的萌生改变了他一生乃至累劫生死轮转的命运。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心存善念,一心求法,迟早会得到或改变你一生命运从此不再重复苦业的侵袭。所以,一个人的善根就是你最真诚的众生,它是平等无别的,晴朗明净的。这样的众生是本觉的,这样的本觉是觉本的。所以觉本利本众生,正是世尊教导我们修道的最终大行。若没有善知识们的善于引导和教化以及解读佛经真实义理,恐怕即使你具足善根又能如何?

商主一念善起便与佛陀结缘与其弟子结缘,如此殊胜的福德正是一念善力的作用。所以真正的福报或福德就是善根而不是你所得到外在所谓的财色名利(升官发财)。当商主来到世尊面前同样所提诸多问题向佛陀发问,而佛陀善知商主本意,故而以偈子形式为商主秘密开示,实际上也是为将来发心求取正法的众生开示秘密偈语:

什么样的人善于伪装成大师样子来欺诳众生而自称是悟道者,在信众面前表现出一副道貌岸然慈悲摸样的人?内心其实很龌龊也很让人讨厌自感羞耻,嘴上却说善言善语,与大家都一样的平等。只是一旦做起事情来,就开始嫌弃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不断唠叨,怒火冲天,与性背离。这样的人肯定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这样的人嘴上时常说些善言善语,譬如:要好好念佛、要多聚集福报资粮、要好好供养出家人、要虔诚拜佛礼佛、要认真读经、要参禅打坐,要多多行善等等巧言善语。实际上口说与心想其实是两种状态两种相反的举动。这样的所谓大师,聪明的人应该能够看得出来。类似这样所谓大师摸样的人其实就是邪恶的人伪装成慈悲摸样的面具来欺诳信众。

那么,什么是善知识?如果巧言善语顺应众生习性,如同和你习性一致或顺应你习性的人,肯定不是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是善于观察他人一言一行不足之处并大胆地给你提出来不怕得罪你,这样的善知识就像一个父亲怀抱着自己的孩子,当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不正确的姿态或言语就会直接去扶正而不会顺着孩子的习性听之任之。如果你遇到这么好的善知识,干嘛远离他们呢?就像你在自己亲生父亲的怀抱中如此安全和安逸,干嘛离开他的怀抱呢?能够投入到这样善知识的怀抱中是莫大的喜悦和荣耀,内心由衷的清透和安祥。能够在这样善知识的教化下聆听正法的熏染和禅定修持的讲解和指导,逐渐熏染自己的善根,消除自己的心业,逐渐让自己心识苦业彻底消解,心得开悟,自在清透。远离苦受,心得安寂。念念能如此清凉圆明,时时清爽自在,远离五蕴之苦,清净梵行。当心达彻底清透凝明时,一切心识苦业不再滋扰,是名成就道果。

当商主聆听世尊如是教义并心得开明后,内心深知只有佛陀善解并洞悉自己内心所有想法和心愿,断然发心求取正法,皈依佛陀脚下,乞请佛陀答应收他为佛子。此时,世尊告诉商主说:如今你心得开明,是可以依照出家戒律清净自心建立梵行。驱除心识烦忧,勤修正觉,作为正出家弟子当中的一员。这样的出家与心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是名出家授记已。于此出家授记处,时常善思维,洞察心识乃至觉知心业,善化无住,即得解脱,成清净大行。

金刚圆密杂阿含经卷三 下

相关阅读(点击)

1、醒己语录七

2、大僧那僧涅秘密解:开悟

3、鼎然直观阐述:修习安那般那念法

4、妙趣横生的《杂阿含经》正解正修正安乐(乞者鼎然)

5、迦摩尊者秘密解义:十二因缘为解脱道

6、如此殊胜的佛陀加行(密修鼎然)

7、(视频)乞者鼎然金刚圆密安那般那念之六入修习

8、乞者语录

(0)

相关推荐

  • 维摩诘经:佛讲法有四个“神技”,是外道所做不到的,你知道吗?

    我们之前说过,佛陀纵然有无量的神通智慧,仍然有四件事情是佛无法做到的,分别是: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真法不可说,以及无缘不能度.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四个"神技"是佛陀讲法时可以 ...

  • 降曲·白玛央金散文与乞者·伽摩迦悉散文回复

    作者:降曲·白玛央金 我只是一个真正想要想要修行的人, 但是,真的不知从何修起 先做什么,先看什么,先学什么, 从不想盲目的修学, 总怕,玷污了神圣的佛法,我一直在观看,在寻找, 直到看到师父所写的一 ...

  • 让心恢复本来的寂明(伽摩迦悉)

    修道之人贵在调心.调心又贵在明本.明本又贵在坐禅.坐禅又贵在凝观.凝观又贵在冥想.冥想又贵在凝寂,凝寂又贵在寂明.寂明平等,平等的寂明,就是道的灵魂,一切道法从中萌生.此时,你的心如同万物一样的寂明, ...

  • 幻化之心,不可执取(伽摩迦悉)

    人的意识有三种特性:一是无常.二是变易,三是幻化.无常之心,总是生灭:变易之意,必定无常:幻化之心,本来生灭.生灭之识,不可执取:无常之识,不能攀取:变易之心,应当远离.以上是对我们还没有被禅定净化后 ...

  • 伽摩迦悉阐述:一切信佛人学佛人初修人群所面临的七种惑业

    信佛,是依外在善相建立自己清净的信念.信念在心,因外善引,终究还是在自心处觉醒.学佛也是一样,修行也是一样.一切善因缘都必须与我们本来清净的心彻底相应.假如我们的心充满贪婪和固守,即使如何信佛和学佛乃 ...

  • 直率真挚的伽摩迦悉语录

    修行需要受苦,受苦才需要去修行.如果没了苦,你我就很难活的自在和快乐.因为苦,才让你和我来到了这个世界并为这一生劳命奔波.也因为劳命奔波,才让你我懂得了人活着的意义,也让你我学会了怎样生活才不会枯燥乏 ...

  • 知道的越多而不通透,你就越烦恼越痛苦(伽摩迦悉)

    知道的越多而不通透,你就越烦恼越痛苦(伽摩迦悉) 曾经有一个学佛人问伽摩迦悉:人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呢?伽摩迦悉沉默,只是沉默.沉默不代表不回答他或自己不知道怎样回答他还是不知道回答.因为他问的这个问题 ...

  • 坐禅要论(伽摩迦悉)

    坐禅,不单单指的是名相上的"坐禅".因为我们坐禅,不是为了坐禅而去坐禅.只不过借助坐禅这个姿态来善调心识.洞察心界,体悟心性.这就好比蹲着吃饭不如坐着吃饭轻松一样.假如你习惯了蹲着 ...

  • 伽摩迦悉阐述:什么是心?

    身处一切禅境,面临任何业相的生灭浮现,有一恒明圆真的东西,它不随一切境而变化,也不随一切相而生灭.它的彰显却因一切境而彰显,它的寂凝又不随一切境而寂凝.因为它的独到,也因为它的平等,更因为它的无相和凝 ...

  • 伽摩迦悉修行语录

    生活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趋向觉悟的心理征程--ालचल एऐॡॠ अमषड अईय(伽摩迦悉)真正的修行,是没有方法的.因为它的平等,也因为平等于它的修行--ालचल एऐॡॠ अमषड अईय(伽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