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牛郎偷看织女洗澡”的情节?

娃今年十周岁,阳历八月生,与同龄人相比,属于早一年入学。

带来的后果就是成绩明显跟不上,上课时坐不住,动来动去,不爱学习,就知道玩。

作为家长,没少批评他,经常不由自主地用难听的语言打击他。

他又是一个倔脾气,只听不说,按自己的方式继续做。

气得孩子妈找我发火,“你看看,你也不管他。他已经废了!不看书不学习。和他讲,他又不听。和你一样!

看此阵势,我立马放下手上的工作,坐到娃旁边指导。

三分钟!三分钟之后,我也受不了了。

五五三十,五五怎么能是三十呢?!

我忍不住要揍他。

孩子妈看不下去,又开始心疼娃。

让我滚出去书房,她继续辅导。

经过多年带娃经历,我总结出一条规律:

只要娃认真学习,妈妈开心,爸爸就开心,全家都开心。

然而,

娃不好好学习,妈妈发火,全家气氛肯定压抑。待娃在妈妈的陪伴监督下终于完成作业,家里立刻充满快活的空气。

四年级开学,明显感到他变了。虽然仍有些脾气,但开始懂事。想要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什么都想独立完成,不再让父母插手。

晚饭桌上,儿子提出明天老师要求小朋友自愿上台做个故事分享。他想参加,但要准备PPT。

我听后,大喜,愿意配合他。

遂问,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我要自己做。”

小孩子学电脑有些天赋。不会打字,就用搜狗输入法的手写输入功能,用鼠标模仿手写,竟也用得熟练,查阅了不少资料。

最后他决定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后,找图片。

在信息课上,老师简单介绍过PowerPoint的使用。今天他算是真正把知识用到了解决问题上。

他将找到的故事场景图片粘贴到PPT,再将图片拖大,覆盖整个幻灯片。

就这样,自己捣鼓两个小时。一份PPT竟然做成了。

他把我和媳妇拉到书桌前,听他讲故事。

虽然演讲过程有些卡顿,但我很开心,不断夸奖。愿意主动上台分享,不论好坏,都是一个人敢于突破的第一步,这是增强自信的一种表现。

这其实也有我和爱人教育方式的转变有些关系。这几年的重大改进点:

1、砍兴趣班,由以前的七八个,精简为三个。

2、不再让他待在家里,写完作业就可以出去在小区里与小朋友玩耍,放飞自我。

3、多鼓励,少批评。

4、批评时,就事论事,不能无端指责。

他突然冒出一个问题:牛郎为什么偷看织女洗澡呢?

我和媳妇问得面面相觑。

看了他的搜索记录,他的资料来自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牛郎织女》。其中有一段描述: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老牛真会说话了!

牛郎并不觉得奇怪,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的,就转过身子去听。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知道了。”牛郎高兴地回答。

第二天黄昏时候,牛郎翻过右边的那座山,穿过树林,走到湖边。湖面映着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他听见有女子的笑声,顺着声音看,果然有好些个女子在湖里洗澡。他沿着湖边走,没几步,就看见草地上放着好些衣裳,花花绿绿的,件件都那么漂亮。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

他静静地听着,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女子们上岸的声音。只听见一个说:“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咱们偷偷地到人间来,要是老人家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罚咱们呢!”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

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牛郎偷窥织女洗澡,并偷走织女的衣服。这种做法放在今天,牛郎必然会被当成渣男,遭到广大吃瓜群众的道德批判。

我想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古代的情况。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才可能还原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回到远古时代,男性追求女性的方法和今天不同。现代的男子谈恋爱,可能找个浪漫地方约会表白,或者展示自己的财富实力吸引女性的目光。

而古代时候,土地贫瘠,食物匮乏,男性需要向女性证明自己的勇敢、不择手段,证明自己能在很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证明自己可以养活她。

现代社会,不分男女,人人平等。而在古代,女性被视为某种财富或资源,男性会采取征服、掳掠的手段占为已有。

因此,牛郎去偷窥织女洗澡,通过偷她的衣服胁迫织女嫁给自己,在古代会被认为是勇敢的表现,是优秀男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听完,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好了,把PPT保存到U盘,拷到两个U盘上,以防万一。”我拍拍他的肩膀,去书房处理手头上的工作。

“儿子,明天讲述时,不要着急,语速不要快……”孩子妈开始指导儿子。

我把她拉了出来,“他自己会总结的。他有这份主动,后面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让他自己去总结吧。”

回到“牛郎偷窥织女洗澡”这件事上,这个民间故事既然能编入小学语文教材,肯定是有其意义的。

民间故事往往饱含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怎么解读,特别是怎样向孩子们传授好其中的人文性东西,这也是语文教育的艺术。

事实上,不仅牛郎织女,其他一些民间典故在被编写成教材后,往往也引起了“争议”。

比如,“凿壁偷光”就被曲解成故意破坏别人家的墙壁,而且还涉嫌偷窥别人的隐私。

又如,“司马光砸缸”竟然也被质疑是在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如此这般沿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话语体系去解构传统民间故事,就常常会出现经不起“推敲”的窘境。

我们作为家长,不能吹毛求疵,更应当着眼于民间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叙事力,挖掘其中的有益东西,发展孩子们的语文能力。

青帮大佬杜月笙的另一面及其后代现状

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看完少走十年弯路!

这是王不留的第 45 篇文章。

* 王不留(微信: wbliu85),常读外刊的IT资深打工人。

若非生活所迫,谁愿一身才华!

如果文章有所帮助,

欢迎转发分享给您的朋友。

非常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