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第1套胜战计: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2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3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4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5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楼抽梯、虚张声势、反客为主。

第6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策。

第二计:围魏救赵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后来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

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

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0)

相关推荐

  • 原创 | 律师三十六计

    王永波律师作品 律师三十六计 "上兵伐谋"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其进一步体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古代军事理论的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二: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混水摸鱼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攻幽州,未能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一:金蝉脱壳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二:关门捉贼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公元199年,冀州袁绍包围了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数次突围,都被败下阵来,只得退回城里,为了有效抵御袁绍的进攻,公孙瓒下令加固工事,在城墙周围挖了10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三:远交近攻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战国时期,魏国的范睢有次到秦国的时候跟秦昭王讨论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 ,范睢侃侃而谈地说道:"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五:偷梁换柱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六:指桑骂槐huai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 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七:假痴不癫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康熙帝即位时才11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八:上屋抽梯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成功登上皇位,即宋太祖.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众多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