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失眠患者一味安神不可取,或许需要这个方!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
本病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一、病因病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医学认为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
西医学认为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二、诊断依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3、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三、治疗原则
1、中医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泄肝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
2、西医治疗原则首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急性失眠应早期药物治疗;亚急性失眠应早期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建议咨询相关专家。如以迅速缓解症状为目的,则只需临时或间断用药。
四、临床报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习东等将58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天王补心丹治疗,观察组给予抵当汤加味(水蛭5g,大黄5g,炙甘草5g,虻虫3g,桃仁10g,干地黄10g,杏仁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白芍20g)治疗,血虚者加阿胶、当归;阴虚者重用地黄,加玄参;肝郁气滞者加郁金、枳壳、柴胡;痰盛者加胆南星、半夏;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酸枣仁等。4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28例临床痊愈9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30例临床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