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真正的古玩行

本期笔者谈一谈文物爱好者所不知的真正的古玩行。通过真正古玩行的玩法和实践,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如今古玩圈,也许会给文物爱好者一定的启示。

真正古玩行的主要流通渠道。古玩行从业者一般分刮地皮的贩子,摆地摊摊贩,开店的行家三类人群。第一道流通环节,刮地皮的贩子买到的货送往当地的摊贩手里。第二道流通环节,摊贩带货到中心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等),一定拿货送到当地最大最有实力的行家店里,因为他们眼光最好并且财力雄厚,出的起高价。第三道流通环节,刮地皮出不掉的货或者行家选剩下的货则会在地摊流通。在以前行家还会早起逛地摊找货,但一般对的货最好也只有民窑普通瓷器。如今行家已经不去逛地摊,由于资源枯竭,无真货可淘。通过这三道环节,文物爱好者们觉得捡漏有可能吗?

真正古玩行的大行家凡是老货都敢收,因为大行家对老东西有直觉感受,这是由于他们在大量文物过手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但因他们文化、知识、思维方式等限制,无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标准,所以即使是大行家也只能看得懂新老而说不出道理。

真正古玩行称“文玩”为文人案头把玩之物,它是路份和品级相当之高的一个门类。近几年“文玩”热兴起,通过商业包装把木头串儿,蜜蜡串儿,核桃之类的把玩件称之为“文玩”。这类东西在真正古玩行是不入流的,也是没人玩的。

真正古玩行玩老玉的行家是不会刻意判断和研究玉器材料的产地。行家看古玉的结构紧,密度高,加之材质老化使玉表面产生具有韧性、润性、密不透风的一层老化皮壳。和田料、于田料、昆仑料、俄料等在真正的古玩行是不谈的,只关注的新老,老到什么年代。当下对料的判断以及过灯的说法都是玩新玉的,也是贩卖新玉的商家提出的商业噱头。

▲老玉的皮壳和包浆的光泽

真正古玩行没有小叶紫檀,大叶紫檀,各种紫檀,只有紫檀。行家看紫檀的好坏就看其紫檀材质是否致密细腻。紫檀作为植物,每块部位的木质质量是不同的,所以并不是材质不好的就不是紫檀。行家看紫檀的新老就是看紫檀外的皮壳层,皮壳的视觉感受是硬,亮,向内收光。现在的各种紫檀就说不清楚了,作为一种商业噱头产生了小叶紫檀,大叶紫檀,各种紫檀。

▲老瓷器的光泽特征

▲老玉器的光泽特征

▲老竹笔筒的光泽特征

▲老木头的光泽特征

▲老青铜镜的光泽特征

真正古玩行学习其实就是大量的接触对的东西,因为古玩鉴定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一门技艺,从中总结出共性特征的理性认识。文物爱好者想玩好瓷器,玉器、杂件、青铜器也要会看,想玩好玉器,瓷器、杂件、青铜器也要会看。在纷乱复杂古玩中找到规律,在无序中找到有序,凡是老物件的共性特征就是有皮壳和包浆,皮壳和包浆产生的老化特征光泽是所有老物件共有的特征。真正古玩行的老行家判断新老感性认识实则是对皮壳和包浆的光泽判断,所谓古玩特有的珠光宝气。行里有句话“瞟一眼十年功”也就阐释了对皮壳包浆光泽的深入理解和理性判断,也说明了需要大量的长期的实践才能有的技能。

媒体来源:体坛攻略

(0)

相关推荐

  • 微视角:高古玉知了的老光特征

    行家鉴定古玉是看皮壳产生的老光特征,凡古玉都有老光特征,凡仿品都没有老光特征,这是由古玉的本质实际情况来决定的.(By最美瓷器) 行家鉴定古玉是看皮壳产生的老光特征,凡古玉都有老光特征,凡仿品都没有老 ...

  • 手把手教你清代瓷器鉴定

    清代是中国由胜转衰的一朝,在瓷器质量上也可侧面反应.清三代的瓷器无论官窑还是民窑普遍优于清中晚期的瓷器.清代至今相对时间较短,有着一定的存世量,并且传世品,出土器,出土加传世都有.所以说清代瓷器的鉴定 ...

  • 荐读 | 随着李浚豪《泰 山 行》,一览泰山美景!

    泰山行 实验小学  五(3)班  李浚豪 李白在<蜀道难>中曾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我在登五岳之首--泰山时也不禁感叹:泰山之难,难于上青天,脚若踏在青云上! 泰山之 ...

  • 荐读 | 知之愈明 行之愈笃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语出<朱子语类>,意为:知道得清楚明了,行动就踏实笃定:行动踏实笃定,对事物的了解就更加清楚明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 荐读 | 学而思方能敏于行

    读书学习,入脑入心至关重要.学思融合方能带动思想改造,触类旁通方能推动思维升级.只有让脑子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善用他山之石.他人之言,省悟自己的灵魂.启发自己的思考.深化自己的认知,化为科学的思维方 ...

  • 胡盼:光,即使转弯也一样耀眼———听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感(荐读)

    大爱无私,大爱无疆! 大爱就像光一样照亮整个世界. 所有的黑暗都害怕光的照耀,哪怕只有1%的光也会照射其它99%的黑暗,让黑暗中露出光芒. 陈行甲这人,便像是一道光,自己自带耀眼的光芒也照亮了他爱着所 ...

  • 那人、那事,陈巨来:我为伯行大哥刻印丨荐读

    ▲晚年的朱复戡(右)与陈巨来(左) 一对历经世间风霜的兄弟 晚年相聚在杭州灵隐寺 故事是从一册名叫<安持人物琐忆>开始的 ---- <安持人物琐忆>的作者就是篆刻家陈巨来先生, ...

  • 荐读|袁行霈:学者最重要的就是格局和眼光

    我入校时正值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第二年,清华.燕大两校中文系都合并到北大中文系了.老师们有从国统区来的,有从解放区来的,有穿长袍的,有西装革履的.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有从普通高中上来的,也有从工农速成中 ...

  • 大堡荐 | 一个博士的环球之旅:读破万卷书,行过万里路

    堡仔荐书 东洋大学井上圆了纪念学术中心的新田幸治评论<南半球五万里>:"圆了博士的的确确走遍天南地北,完成了环游地球之旅,此前几乎无人知道博士也是一位卓有贡献的大旅行家.当他在彼 ...

  • 【豆芽荐读】贾平凹:远瞻

    远瞻 贾平凹 这是一位老者,满脸沧桑,望着远方.他或许看着那条路,他是从路上一步步走过来的:或许看着那条河,逝去的岁月像河水一样流过去了:或许看着那一片家园,家园里花红草绿,炊烟直长,鸡鸣狗叫,孩子们 ...

  • 《红岩》荐读

      <红岩>荐读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