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飧的故事
唐振常先生精于美食,著有多种饮食小品,正是大俗大雅也。
唐振常先生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大作家似乎都写过“谈吃”的文章,饮食大俗之事忽然也成为有无文化的指标,看了几本谈吃的闲书,也越来越赞同这样的标准了。
正是大俗大雅也。
唐振常(1922—2002),四川成都人,他是我就读的上海社科院的元老,听导师提起过和他一起去台北访学的故事,结论就是“考究”,尤其是吃“样样有名堂”。找来他的《饔飧集》,书名《饔飧集》三字,有两个字是不认识的。“饔”音“雍”是熟食的意思,也有早饭的含义。“飧”音“孙”有晚饭的意思,有“饔飧不继”一词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意思。
宋以后人们开始渐改之前的一日两餐制为三餐制,但是直到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有一首竹枝词,形容下层旗人,有两句“两餐打发全无事,哪管午中饥与渴。”可见那时还有人保持着一日两餐的旧制。据沈阳故宫的研究人员说清朝皇帝一日只吃二餐。早膳多在早六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八时。晚膳多在十二点至午后两点。
《饔飧集》谈吃的内容通篇都有“不满”的情绪,小而言之是对当时(上世纪八十年代)饮食各种乱象的不满,大而言之则是对当时文化乱象的忧虑。
这种感叹在文中就是各种各样的“纠错”,读者看来方能正本清源,知其所以然。有的作家写吃多写鱼翅、海参、鲍鱼、干贝等“珍馐”,唐文则多写平民家常之美味。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皮蛋拌豆腐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小菜,在文中则饱含文化。
宫保鸡丁是“以人名菜”的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东坡肉”、“宋嫂鱼羹”、“夫妻肺片”、“大千鱼”、“李公杂碎”、“麻婆豆腐”等。这里的“宫保”是明清对于官员授予的虚衔,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晚清名臣翁同龢、彭玉麟、盛宣怀、袁世凯都有此衔。
丁宝桢是贵州人,曾在山东巡抚任上用咸丰御赐宝刀先斩后奏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后任四川总督,宫保鸡丁是他的家常菜,由于身在四川故误作川菜,其实应该列为贵州菜。此菜用胡辣椒,贵州人称为胡辣角,烧菜时多用之。我所知道的烹饪此菜最著名的要数京城峨嵋酒家,店招是梅兰芳手迹,装菜的盘子上还写了“宫保鸡丁”。京城“大董”、沪上“汉舍”等店的宫保鸡丁也是我的最爱。
麻婆豆腐原来是四川成都郊外一陈姓麻皮妇女烹调的家常菜,后来开店专卖此菜。此菜关键是用牛肉末而非今天所用的猪肉末。“鱼香肉丝者,以烧鱼之法炒肉丝也,是以食肉而有鱼味。佐料之要者,为四川新鲜泡辣椒。”所以唐对当时出现的鱼香鳝鱼一菜不以为然。皮蛋拌豆腐是夏天最平常的小菜,唐介绍以“常州豆腐”最为出名。据说蛋要用未成的皮蛋,即摇时要有响声之“响蛋”。拌豆腐要用生豆油,不能用麻油,豆油与豆腐“相生相克,才能去掉豆腥气”。我想想这种方法非但去不了反而加重了豆腥气,改日一试。
唐为四川人,所以纠正了我们对川菜的误区,他提到“人皆以为川菜必辣,此误解也。家常川菜诚然有辣,考究之家正式宴客,往往无一菜有辣味,只不过用小碟置辣,供客自选为佐料而已”。
书中还介绍了不少饮食名店。上海的名店如老半斋,原址在三马路(汉口路),我读中学的时候还在那里,其以肴(音“萧”)肉面与刀(鱼)汁面最为著名,是我儿时的记忆。还有老饭店、德兴馆、锦江川菜馆、新雅粤菜馆等。其中还提到香港镛记,我去年正好在那里吃饭,回沪后还专门写了一篇小文。
书中提到乌鱼蛋,“从前我误听黄佐临的解释,他说乌鱼蛋就是乌龟蛋……近来看了梁实秋的文章,才知非是”。说道谈吃文章无人会遗漏《雅舍谈吃》,梁实秋父亲在京城开一家河南馆子,唐书中也提到不少河南馆子,还对流行的八大菜系(川粤苏皖闽鲁湘京)的说法提出意见“河南菜有很大特点,名菜甚多,以八大而排除之,不当”。(施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