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小说被姜文改编成电影,他用两句话提醒我们怎样生活
这个作家叫张北海,旅居美国几十年。
可以想见,人们对他是很陌生的,要不是前两年大导演姜文改编了他的另类武侠小说《侠隐》,拍成电影《邪不压正》,认识他的人会更少。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重要。
他本名张文艺,1936年出生于北平,1949年13岁时随父母迁往台湾,1972年定居纽约,在联合国工作了20多年,担任翻译和审校。他和他在纽约的家,是许多知名人士的联络人和落脚点。比如:著名作家王安忆和她妈妈茹志鹃(也是著名作家)八十年代第一次去美国讲学时,就住在张北海家;台湾知名音乐人陈升到纽约录专辑,靠张北海帮忙,他那首《老嬉皮》,就是写张北海;还有李安、罗大佑、李宗盛、张大春、阿城、陈丹青……等等等等,有人说,80年代去过纽约的,几乎都能与张北海拉上关系。
作家其实是他的副业。60岁之前他一直写美国社会,著有《美国:八个故事》《人在纽约》等,60岁后他开始把笔触转向他从小很熟悉的“老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本被姜文看中并改编成电影的《侠隐》。
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侠隐》,而是讨论他的随笔集《一瓢纽约》,也不讨论全部,而只讨论里面的两句话。
01 情愿爱过而后失恋,也比从来没有恋爱过要好
如果明知没有把握,你还会去爱吗?
这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的选择是,如果可以预见会受伤,就宁可不开始。
张北海却不这样认为,他告诉我们,宁可失恋,也要去爱。
为什么?
我想这是因为,尽管痛苦、伤感不是很好的体验,但相较于“无感”,则宁愿痛苦、伤感。因为“无感”意味着一种“死”的状态,而痛苦、伤感却是“活着”的证明。
虽然有时我们会有“生不如死”的感受,但那更大程度上仍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新的可能。
没有人可以准确把握人生的结局。极端地说,人的结局不就是“死”吗?那么,是不是因为人都是要死的,所以就放弃了生活?
我想是没有人会这样想的,因为生活是出生和死亡之间的一段旅程,我们完全有权利也有责任用“努力活得精彩”来赋予出生以意义,赋予死亡以坦然。
所以重要的是“活的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是不是必须是顺畅的、欢快的、随心所欲的?
不是。恰恰相反,“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总是磕磕绊绊的,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人们的希望罢了。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她说的是人类生活的共性。有太多东西看上去很美的,其实经不起细瞧。
所以人生里各种各样的事,都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的。如果就此因噎废食,对没十足把握的事都选择逃避,那么,生活又怎么进行得下去?
爱情当然也是这样。
谁能保证爱情如第一次见面那样鲜美?谁能保证“一眼千年”“一瞬永恒”?没有的,在这个世界上,举不出这样的例子。如果举出来,那只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罢了。
就像一些娱乐中人分外甜蜜的爱情,“见光就死”一样。
所以重要的是过程,正如我们人生本身就只是生与死之间一个过程,结局是无法多加考虑的。
“周公子”周迅,就是这样的人。她不像许多明星,不管是有什么恋情,还是起什么变故,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笑话他(她)生活不够高明,活得有点失败。她每一次恋爱都全身心投入,每一段恋情都公诸于众,尽管总是有失败的消息传来,但那只是对我们吃瓜群众而言;对她来说,这些均非失败,而都是生命的体验,是组成丰富人生的一部分。
张曼玉也是这样。
周冬雨也是这样。
并且谁能知道,痛痛快快地生活着,下面碰到的,就会是一段延续到生命结束的长久的幸福呢?况且,“幸福”的样态,又是谁规定的呢?
02 尽情发挥自己的潜力
张北海说:
人一生遭遇的种种失望之中,从纯粹个人满足的角度来看,恐怕再也没有比没有能够有机会充分发挥个人某种潜力的这一类失望更令人失望了。至于你本来根本不知道你拥有这个潜力,而等到你自己发现或被人发现的时候,机会已过,为时已晚,潜力已不复存在,那只能使你失望之余更加沮丧和痛心。这个你一辈子也无从知晓的谜,真要说起来,比到底有没有天堂地狱还要更令你烦心。天堂地狱毕竟是身后之事。
这里其实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自己,另一个是展示自己。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自己尽管重要,却并不是生活的核心;即使成了核心,重心也在“超我”,而非“自我”。
最直接地说,是我们考虑自身,并不是“个体”本位,而是放到一个群体里、社会里,比如,在血缘伦理上,是家庭、家族、宗族……在工作事业上,是单位、同事、上下级……
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是活在各种关系中、各种圈子中。我们个人的价值或意义,不是由个体来定的,而是根据在各种关系、圈子中的作用来定的。
这就造成,我们不太认识自己,而只认识自己在关系、圈子中的位置。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潜力,而只知道,对家庭、对单位来说,我需要做好这个事情。
毛姆名作《月亮与六便士》里,查尔斯·斯区克兰发现了自己作为画家的潜力,勇敢地抛弃了证券经纪人的角色,同时也抛弃了家庭。这或许让许多中国人惊诧或者羡慕,但不管是惊诧还是羡慕,都很难改变中国人的习惯: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活。
张北海的这段话能给我们启示,为了不再烦心,或许应该认真地观照一下自己,不是习惯地从关系、圈子的作用的角度看自己,而是从自己天性里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来认识自己,进而能在生活的夹缝里,真正为自己做一点事情。
读过张北海的这两句话,你会怎样理解呢?对你的生活状态有触动吗?欢迎讨论!对张北海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卡片购买,一起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我是@陈想书语,一起读书,一起思考,一起感受生活之趣!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你的每一次真诚互动,都是我阅读思考和快乐分享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