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文】浠水人度夏,各有各的招······
浠水人度夏,各有各的招······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里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要说这炎炎夏日咱浠水老家人消暑度夏的那些招数来,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一、“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父老乡亲......”
1.山环水绕的村落,人类宜居的场所。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左青龙,右白虎。久住乡村的人,对这六个字耳熟能详。
我们也许不懂风水,但是村落背靠青山,门朝碧水,有溪流淙淙,有大路通天,这是普通人都希望看得到的。一个好的村落,要有大树庇护,要有绿色环绕,向阳通风,取水便利,早看晨雾,暮有落霞。这样的居住地,能叫人心境悠然、坦荡和从容。与远离山水、靠近大马路或者身居闹市的人家相比,山里人家更凉快一些。
浠水昔日的乡村,大抵如此。
二、“竹儿爷竹儿娘,我跟竹子比短长......”
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竹林深处有人家。
竹子是一种草,但它比草强劲;竹子不是树,却有着树一样的挺拔。竹子通体绿色,在视觉上就让温度低三分;竹子又能遮风挡雨避日头,又实实在在地阻隔了天上射下来的地上蒸腾起的闷热。
三、“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5.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树是老年人的老伙计,他们曾一起经历风风雨雨......
6.树荫是农家人的帐幕......
7.柳荫下,孩子乐不思归......
夏天,城里人不敢在地上睡的,不仅仅是交通安全的问题,更是地面温度太高所致;连马路上那些胆敢碰瓷的家伙也在这季节“修身养性”了。我小时候常见割谷插田薅秧的农民,在田里热气难当的时候,起身上岸,或靠在大树干上、或躺在大树底下,作片刻休息,甚至打个小盹儿。
四、架上藤蔓搭凉棚,凉棚之下有清风。
8.路上有架,架下结瓜,这一路的瓜香哟......
9.架下挂瓜,挂下拉琴,飘出一架的悠扬......
10.瓜地里搭个棚子,看瓜卖瓜,也享受一下田野里绿色的风。
王维有一首《瓜园诗》,开头几句写道: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
无论是瓜藤架起的棚子,还是瓜地里看瓜卖瓜的棚子,总有习习凉风吹过,所以那棚子叫做凉棚。
五、“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
11.喝热茶,冒热汗,那叫一个爽!
12.粗茶叶里配上甘草,最古朴的消暑解渴方子。
13.就是这种粗陋的土灶烧水煮茶的。
14.粗朴的土茶壶,解了一代代农民的渴。
15.挑担送茶到田间,用的是这种大壶。当然还会有大海碗。
16.家里待客用的茶壶是瓷的,还有漂亮的画儿。
17.打着赤膊,端着这样一把小茶壶,人嘴对着壶嘴喝,是最有情调的农民!
茶,永远是夏天消暑解渴的良方。我们生产队还有整个夏季不歇火的烧茶大灶,不仅早上闇昼下午有专人往田畈里为劳作的人们挑茶送水,还为各家各户提供茶水。大土灶旁边的两口大缸一直不歇的装满凉水和热茶。茶,就是粗茶叶加甘草泡制出来。我小时候每天早中晚三次拎两把开水瓶去灌茶,家里就不会断了茶的。
六、几多冷饮念心头
18.冷饮首推酸梅汤。在农村,它是冷饮中的贵族。
19.制作酸梅汤的药料包:内含山楂、乌梅、甘草、桂花。当然,最后根据口味需要添加的材料就是冰糖了。一般人家不去做,毕竟材料都得去药房里买,费事。所以酸梅汤是一种买来喝的饮品。
20.汽水最畅销。90年代以前,大大小小的店里卖的汽水多是杂牌的、无牌的(大都是店家自己用小苏打制作的)。
21.很早的时候(70年代吧),红星大队代销店里一排汽酒摆了两年,没人去买了喝。1979年夏天,来了一拨外地人,在红星小学的操场一角,架上炉子和模具,做铸铁件生意。热火朝天干了一个礼拜,他们除了做出了犁铧、铁锅等生产生活用具以外,还将代销店里搁置了两年的汽酒全买下了,喝了精光。
22.行吟阁啤酒在80年代曾是浠水人的老伙计(每个中午,各家小店最好卖的就是这个牌子的啤酒)。
23.金龙泉啤酒在90年代风头日盛,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笑星马季先生当年在电视上给他们做的广告。
汽水、汽酒、啤酒的出现,既是生活水准在提高,也表明消暑度夏的途径日益丰富。
好像在某个资料上看到过,说是汽酒就是香槟酒。汽酒我没喝过,香槟酒倒是不陌生。骑自行车上高中的路上,口渴了,的确买过香槟酒当汽水喝。
七、更多口福君记否?
24.五谷杂粮中,绿豆最受欢迎。
25.煮绿豆粥、熬绿豆汤,粥可以做主食,汤可以当冷饮。
26.皮蛋开始不怎么受人待见,当啤酒大量上桌以后,皮蛋也就成了香饽饽。
27.把番茄当水果吃,好多人接受不了;把它与白糖(还可以加豆沙)凉拌,那味道,啧啧啧......
28.新捞起的菱角,汁多,味甜,脆生生的。看着、吃着,都觉得凉快。
29.戴一张荷叶摘莲蓬,掰开莲蓬吃莲子,挖出莲心泡茶喝,消暑,生津,解渴。
30.最亲民的蔬果:黄瓜。男女老少都喜欢。
31.在县城清泉镇,早锻炼的人们,大多爱喝一碗嫩嫩的豆腐脑,远比北方的凉粉凉皮沁人心脾。
32.我读高中时候,夏天的晚自习之后,皮均峰老师家的米酒(醪糟)可俏了。
最该记住的是稀稀的绿豆粥(汤),早晨熬好一大锅,凉着,一天当中,任何时候饥渴难耐了,舀一碗喝下去,又抵饿又解渴,还让内热降温。
八、降温还是冰镇的好:西瓜、冰棒和雪糕
33.若有一口深井,还得是老井,那是冰镇西瓜的“出产地”。
34.有泉水、溪水,甚至流动的活水,也可以让西瓜由外而内陆凉下来。
35.也见过县城里人家土法做“冰镇西瓜”:西瓜搁水槽里,上面加盖帘子窨着。
36.盛一桶水,西瓜搁里头,真的能凉下来吗?
37.浠水话里没有“棒冰”,只有“冰棒”。泡沫箱里还有一层棉絮,棉絮中间安睡着孩子们嘴馋的冰棒。
38.推着自行车走村串户的卖冰棒的人(或者半大小子)喊着:冰棒,冰棒,绿豆冰棒哦~~~
39.但是县城里的伢儿金贵些,他们很少吃冰棒,他们吃的是雪糕!县城里卖的最好的就是水产公司出产的雪糕:雪糕,雪糕,水产雪糕!
地里摘回来的西瓜还带着余温,井里放过一阵的西瓜,才是凉意袭人。除了浠水,不知道“冰棒”这叫法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其实雪糕以外,还有冰砖,奶油味的最受欢迎。
但是,想起冰砖我就想起80年代的高考考场里降温的大冰块,那才叫名副其实的冰砖!可惜不能吃。
九、家有儿郎初长成,江河湖海扑腾腾。
40.大孩子喜欢去深塘水库里游泳。
41.细伢儿一般在浅得见底的溪沟水渠里打股雀儿。
42.小弟弟,在家里澡盆里躺一躺,也是享受。
43.洗澡水洗到凉了,就地泼洒,还能给地面降温。有人说,这种花就是给洗澡水浇开的,所以叫做“洗澡花儿”。其实它叫“夕照花”,开在太阳下山之际;夕照之时,恰是孩子洗澡之时,纯属巧合。
洗澡,不仅是洗去汗渍污尘,也是从表到里的降温之法。
十、扇子扇清风,时时在手中......
44.一把麦草扇,几多温柔风。
45.蒲扇底下有阴凉。
46.轻罗小扇扑流萤......
47.午休歇阴,扇不离身。
48.爷爷手中的扇子,带给孙子的是阴凉。
49.使用扇子的权利不一定跟年龄成正比......
50.扇出仲夏夜之梦......
夏日炎天热,扇子借不得。不是我不肯,你热我也热。
十一、乘凉,乘凉,乘凉......
51.借我一块地,借我一张席......
52.谢谢老篾匠的巧手艺。
53.一处随时可以乘的凉,一张随地可一搁的床。
54.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55.可以坐一家人的小竹椅。
56.晚饭,下棋,乘凉。
57.露宿。
中午歇阴,晚上露宿屋外,有竹席、竹椅、竹床。浠水人都知道:竹子最可亲。
十二、不可不备的神器
58.各种款式的塑料凉鞋。
59.好看的叫颯子(拖鞋),不好看的话,叫“拖儿”。
60.赤脚医生给的良方。
您还记得哪些?可以尽情在文后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