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亮儿

送亮儿

老家的习俗,腊月二十三黄昏把祖人请回家,到了正月十五黄昏还要把祖人送回祖坟山,并在他们的坟头碑牌前放一盏纸糊的灯罩,插上一支蜡烛,点亮。村村落落的夜色全暗下来的时候,各家祖坟山上却星星点点地、或成串成片地亮起来了。

远望就像热闹的集市,这让我想起郭沫若的诗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觉得这种视觉的误读恰恰成为了融通阴阳两界的一条绝妙途径。

这种习俗浠水人代代相传,还有一个好听的叫法“送亮儿”,说是把在家供奉了半个多月的祖人们亮亮堂堂地送回到他们的世界,还要让他们在那个世界里也走上一条亮亮堂堂的金光大道。我自从1991年来浙江工作,就再也没有在家过元宵,居然有20多年没给先人们送亮儿了。倒是先人们在世时的点点滴滴时不时地像放电影似的闪现出来,把我脚下的一步步路,映照得特别亮。比如我祖母,她曾说过的话,她曾做过的事,还有她的身世,就像教科书一样刻在我的脑子里。

祖母是19岁时嫁到我家来的。她常说自己是被骗来的。我祖父在堂兄弟中行八,老幺,好抽烟,身子弱,人称黄胖。到了成家的年龄,跟媒人到祖母家提亲的不是我祖父,而是他的仪表堂堂的四哥。等到结亲成家那一天,祖母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没本事、没体力的齁吧气扯的痨病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祖母没有回头路,凭着她在娘家做长女练就的吃苦劲儿,硬是替羸弱的祖父撑起了一个家,经营了一个小油榨铺子,为他生了两儿两女四个孩子。祖母没念过书,不识一个字,却能数数会心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无一不精。祖母说,这都是她从结婚到合作化之前这20年的生活逼出来的:男人是病秧子,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来,油榨铺子要经营,不学会精打细算就没得活命!现实是最生动的书,生活是最无私的师。

祖母是个小脚婆婆,却用这双小脚走过了坎坷的人生路。1954年,祖母的第四个孩子我的小姑即将出世,我的肺痨病祖父却在这个时候走完了他四十年的人生路。祖母曾说,祖父活着的时候,不会干活儿,更不知道主动干活儿,没少骂他“死人”,等到他真的死了,却半句“死人”也哭不出来——一个孩子在肚子里,三个半大的孩子要吃饭,赖以生存的小油榨铺充公了,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这一天才明白,以前自己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只是因为这个家里有个男人在,有男人的家才有天,哪怕这个男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搞合作化的那两年,很多人用“日新月异”来描绘。可是我的祖母和她的四个孩子却经历了人生最悲凉的一段日子:有壮劳力的人家纷纷组建互助组,谁也不肯背上这一家孤儿寡母的包袱,合作社更进不去了。为了孩子的活路,祖母得要找一个依靠,一个人就慢慢走进了她的视线,这个人就是我后来的祖父,塆里人称呼为“立德大叔”的赤贫代表。“立德”祖父出身赤贫,所以从土改到合作化再到人民公社,一直被推举为代表;既然代表群众说话,就要代表群众出力,所以他总是冲在前头,不惜力气,不怕得罪人,被人称作“傻子大叔”。赤贫又愣劲十足,到三十多岁了也没人替他张罗成家的事。

我祖父离世三年后,祖母和立德祖父重组了家庭,但是她从不让塆里人称呼她“立德大婶”或“大婶”,只有叫她“八婶”才回应,因为我死去的祖父排行第八。我的“立德”祖父在他四十岁那年的腊月有了自己的儿子,因为在刘姓家族中他那一支都是几代单传的,所以他给儿子取名“成芳”(“成房立户”的谐音),那是我的细爷(小叔)。

细爷出生以后的三四年,是人们都不堪回首的“四年三灾”。国家困难了,小家自不必说。1959年,我大姑20岁,已经有垱儿塆的南姓人家来提亲了,大姑没等到出嫁就饿死了,祖母说过,20岁的大姑娘瘦的不像人样,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几斤。也是那年月,我父亲初中毕业了,家里吃的都没有,更没钱供他继续上学了,准备放书,学校老师不答应,让他考了不交学费的师范,家里穷得连住校的铺盖都备不齐;祖母回娘家,让自己的弟弟们从牙缝里抠出一点结余才让父亲上了师范;那时候,我大爷(二叔)十多岁了,依然穿着开裆裤,脚上没鞋子穿,跟去世的祖父一样一身水肿,得了黄胖病。

如果没有与立德祖父的重组,在那个困难时期,祖母和她的孩子们将会遭遇怎样的磨难实在难料。与其说祖母是人们嘴里精于计算的那个人,倒不如说是生活教会了祖母如何适应环境取得生存的机会。而我的父母的婚事,才真正可以算得上是祖母最成功的一道计算题。

1962年初,师范即将毕业的父亲响应号召回乡务农。祖母只把失望揣进肚子里,动用了立德祖父赤贫代表的关系,让我的父亲进入大队部担任团干工作。1963年我母亲也放书回乡务农,也经常代表村里年轻人到大队部开会。可我母亲那时还不是青年团员,所以我父亲就介绍她入团,帮她填表格。都是工作上的的正常接触,祖母却发现了机遇,赶紧回家做了两块捱面粑(没发酵的实面馍),请人说媒,居然让我外祖母同意了这门亲事(另有专文记录此事,此处不再铺叙)。此事在亲友中一度做为“两块捱面粑做媒”的故事,传了好多年。没花任何彩礼,完成了儿子的婚姻大事,这道计算题做得不可谓不奇。

生活的磨砺,让祖母学会了精打细算。她总想给家人带来好日子,却时时苦着她自己。

祖母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早年,生产队分回来的稻草,祖母会重新抖散,从里面分离出秕谷,养鸡下蛋;加工厂担回来的大米,她会筛出细米头子,再舂称粉子做疙瘩儿吃;抱鸡儿抱出来的寡鸡蛋冤鸡蛋,她会变着花样炒到菜里去;葱跟蒜根柴藕梢子在她手上会变成狮子头圆子;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还经常踮着小脚去自留地里忙活,家里一年四季有吃不尽的新鲜蔬菜。祖母是旧社会过来的缠足妇女,穿的鞋要自己一针一线地做,别人家送来花布头她不舍得给自己做鞋子,却给东家的孙女西家的孙子做了不少虎头鞋、馋兜车子、围裙罩衣;1990年代,不大有人会做手工的虎头鞋了,祖母在病床上还在剪花样,教我姐姐做。

祖母是一个吃得起任何苦的人。三四十年代,祖母拖儿带女跑过反,要过饭,她从不提自己这时候的辛苦,只说我父亲讨饭嘴甜,他讨的米多,没让弟弟挨饿。五六十年代,几乎遭遇了家破人亡的困难时期,祖母更不愿提及这段日子,一提就忍不住要哭,一哭“死鬼”只管自己脱爽,不管孤儿寡母死活;二哭大少儿(我大姑)命苦,年轻轻就活活儿地饿死了;再哭“大傻子”人好,搭救了一家人。七八十年代,祖母儿孙满堂了,她本可以不再吃生活的苦了,却遭受了身体上最大的一次苦:细爷家里一面新砌的砖墙倒塌把祖母压在里面,在床上躺了小半年,连医生都认为她会因此瘫痪在床的,她却奇迹般的站起来了,慢慢地恢复了!人人觉得无法解释,我只能这样说:是早年吃的苦练就了祖母一身硬骨头!

1991年8月,祖母因为胃癌去世,所有送别她最后一面的人都惊叹:八婆婆临死还有两排整齐的牙!祖母的胃尝尽人间辛酸,唯独缺少美食;在家庭遭受苦难的时候,最坚强的依靠就是她紧咬的牙关。

每年元宵,我会在心里为祖母奉上一盏灯,插一支蜡烛,送一个亮儿。祖母潘氏,生于民国五年(1916年),如果健在,今年她该有一百零一岁啦。

(0)

相关推荐

  • 刘继红 | 老祖母

    [往期回读] 大美空中月色    被遗忘的哑巴 难忘那雪花菜    杨树庄红疯子 那天我像孩子    杨老汉白果树 苏农子弟聚会    我的婆婆 隔世水上人家    儒雅丹心祖父 滕家舍的哑女     ...

  • 「亲情美文」祖母的椿花

    一朵一朵,那些闪烁在童年记忆中的淡黄色的小花. 一缕一缕,那些飘荡在童年记忆中的清幽的椿花香. 是的,椿花,椿树的花.她们是细碎的小花朵,她们是素朴的小花朵,她们是安静的小花朵,她们是乡村祖母的小花朵 ...

  • 蔡巧玲‖父亲的故事【客都推荐】

    父亲的故事 蔡巧玲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12个年头了.虽然我是个花甲已过之人,很多往事早已淡忘,却总忘不了小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听父亲讲故事的情景,特别是第一次听他讲苦难的童年,至今记忆犹新. 水火无情 初夏 ...

  • 祖父的羊皮袄

    祖父的羊皮袄  作者  |  赵云平 周日难得在家休息,然我已养成早起的习惯,起床后出门行走在村南的小柏油马路上. 在"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的秋末冬初,道路两旁白蜡和国槐的落叶 ...

  • 心若没有栖息之所,到哪都是流浪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朗读音频 ▎朗读者 李静,<慢声慢读>特约朗读人,慢书房书友. ▎朗读原文 祖父 叶城 - ◆ ◆ ◆ 那时候的我们太小了.小到分不清祖母为何总是找母亲吵架,小到在吵架时 ...

  • 熊有明 | 稻花香,稻花鱼

    [往期回读] 学车全程记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 名镇吴桥史话    娄勤俭教育情怀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蒋勋细说红楼梦 | 80回大合集 稻花香,稻花鱼 江都 ...

  • 老 父 / 作者:刘远峰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 一 老父不认老. 端起酒盅,他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吞咽烈酒的声音美妙而又充满诱惑:"我感觉活到八十多岁一点问题也没有!" 老父已经七十八 ...

  • 胡青:祖父(连载之九·全篇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陈晓春丨渐渐远去的记忆

    祖父 祖父是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从我有确切的记忆开始,祖父就已是七十高龄了,但是身板还很硬朗,地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落下,上百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走,脚下一阵风,不带一点打晃 ...

  • 刘玉静:大伯母的拐杖

    大伯母的拐杖 刘玉静 在我童年的烙印中,有三位小脚扭捏的老者,她们是我的祖母.大伯母和外婆.其中我最喜欢大伯母,不为别的,只因她性情温柔,像只温顺的羔羊. 或许血脉相连,我那祖母或外婆,她们是真心爱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