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竺水招《梁祝-山伯临终》

竺派《梁祝》目前有“回十八”、“十相思”和“山伯临终”三个核心唱段的伴奏,还算整理得相对全面了。
作曲:王元坚
记谱:谢晶渡
由于原谱早已佚失,记谱工作应该是需要非常仔细而且辛苦的,这里统一表示感谢。几乎所有竺水招原唱丢失的曲谱都由谢老师重新记谱还原的。
(一)
这里简略介绍一下王元坚先生(1918—1982) ,浙江鄞县人,越剧音乐作曲家。
他在云华一期,也就是说1948年以后,就和竺水招合作,成为几十年间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同时王元坚也是越剧作曲中最早成名的大家,我们所知1951年越剧大义演《杏花村》,王元坚即是主要作曲之一。当时竺水招的云华尚未重建,王元坚那时是在范瑞娟、傅全香领衔的东山越剧团。此外也为春光越剧团(尹树春)、光明越剧团(陈少鹏)担任作曲。
竺水招二建云华之后,他们再度合作,云华转战南京,王元坚也跟着落户金陵,合作一直非常紧密。我们所熟悉的《南冠草》、《柳毅传书》、《盘夫索夫》、《碧玉簪》都由他担任作曲。为使托腔规范化,他编创了一套[尺调中板过门],丰富了越剧的伴奏音乐。
可惜老先生在1982年便已去世,如果他在世,说不定对丰富、完善竺派唱腔会有更大的裨益。
(二)
不过,竺水招后期也已经培养了一些青年人才,不仅演员,包括作曲、导演、编剧各方面都有。作曲比较为人所知的便是谢子华,《柳毅传书》电影似乎已经出现了他的名字,后期比如《铁骨红心》等一些作品的创作都有他的身影。那么直到现在,谢教授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顶着黄斑病变的视力,还应竺小招老师所请创作了整套《越韵古诗》,其间流派纷呈,基本曲调无一不备,可以作为越剧唱腔的谱及书藉,迄今为止,也成了江苏、浙江不少中小学的音乐教材。
学唱|《越韵古诗》出版,唱奏曲含量丰富10元入手!
(三)
我们回到《山伯临终》上面来,大家看到我一段伴奏,放了两段录音,一者是实况的,一者是静室录音。两者稍微有所不同,建议大家跟着静场版来学唱更好,伴奏也是根据静场版来记谱的。
之所以把实况放上来,……因为实况版真的很好听啊。实况版的嗓音、运腔,也许不及静场版来得完美,但是感情更加饱满和真实。同时静场录音有一些现场的伴奏是省略的,比如中间听到喜乐之声,家人急忙掩饰,这样一些渲染气氛的配乐,在静场里就省掉了,这也更容易使得感情连贯以学唱。
此外,之前有朋友已经指出,静场和实况的《山伯临终》其实有细微不同的,最典型的区别就在最后部分,“不能与她夫妻配”,静场的“夫妻配”走高音,实况则下沉。甚至最后的“坟台”二字,实况版已经吞声。这是由于演员在实况演出时,会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气力以至感情渲泻来灵活调整唱腔,使之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同时需要指明的就是,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在没有定腔定谱的情形下面出现,演员会在台上临时改唱腔,琴师会灵活跟着演员的唱腔进行无痕的托衬、伴奏。
(四)
越剧界从五十年初官方就开始推行定腔定谱,这个的出处在哪里,我不晓得,也许京昆就是老早就定腔定谱的,也许是根据西洋奏乐来学习的。不过越剧从民间走来,一直都更习惯“从心所欲”。竺水招对于定腔定谱接受得很晚,一直要到1964年的《江姐》,她才第一次进行定腔定谱的尝试,合作者正是王元坚。
无独有偶,尹桂芳的定腔定谱也晚,第一个戏是《武则天》,6几年?小编还不是很确定,但她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和竺水招有细微的差别,她主要是到了福建以后没有专属作曲了,上演新戏时只能特邀连波,连波给她一个戏做完,大致也就把谱定下来了,这也算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选择吧。
但无论如何,当时的定腔定谱,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五)
一个小小的花絮,尹竺的《江姐》,也不约而同采取了男女混演的方式。
PS:官方的一段配像视频,由殷瑞芬和陈少珺表演。
历次上传的唱段伴奏也比较多了,更多伴奏,返回【竺音清响】公众号首页,在对话框输入”伴奏“,可直接下载,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唱段!

唱词参考:

母亲带回英台信,

书信上面言安慰。

她说道此生难来我心已来,

她望我除灾又脱晦。

可怜我刻骨相思染重病,

叹我们生离死别难相会。

(白)这是她平日的诗稿,

见诗稿犹似见贤妹,

反使山伯更愁眉呀。

病中指望见一面,

可怜你要想聚首不能来。

(白)这是她的青丝细发,

常言道结发夫妻到白头,

看来你我今生无缘配呀。

可怜我神思恍惚寝食废,

我为你百结愁肠解不开。

(白)母亲,看来儿命不久,儿死后——

有重言拜托啊!

杭城读书三年整,

实指望为梁家争光辉。

谁知为了英台女,

染成疾病难挽回。

倘若儿归黄泉路,

母亲你身体要需自爱。

恳求母亲如儿愿,

儿死后胡桥镇上立坟碑。

立坟碑,立坟碑,

红黑二字刻两块。

黑的刻上我梁山伯呀,

红的刻着祝英台。

我与她在世不能夫妻配,

死后要与她同坟台。

竺音清响 | zhuyinqx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