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也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他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获得了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但他在中文领域最出名的作品是《格调》和《恶俗》,这两本书都是对社会的观察。
关于本书
《格调》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文版在1999年推出。《格调》这本书出版之后就引起了极大轰动。很多人第一遍看的时候,往往会先被书里吐槽精准的金句吸引,但等到第二遍看的时候,藏在犀利吐槽之下的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慢慢浮现。
核心内容
保罗·福塞尔把美国社会分成了九个阶层,从衣食住行、精神生活等方面给各阶层贴上去许多易于辨识的标签。讽刺的是,这些标签,很可能被当作一种生活指南,以供那些努力向上攀升的人士参考。作者认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世界正趋向贫民化和大众化。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要和你分享的书叫作《格调》,讲的是美国社会的阶层问题。在作者保罗·福塞尔看来,造成阶层差异的,不只是收入水平,更是文化趣味,或者说,生活方式。
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在路上走,迎面碰上一个陌生人,你怎么判断他来自哪个阶层?最迅速的方法肯定是先看他穿的怎么样,衣服干净不干净,合不合身。再火眼金睛一点的,还能看到这个人穿的鞋和提的包贵不贵、是不是大品牌。
《格调》这本书里,就写了不少这种判断技巧。比如,作者认为,贫民阶层最喜欢穿带着大 logo 的衣服,还喜欢带棒球帽;贫民阶层的家里,电视总摆在很显眼的位置,电视上没准儿还放着一瓶塑料花。有的人把这本书当成生活方式指南来读,看了这些描写,就会把棒球帽子扔掉,尽量穿没有字也没有明显 logo 的衣服,把家里的电视放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只把这本书当成生活指南,就没法体会它的妙处了。虽然它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性著作,却讨论了一个很严肃的文化问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阶层的差异?这里要给你画一个重点,“阶层的差异”在这里是被当作文化问题,而不是经济或者政治问题来讨论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本书的核心论点就是:文化才是造成阶层差异的原因。
文化在阶层判断里的重要性,我说一个词你就明白了:暴发户。同样是形容有钱人,暴发户这个说法听起来就比较没文化,所以你看,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资产,比收入更能体现阶层的差异。我们对社交、尊严、自我实现的需求,归根结底都是对文化的需求。
《格调》这本书出版之后就引起了极大轰动。很多人第一遍看的时候,往往会先被书里吐槽精准的金句吸引,但等到第二遍看的时候,藏在犀利吐槽之下的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慢慢浮现,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就多少能体会一点了。这本书的作者保罗·福塞尔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英语系教授,除了《格调》,他的另一本作品《恶俗》也很有名。这两本书从社会阶层和大众文化两个角度,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了反思。
在《格调》这本书里,作者把美国社会分成了九个阶层,我们三个部分的解读就围绕着这九个阶层。第一部分,我们讲阶层划分,来看看这九个阶层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第二部分,作者从衣食住行、精神生活等方面给各阶层画了一幅速写,贴上去好多易于辨识的标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标签都是什么。第三部分,作者认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世界正趋向贫民化和大众化。我们来看一看他是如何论述贫民化和大众化这个趋势的。
第一部分
我们先进入第一部分。根据收入模式,福塞尔将整个美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上层阶级,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上层阶级中又被分成了三个阶层,分别是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划分这三个阶层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钱的来源,你怎么挣的钱比挣多少更有意义。
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都属于看不见的顶层,他们注重隐私,很少在大众媒体上露面,这个阶层的钱来源于继承遗产。上层是个既富有又看得见的基层,他们的钱有一部分来自继承,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财富来自他们的工作,比如管理一家大银行,主掌一个智囊团或者基金会,他们比较愿意表现自己,其中一个特征是喜欢马——买马,养马,骑马,赛马。接下来是中上层,他们从事法律、医药、石油、航运、房产、艺术品等生意,一个很重要的等级标志是住宅里有不少空房间,他们非常好客,喜欢在家里举行聚会。
作者所说的中层阶级,被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和下层贫民。这个分法很有意思,它把中产和贫民放到了一起,也就是说中产稍不留神就会滑到贫民阶级,而上层贫民努努力,也是有机会成为中产的。这种分法解释了中产阶级的焦虑从何而来。
作者说,中产阶级是最谨小慎微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在工作中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他们非常害怕别人的批评,是全社会最势利的一群人。“地位恐慌”是最有中产阶级特色的焦虑,所以他们特别在意孩子的教育,总希望孩子能在社会阶层上再上升一点儿,起码不要下降。中产阶级喜欢那些装点门面的事,总是担心自己的品味,他们想把自己和金钱、权力及品味联系起来,前两样不那么容易获得,所以就在品味上下功夫,用来抵制自己向下沉的倾向。中产阶级还喜欢购物,从而获得一种满足感。中产阶级人士本质上都是一些推销员,所以他们有一种推销员式的乐观主义,他们坚信,只要奋斗,就有自我改善的可能。这就是中产阶级的肖像,他们都想要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缺乏自由。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层阶级里的三类贫民。贫民阶级的划分是通过工种来实现的,上层贫民是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饭,是熟练工人,比如印刷工人、电工等等;中层贫民是邮局工人、公交车司机等等;下层贫民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工人。上层贫民的举止还算体面,中层和下层贫民的举止可能就会有点儿粗野,因为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感到痛苦,他们身上总带着怨气,这是因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太严了。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人对人的强制性压制,比如一个餐厅老板对餐厅服务员的管理,很可能就属于强制性的压制,中层贫民和下层贫民在这种关系中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
处在最下方的下层阶级里包含两个阶层,分别是赤贫阶层和看不见的底层,他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第一部分的内容,到这里就基本讲完了,我们看到,作者用“怎么挣钱”这个标准,把美国社会分成九个阶层:继承老钱的属于看不见的顶层,自己掌控一个大公司的属于上层,在生意场上或者专业领域呼风唤雨的跻身于中上层。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白领,是中产阶级。熟练工人和手艺人,是上层贫民。一般工种属于中层贫民,纯出卖体力的劳动者属于下层贫民。没有什么稳定收入的人属于赤贫阶层,一辈子靠救济的是看不见的底层。
第二部分
了解了阶层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面前的这个人来自哪个阶层呢?作者福塞尔非常贴心地给出了9个场景,讲解了不同阶层的人住在什么地方,怎么穿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看什么样的杂志。里面提到的某些情景实在是太过逼真,以至于很多人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对号入座了。在第二部分,我们就具体看看这9个场景,你也不妨数一数自己中了几条。
第一条,外貌。各个阶层都能发现好看的人,但相貌漂亮通常是上层等级的标志。一个不太政治正确的观察是,上层人士与阶层较低的人结婚,通常会选择美人。身材苗条是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目标,美国曾经有个统计,说中下阶层的肥胖人数是上层阶级及中产阶级的四倍。
第二条,衣着。上层人士在穿戴上喜欢多层,衬衫,马甲,西服外套,围巾,大衣,这样穿起来就比毛衣加羽绒服更高级。中上阶层的人最喜欢藏青色的服装,颜色越柔和暗淡,越有档次,面料生物成分越高越有档次,羊毛、羊绒、丝绸、棉和皮毛都是高档标志。中上阶层会避免穿含有人造纤维的衣服,他们的衣服柔软,有质感。社会等级越高,穿得越低调,身上看不到什么字。
相反,贫民阶层爱穿那种印着广告文字的T恤,而中产阶级比较喜欢印着《纽约书评》标志的T恤和帆布袋,表明自己是个文明人。上层和中上阶层的人喜欢穿旧衣服,那都是好裁缝做的旧衣服,而中产阶级和贫民喜欢新衣服。上层男士更习惯穿西服套装,而中下阶层的人穿西服,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脖子,西服外套的领子和衬衫之间总不是那么熨帖
第三条,住房。美国的中产阶级有英国情结,喜欢英国味道的东西,所以有些房产开发商,给他们的新街区起的名字带有英国味道,比如伯克利、德文郡等等。草坪是很有英格兰特色的东西,所以中产阶级住宅,一般都会有非常整洁的草坪。中上阶层人士,如果装饰自己的书架,一般会选择英国文学作品,比如莎士比亚、斯威夫特等等。上流社会的家庭,起居室的屋顶一般距地面3.3米到4米之间。一般来说,上层阶级的起居室里都是硬木地板,有手工的东方地毯,而且是越旧的地毯越有档次。客厅带有欧洲的装饰风格,主人的社会阶层就高。什么是欧洲装饰风格呢?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廊道、雕花栏杆、锦缎墙面、黄铜门把手。美国的贫民阶层喜欢在家里摆上最先进的家电,而中产阶级更喜欢买有质感的家具。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我们中国人住的一般是楼房,和美国人住的独栋小楼很不一样,但也有一些相似的趣味。比如我们喜欢给住的地方起一个洋气的名字,有的高档楼盘就叫温哥华森林、东方普罗旺斯。一些大城市的高档公寓,喜欢宣传自己的层高是3.3米或者3.8米。大城市里也有些商家卖波斯地毯、卖丹麦的二手家具,这也是瞄准了中产阶级及中上阶层的趣味。
第四条,汽车。上流社会的人不重视汽车,因为汽车的历史太短了,不够古典。所以他们一般会随便挑一辆车,能代步就成。上层阶级往下,就要有好一点儿的车,比如宝马。贫民阶层最喜欢装饰自己的车,车屁股上弄一个车贴,后车窗挂一串娃娃,方向盘上弄个毛绒绒的套子。关于车速,还有一个原则,阶级地位越高,越不喜欢开快车。
第五条,吃喝。上等阶层和下等阶层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就是饮料的甜度。一般来说,上等阶层喜欢白葡萄酒和气泡水,而贫民阶层喜欢啤酒、可口可乐和果汁。晚饭的开饭时间也是一个标志,中上阶层一般会选在晚上八点,中产阶级会在七点或七点半,贫民阶层在六点或六点半吃晚饭。
家宴是表明你属于哪个阶层的一个重要舞台,当你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吃饭时,他们就变成了观众,而你的职责就是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体现一定的阶级优越感。所以你要精心布置餐桌,要有蜡烛,鲜花,高级餐巾,银质的烛台等等。中上阶层有一个观念就是切片面包不好,他们喜欢来自欧洲的食物——鹅肝酱,奶酪,葡萄酒和意大利面,而墨西哥菜、中国菜和披萨是贫民喜欢的快餐。中产阶级的餐桌上不会出现大蒜,洋葱也用得少,贫民才喜欢辛辣的重口味的东西。
第六条,休假。贫民阶层最看重周末,因为他们都是雇员,连续工作五天,终于有了休息。中上阶层不太在意周末,因为他们没有雇主,也不会连续工作,所以周末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周末是属于贫民的,避暑这个词才是中上阶层的专利,他们会到自己的夏日别墅去避暑,暑假可能长达三个月。一般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能有一两周的夏天假期就很不错了。
中产阶级比较喜欢豪华邮轮,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在邮轮上能与中上阶层的人相处,其实,中上阶层的人出游不会参加任何团体,任何一个团体里都有他们不想结识的人。贫民阶层是旅游观光业的主体,他们最害怕在旅行途中上当受骗,怕信息不对等,怕自己像个傻瓜似的被人坑,所以他们挑选旅游目的地时总想印证自己知道的东西,而对完全陌生的事物有一定的恐惧感。
第七条,运动。有一条定律是,上等阶层玩的球比较小,比如网球、高尔夫球,而下等阶层玩的球大,比如足球、篮球。高等级的运动肯定需要昂贵的场地设施和全套的运动装备,所以高尔夫、网球、滑雪的地位较高。不过,这三项运动目前都有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贫民开始打高尔夫球,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去各地滑雪了,城市里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球场。保持上流社会地位的运动项目就是船,而最能体现贫民特点的运动是保龄球。在美国,保龄球设施最完备的地方就是聚居了最多贫民的城市。
第八条,大学。美国不像英国,没有世袭的等级和封爵制度,所以大学体系就成为培养人们势利观念的一种社会等级机制。一个人如果在耶鲁上了本科、硕士和博士,这样一路都在名校,就自带光环。所以在美国,各种大学排行榜比较有市场,对一所大学做出什么样的评价都会引起广泛的讨论。不过,随着大学毕业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下探到高中阶段。有一本《地区评级年鉴》里这样评价一所中学,“高中毕业的大多数学生都能上大学,这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是,他们被哪些大学接受了?是一流大学还是那种入学要求很低的普通大学。”
实际上,美国的大学有一个升级和扩张的过程,学校升级为学院,学院升级为大学,高等教育变得比较浮夸。有一个说法,英国有两所大学,法国有四所,德国有十所,俄亥俄州就有37所。形迹可疑的野鸡大学增多,名校的价值就越大,名校和普通大学就会被区别看待。常青藤大学对中上阶层来说是精英教育的基地,而一些收费昂贵的预科学校也成为重要的阶级符号。
第九条,读书。上等阶层的人喜欢看管理书,还有引人入胜的神话和侦探小说。专门传递中上阶层品味的那几本美国杂志,《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财富》《福布斯》等,在全世界也都比较有名。而贫民阶层最喜欢的杂志是《读者文摘》《电视指南》等,他们非常实在,绝不附庸风雅,上层阶级根本不在乎你对他们读的书怎么看。中产阶级为这个问题焦虑,他们想让你相信,他们读的是最优秀的文学,他们也经常会批评某些书是垃圾,是破烂,以显示自己的阅读品味。他们喜欢在家里摆上一套名著丛书,也喜欢看《纽约客》杂志。
第二部分的内容讲完了,我们从外貌、衣着、住房、汽车、吃喝、休闲、运动、大学和读书这九个方面看了美国社会各阶层的特征。这是一种贴标签的方式,如果你对贴标签的方式很反感,认为上面这九条都很扯,那么恭喜你,你属于一个独特的分类——另类人物。
另类人物不是贫民,也不是中庸的中产阶级,因为他不怕惹起争议,有幽默感,对艺术很敏感。他的出身和成长经历带有贫民或者中产阶级的烙印,但因为有好奇心和创造性这两种特质,他成为一个另类,这类人物中有知识分子、演员、艺术家、体育明星等等,大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的一大特征是不受人管辖,思想独立,行为方式也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时间非常自由。做一个另类就跟做一个上层人物一样拥有自由,只是没那么多钱而已。另类人物见多识广,读很多书,穿着得体,也不会发胖。
第三部分
讲到这里,福塞尔的观点已经呼之欲出了。虽然这本书是写给普通人的,但福塞尔还是站在了精英的立场上。他观察细致,吐槽精准,字里行间充满了有趣的偏见。不过,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还是福塞尔从格调出发,讨论了工业社会里的贫民化趋势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方面。
为了表达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福塞尔专门用一个章节描述了贫民化趋势。他指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每一样东西都趋于贫民化,也就是更符合贫民的文化趣味。他对贫民化趋势的分析也建立在媒介观察的基础上,比如,他认为贫民化趋势的重要特征就是超级畅销书、希望吸引每个人的电影以及购物城。那些习惯于阅读文字的读者群正在消亡,越来越多的报纸刊登星座专栏和贫民商品的广告。没有什么人再读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不满》,而是喜欢安·兰德强调利己主义的作品。原来的国家图书奖,由学界的人士来评定,但它逐渐被美国图书奖取而代之,后者由出版商、编辑、广告商、销售人员和书店雇员来评定。他们看中的不是书的质量,而是书的流行程度和市场潜力。书的评价机制发生了变化,杂志的图片比长文章更重要了,讨好大众的内容及广告更多了,所以整个世界就趋于贫民化了。
这些事情看起来都不大,但从文化角度看却是一个大灾难,这说明,影响力变得比质量更重要了。大众捣碎了优秀、独特和经典的东西。
这本书的英文版是1980年代在美国出版的,那时候互联网这种革命性的媒介还没有出现,否则,福塞尔会有更大的篇幅来论述贫民化趋势。事实上,在互联网出现之后,有不少美国学者撰写了专著,来讨论互联网如何摧毁精英文化这个问题。当然,这不意味着社会等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中下阶层的上升通道的确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而变宽了一些。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这本书的文化意义。《格调》这本书的中文版1999年出版,在当年是一本畅销书,不少人将它视为生活方式指南,因为那时,正是中国的中产阶层开始形成的阶段。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畅销,是因为它挠到了我们的两个痒处,一个是阶层,一个是品味。这些年,我们个人生活的一大主题就是积累财富、向上攀升,争取成为社会里的中上层,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向上攀升的时代,文化也在对抗金钱这个单一的维度。
比如,有人说,我只听古典音乐,从不玩短视频软件。这就是他在宣扬自己在文化消费上的高级品味:他看不上短视频软件,也看不上那些爱看短视频的人。文化的作用就是把这两种人区别开。
过去这种说法可能没什么问题,但互联网带来的新型文化产品,比如新型的游戏,新的社交软件,很有可能颠覆原有的文化秩序。这就是所谓贫民化趋势,福塞尔在书中说,贫民化趋势下的社会,必然带来贫民化的文化产品。其实,我们现在就被贫民化的文化产品所包围。
今天,我们重新读福塞尔的这本《格调》,可能不会太在意他那些符号化的描述了,商业社会中这些东西太司空见惯了。比如一家房地产公司,可能会把马术、高尔夫球的场景都加到他的广告里,这就是给你一个上升阶层的假象,我们很容易识别。但是,福塞尔在书里提出的阶层与文化品味的相互关联,却可能在贫民化时代发生剧烈的变化,这需要社会学者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也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总结
到这里,我们对《格调》的解读就基本完成了。简单回顾一下本期的知识要点。
一、福塞尔把美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九个阶层,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这是上等阶级。中产阶级,上等贫民,中等贫民和下等贫民,这是中等阶级。赤贫阶层和看不见的底层,属于下等阶级。这种划分主要依据收入模式,你怎么挣的钱比挣多少还重要。比中上层低的阶级,都想成为中上层人士,因为看起来,自己经过一番奋斗,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位专业人士,过上相对优渥的生活。
二、福塞尔从吃穿住行、精神生活的层面给各阶层画像,给他们贴上了易于识别的文化标签。这些描述集中在中上阶层,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他们的文化习惯都是从小形成的,也是他们终身难以改变的东西。要从自己出身的等级逃离,从文化意义上讲非常困难,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三、福塞尔在书中讨论了贫民化趋势,他说,大众捣碎了优秀、独特和经典的东西。他是在精英立场上看待这一趋势的,他说,贫民化趋势下的社会,必然带来贫民化的文化产品。
撰稿:苗炜工作室
脑图:摩西
转述:顾一菲
划重点
1.福塞尔把美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九个阶层。这种划分主要依据收入模式,你怎么挣的钱比挣多少还重要。 2.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他们的文化习惯都是从小形成的,也是他们终身难以改变的东西。 3.福塞尔站在精英立场上看待贫民化趋势,他说,贫民化趋势下的社会,必然带来贫民化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