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与时俱进是对联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

常江,本名成其昌,满族,1943年生,吉林市人,吉林历史文化名人成多禄曾孙,抗俄殉国的清寿山将军曾外孙。1966年原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有“帐篷诗人”的誉称。历任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名誉会长,多次主持全国征联评选和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有关对联的节目主讲人,是楹联学术的代表人物,被评为全国“联坛十杰”,现为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在中国地质图书馆副馆长任上退休,现为该馆文化顾问,中国地质大学语言学教授,《中华辞赋》、《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对联文化研究》、《诗词之友》、《华夏诗联书画》、《天津楹联》等刊艺术顾问。出版各类著述50多种,《常江文集》(12卷)《中国对联谭概》、《对联知识手册》等在楹联界影响较大。

与时俱进

是对联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

常江

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对联是怎么发展过来的,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借鉴;它的言外之意就是,对联该怎么样发展下去,我们要按照什么规律走向未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和对联目前的生存状况相联系的,我讲的是对联的昨天,但是,可以对比今天,照应明天。

近年来,我跟一些搞诗词的朋友接触得多些了,也常在一起分析现状,他们觉得现在诗词挺难搞,有的时候他们挺羡慕,说你们对联现在搞得热火朝天的,诗词怎么办?后来我就谈到一个问题,说必须发展和创新,任何传统的东西,只要是不创新,就难免有一天被淘汰。我们随时随地都受到一些新思想、新事物的撞击,传统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家庭生活现在几乎被电视打碎了。每天吃完晚饭,好象第一项任务就是要看电视。京剧为什么吸引不了年轻人,就是因为年轻人好动,喜欢快节奏,他要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一句唱词唱一分钟,节奏慢,他着急。所以,传统的东西不断地受到撞击。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

这些年,对联的创新多一些,像“楹联之乡”“楹联创作基地”,像平仄四声的“双轨制”,像对联征集评审的基本程序,诗词界也在应用;诗词界有哪些创新,可以借鉴,我们也要调研、沟通、吸收,毕竟对联与诗词都是在一个大的韵文系统之中的,共性很多,有利于相互促进。

对联能够发展到今天,并且依然保持着有强大生命力,根本一点是与时俱进。这个“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代、时间,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它的发展是和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科学进步相联系的,与文体演变、媒体进步相适应的,我们的任务,就应该是继续沿着这样的路子往下发展。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与政俱进。

这里的“政”,主要指的是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潮,对联的发展与之息息相关。对联到底是产生在什么时候,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应该说,只要有些根据的,能够立论的,就可以成为一家之言。我倾向大约从汉代开始就有对联了,这个我在《神荼郁垒论》那篇文章里边已经说了。我的根据,就是在远古的时候,包括《山海经》里谈到的这两位神的名字,一个叫“荼”,一个叫“郁垒”。而在汉代及汉代以后的文献里面,就加了一个“神”字,叫“神荼”“郁垒”,为什么加了一个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因为要在门上写,一边一个字、一边两个字,它不均衡,不行,所以他就把荼的前面加一个“神”字。原来是在门上画“荼”“郁垒”两个神像,就是在度朔山大桃树下捉鬼的两个弟兄神,现在写名字,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写这四个字,有独立性,驱鬼避邪,而偏偏又加了一个字,使得两两相对称。最近又有资料说汉武帝曾经在宫里题过“白虎”“青龙”这样的字,这又相当于一副两言的对联。

为什么在汉代会有这样的事,这与当时的政治生活有关系。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使得人文精神大发扬,大家都发表意见,来治理国家,认识世界,思想活跃,群星灿烂,真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秦汉所建立的封建统治,开始更突出地重视皇权,相应地神权就被淡化了,或者说,皇帝认为自己是神的代表,于是把神权和皇权统一在他的身上了。这样原来很复杂的那些神的向往,神的关系,就可以被文字代替了,简化了。不是说谁想简单化就简单化,它也是和当时统治者的思想相联系的:什么是神,我就是神,皇上就是神了,搞那么复杂干什么。依这种心理,门神不画了,在桃木板上写上字就可以了。所以说这是和当时的政治生活有关系的。

后来到晋代的时候,有了一些应对,还有一些五言,甚至九言的对联,我在一篇《晋代对联小识》的文章中谈到这个事。为什么在晋代出现了一些口头应对呢?典型的就是“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这已经记载在晋书里了。它的来源是陆云和荀隐一块到张华家见面,张华就对他两个说,今天“勿为常谈”,大家别说一般的话,说点新鲜的。于是陆云一抱拳:“云间陆士龙”,这边一个回礼“日下荀鸣鹤”。为什么叫“勿为常谈”呢?因为晋代的士大夫阶层整天就是在常谈、清谈,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三国战乱之后,人们思想上产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厌世情绪,像竹林七贤这类的人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这是人们当时的一些思想状况,这也是从三国到两晋这个时期的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

唐朝本来应该是对联大发展的,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诗的光环把对联给淹没了,诗在唐朝太盛了,学习对句只是为作诗打基础;再有当时的科举考试,除了策论之外,都要做一首诗,不会作诗就不能当官,大家就更是一门心思作诗,所以唐朝的诗多、诗人多,它和科举制度有关系,还是离不开政治生活。

明代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就下了一道圣旨,颁布了一条政令,当年的除夕夜,让宫廷士庶家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每家都要贴一副春联。朱元璋这样做,还是有政治原因的。我们知道,元朝的统治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最野蛮的统治。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统治北方,时间也都不短,比如像辽金、包括以后的清,清是最开明的,元代是最野蛮的。元代不承认汉族文化,摧残汉族文化,甚至强力地改变汉族的习俗。朱元璋让贴春联,实际上是要振兴汉唐文化,因为有这样一个思想背景、政治背景,在客观上起了一个推广普及春联的作用。之后,春联是不是制度化了,怎样制度化的,还需要考证与研究,但事实上春联习俗确实保存下来了。

这样的发展,就使我们感觉到,也应该认识到,对联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生活和社会思潮,离不开统治者和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我们现在赶上了一个对联发展的好时机,那就是从国家层面上要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国家必须遵循的大政,而对联文化的主体,或者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毫不犹豫地说可以把它列入先进文化的,这种形势之下,我们发展对联,理直气壮。温家宝总理一上任答记者问,不也引用了林则徐的对联吗?所以说,在当前的政治生活里面,对联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应该怎么样的发展,我们从历史上可以延续过来,这是一个,与政俱进。

第二,与经俱进。

从经济生活来讲,对联长期适应的是田园经济,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的特点,一是独立性,二是封闭性。从形态上看,一家一户,独门独院。无论农村的小院,还是城市的小院(老北京以四合院为代表),是由院墙围成的自主空间。大门、正房、厢房、厨房、茅房、牛棚、马圈、猪栏、鸡笼,相应配套,殷实人家,富贵人家,配置更高些,甚至有几进院落,门楹很多。而这样的居家对联也成龙配套,形成独特的对联系统。从对联内容来看,自然有些通用的,因为主人文化的差异,各家有不同的选择。而正是这样独立的家庭建构,才使得主人有可能写出有个性、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对联作品,这样的作品一般是上乘之作;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居室对联的范围,像马车、停寿材(棺材)处等。在时间上,年节以及各种喜庆丧吊活动都有对联,同时,也有助于扩大节日对联、喜庆对联的范围,在自家门上,贴各种民俗节日的对联,那是自己的事。

从田园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也使得对联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这个时间大概是在明末。它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商业发达,而商业给对联的发展带来了绝好的时机。现在仍在用的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之后,行业对联和有个性的店铺嵌名联,明末清初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经济发展不到那个程度,恐怕就出现不了如此多样的行业联。过去只是有一些手工业的,后来开始有工业的,等到民国时候,就有很多重工业,如铁路、钢铁等等,这方面的对联就相应而生。现在我们经济生活的发展,应该说,依然是经济促进了对联的发展。全国三百多个楹联学会,哪个学会没有得到过企业的支持,我们很多征联,不是国家财政给的钱,中国楹联学会搞的这么多征联,几乎有一半都是企业给的钱,文化搭台企业唱戏,已经成了各个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我们征联和经济的结合,不但促进了我们自己的发展,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好处。所以有些地方,我一再希塑他们多出些楹联之乡、楹联之市、对联教育基地,出一些模范教师,使得这个地区知名度提高。如果中国的老百姓能有百分之十的人知道运城,那对运城的发展肯定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对联和经济是有这个关系的。

当代对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典型的事件是出现三柱联。南方小城镇、农村路边建筑的一大特色是,楼上居室,楼下店铺,安居乐业。过去日子过得好一点的,也就是开一间门面,左右各有一根楹柱,有上有下,可供贴一副对联。上千年来,可能都是这种格局。现在改革开放,日子好过了,盖楼不是二层,而是三层小楼,一间开门多难看,开了两间。宽敞了,漂亮了,问题也就来了:两间门面三根柱子,贴春联,一个柱子上联,一个柱子下联,还剩一根柱子空着,总不能贴红纸吧?有人就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两个上联一个下联,或者一个上联两个下联,三根柱子都用上了,这就是三柱联。如果不是有钱把房子盖宽了,谁能想到三柱联?

第三,与科俱进。

科,指的是科学技术,科学进步。对联的制作是和新材料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早期是纸联、布联,后来冶金技术提高,能铸造大型物件,出现铁铜联和黄金联,而在玻璃上刻对联,只能是清代的事情。嘉庆进士吴山尊是最先在玻璃上刻对联的,他发现一般的对联正面刻了,背面看着就是反字,不好看,于是,专挑那些写成篆字在字形上左右对称的字,组成对联,这就是“玻璃对”的起源。

过去的就不谈了,现在有新的事物,就是电脑、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我试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能用电脑打字的人请举手。哦,这么大的会场,不到十个人。我会,从有“286”(电脑)的时候,我就换笔了。我现在的文章都是自己打的,虽然不是所有软件我都会使用,但是基本的东西我能用。当然,我的笔没有全换掉,铅笔、钢笔、毛笔都还在用。我觉得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还远离电脑的话,确实是有点落伍了。老同志们,我劝各位走近电脑,上岁数的人动点脑子,动动手指头,不是坏事。家里有电脑的老同志,你不妨在那里坐一坐,打开,哪怕是打打扑克,玩玩游戏,也挺好啊,你都会有享受现代文明这样一个感觉。我有一个长期形成并不断付诸实践的生活理念,要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享受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现在的最新成果就是网络。

如果你能上网,你会发现网上的对联活动非常活跃,活跃得我们无法想象。就在我跟大家谈这件事的同时,网上至少有几百个人在对对子,谈对子,乐此不疲。网上现在有一百多个网站都有对联的内容,有些网站办得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有几个专门的对联网站。这些对联网站的版主,都是大学生、研究生、高管人员,而且还有不少女大学生,水平绝对不低,这是一个不能忽视、不许忽视、也不敢忽视的现象。今后有可能成为对联发展的一个重大分支的,就是开展互联网上的对联活动。我想现在楹联学会办网站的还不多,运城楹联学会如果有可能的话,自己办个网站,通过这个办法跟全国进行交流,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影响力。现在每月23日,会员从东南西北赶到这里来活动,这是一个办法,但是如果每天我们都可以在网上交流一下,那将会对楹联活动带来什么变化呢?难以想象。然而,这不会成为很遥远的事情。所以我说,咱们学会或者每个人,都要关注网络的发展。网络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各种征联,你消息刚发表,网上马上有人就给贴上去啦,于是那些网友们就纷纷参加你的活动,我们任何一个征联活动,都不要忘了网上的这一大群体。

网络为楹联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跟上去,跟上这科学改变世界的时代

第四,与文俱进。

文学的文,文体的文,能够做到与文俱进的艺术品种也并不多。有些艺术品种可能在一段时间,能和整个社会文学发展相适应,但是,再怎么往前走,自己也说不清楚了。而对联却总是伴随着其它文学品种的发展而发展自己。

最早的对联,它的形成还没有完全固定,显然与骈文的发展一致。律诗成形,给对联很重要的启示。现在有些事真是研究不透,律诗中间两联的形成,是它先受到对联的影响呢,还是对联看到律诗那两联比较好,就把它拿过来当作律句,作为律联发展呢?我觉得这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上面研究一下。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对联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学形式,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学,它都能很快地学会。学律诗,这个大家都知道,学宋词,宋词的长短句,应该说对对联的字数和句型的变化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元曲,元曲有衬字,有领字,那么对联自然是把领字和衬字给吸收过来了,使得对联的一些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应该说,诗词曲的发展,都使得对联发现了一些能够借鉴的东西。明清小说的发展,特别是回目,本身往往就是一副对联。所以在文学作品里面,对联的内容是相当多的,而且也是相当好的。

现在我们还可以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对联就这样不断地丰富自己,但是它依然保存着自己的面貌,我觉得这个事太不简单啦。诗的发展到了五四运动,来了一个非常大的落差,产生了新诗,我是写新诗的,我绝对不贬低新诗,但从古诗到近体诗到新诗的发展,给人一个面目皆非的感觉;而对联呢,我们仔细想起来,唐宋时候的对联,明清时候的对联,同我们现在的对联到底能有多大的差别呢?从对联的形式、语感,应该说,它一直保持着自己,但是它又确实在发展着,这是搞对联的人应引以为骄傲的事。五四运动对诗的冲击是那么厉害,而对联依然是雅俗共赏的,还是保持原来的那个样子。那么现在文学的发展是什么样,请大家也密切注意,随着新的文学作品形式和艺术作品形式出现,我们的对联要随时想到应与它们一同向前进。

第五,与媒俱进。

这个媒是媒体的媒。因为媒体的传播对于对联发展的重要性太大,必须单独做为一个问题来谈。应该说,有几种媒体都给对联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

首先是纸制品,印刷术,再就是书法,这不言自明,我就不多说了。书法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一直到今天,我们看这四周挂的,依然是书法。

第二个重要传媒是建筑。中国的建筑是分为三个部分的,一部分是台阶以下,这部分叫基础,一部分是柱子上头,叫顶,中间这一部分有廊、有柱、有门、有窗,是对联传播的平台。在这一部分有文字的只有两种,要么是联,要么是匾,没有别的东西。中国的建筑如果没有对联和匾,那就是一个木制的模型,是居住的场所,感觉不到更多的文化。中国建筑的这种布局,又利用了它所形成的空间,给对联搭起了舞台;对联也确实想尽了办法,利用这个空间,于是我们才有了那么多的名胜对联,才有了那么多古建对联。至于居家的门联,也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都是这么传播的。因此任何一个中国人,他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没读过一篇小说,没念过一首诗,但他绝不会说我这一辈子没见过一副对联,谁也说不出这句话,因为对联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建筑的中间这一部分,它的位置一般是人的眼睛平视能够看得到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体。

发展到近一百年来,媒体是极大地增多了。首先是广播,然后是电视,现在电视这个媒体,给我们对联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83年全国的第一次征联,据说当时来稿是17万副,是个天文数字。但那个时候,电视普及率还比较低。到2002年春节,就是我跟大山、孙晓梅讲了七天对联那一次,收到的来信10万封,大约50万比对句,只有媒体能起这么大作用。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对联的发展,要上媒体;想尽办法,也要上媒体;就是出力白干,也要上媒体。每年一到9月份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就给中国楹联学会打电话,想要几副对联,人家说要什么什么内容的,我们回来就组织大家做,你刚做完一个礼拜,导演说变啦,不上电视了。也偶然有那么两三年没白干,晚会里边一般做得好的那些对联都是咱们给做的。我们有一个共识,只要是春节晚会要的东西,我们说什么也得完成,因为它影响大。所以我想我们今后的楹联活动,也得利用我们当地的和本省及全国电视网络,通过这个来宣传,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能大家都知道我现在在中央十套每周都做一次出上联对下联的节目,但出的、对的也不见得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就是那么80多个观众,他们现场就对,是自己对的,于是就按照他们自己对的水平,给他们评奖。每一期是80人,之前我要给他们讲20分钟如何对对子,一年50期下来,就是4千人听讲,而看电视的观众,收视率大概是千分之几,收视率并不高,可是中国13亿人口的千分之几,就是几百万人,那是多少个家庭啊,这个面非常大的。所以我想我们利用这个媒体,应该是今后大发展的一个方向。再有一个就是刚才讲的网络的媒体,千万不要忽视。所以还不会上网的,不会使用电脑的尽快动起手来,加入到现代文明这个行列中来。

发展对联事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要大家都动起来,我们的对联仍然会像黄河水那样永远奔腾不息,尽管有时它也水流很小,甚至某个地段断一点流,但是这条河是不会消亡的;对联也会像这里的盐池那样,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享受,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有滋有味的生活。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编辑:李林森   徐文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