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拔千斤
四两拔千斤
众所周知,曾国藩读书是很笨的。他本人也深知自己的这个弱点,所以学习非常用功。十六岁,赴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二十三岁,参加湘乡院试,考取秀才;二十四岁,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一路走来,还算顺利,“刻苦”和“勤奋”是立了很大功劳的。
既中了举人,就可以进京参加会试了。曾国藩提前半年入京,势在必得,结果第一次会试,落弟;第二年开恩科,又参加了一次会试,再次落弟。来的时候只带了半年的盘缠,省吃俭用支撑了一年半,没能金榜题名,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家去。此时的曾国藩二十六岁。
走到半路,一文钱也没有了,只好绕道江宁,向父亲的一位好友借点儿路费。这位好友也是爽快人,一把就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县长一年的俸禄大概是四十两银子,一百两银子就相当于县长两年半的俸禄。这位好友不知道是珍视和曾父的交情还是看中了曾国藩这个小伙子不是凡人,反正出手很是大方。曾国藩借到一百两银子,拐个弯就给花了——他相中一套精刻的《二十三史》。
在京一年半,花光了盘缠。参加了两次会试,都没能考中。顺路借债一百两,随手又给花光了。两手空空,只背回家一套《二十三史》,这该怎么向老爹交待呢?曾国藩还没想好怎么解释,他老爹倒是举重若轻:“借钱买书是好事,我愿意替你偿还欠债。希望你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是读书,细心研读,持之以恒,这样借来的钱就不算白费。”
曾国藩的父亲叫曾麟书,他虽然只是个私塾先生,但是他在教育孩子方面四两拔千斤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学习。于事无补的话不说,多说无益的话不说,更不要埋怨孩子、挖苦孩子,甚至棒打孩子。大喊大叫、砸东西,撕书本,这些丧失理智的作法,除了让孩子见识到你的疯狂和丑恶,又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分析他这几句平平淡淡的话:首先,考试的事儿一句不提。两次会试都没考中,这对曾国藩本人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老爹不提这事儿,就等于给孩子减压。其次,承认买书是好事。把钱花在买书上,这事儿当爹的不反对,这是对曾国藩读书兴趣最有力的支持和保护。再次,提出希望。钱反正已经花出去了,但要花得值,你买回来的书就要认真看,仔细研读。
话说到这份上,曾国藩能不好好读书吗?曾国藩当即发下了“无一日不读书”的宏愿,在随后的两年里,认认真真把这套《二十三史》读完了。二十八岁时再次进京参加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岂是一百两银子能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