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换个视角呢

“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你是如何应对的?死扛,还是用一些方式缓解?开智阳志平老师告诉你,面对压力,你要换个视角——从应对压力到品味生活。怎么做呢?阳老师为你提供了品味生活的 10 种策略,一起来看~

作者丨阳志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人到中年,各种压力变大。长期应激,容易引发身心疾病,那么,你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压力?跟压力死扛,就能摆脱压力吗?并不能。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需要你换个视角。这就是来自心理学家的建议——从应对压力到品味生活。

如何应对压力?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面对压力,你会如何处理?

心理学家和你一样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提出了大量概念。在这些概念中,没有比「应对」更显赫的了。通俗地理解,可以将人们尽其所能,减轻压力的努力称之为「应对」。

心理学家对「应对」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使人们对其本质有了深刻理解。绝大多数压力应对课程都会分析两个问题:

  • 发生什么事情,导致了自己的压力?

  • 针对这些事情,你将采取哪些行动?

对于前者,你可以记录自己当前生活,然后看是家庭、工作、学习,还是人际关系导致了压力。同样,你还需要了解应激源的性质——结婚等喜事会导致压力,亲人离世也会导致压力。

对于后者,你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 你能控制并改变这种情况吗?

  • 你能控制自己对这件事情及其后果的情绪吗?

区分是否可控至关重要,因为错误的控制感往往会阻碍你面对现实。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形成不同的应对方式。了解自己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生活。

一种常用的分类体系是,将人们的应对分成「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种。

积极应对倾向强的人倾向于采取提前计划、收集信息、头脑想象、获取社会支持等策略;反之,消极应对倾向的人则倾向于逃避问题。

从「应对」压力到「品味」生活

随着人们对心身医学的重视,「应对」概念的提出曾红极一时。20 世纪 80 年代,心理学家 Gentry 甚至乐观地认为,人类正在发展一门「应对科学」。

在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家看来,你只需掌握应对技巧,就能顺利地控制情绪,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然而,最新心理学研究发现,仅有应对还不够。

一方面,应对的实质是一种消极的研究取向。它倾向于将人们看作问题或情绪的「被动」回应者而非生活的「主动」出击者。

如果你仔细阅读目前流行的有关「应对」的文章,就会发现,应对的最主要功能在于:帮助你改变与环境的关系,这是问题导向的应对;帮助你控制情绪或相关生理反应,这是情绪调节导向的应对。无论是问题导向还是情绪导向,你似乎总在疲于奔命,忙、盲、茫⋯⋯

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并不能帮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程度,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有能力处理逆境与压力,并不意味着你的幸福感会增强。

首先不说你是否能真正做到媒体所提供的「应对压力的十条法则」,改变自己的应对风格,即使你真正按照那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做了,你的幸福感能提高多少呢?对此,心理学家表示怀疑。

绝大多数人有能力去「应对」压力,但是并没有学会「品味」(savoring)生活,享受现在。

什么是「品味」?品味是由社会心理学家 Fred B. Bryant 等人在 2003 年提出的心理学概念。通俗地理解,品味是指享受生活中的积极体验的能力。具体而言:

  • 品味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 品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 品味是你对任何经验的欣赏性享受;

反之:

  • 品味不是享受带来的结果;

  • 品味不是被动的过程;

  • 品味不是对你的经验的负面情感。

品味会受到人们的享受体验的长度与经验复杂程度、享受的专注程度、自我监控的平衡程度,以及与亲友分享等因素的影响。

从这些因素出发,心理学家最终发现,品味的确会增进人们的幸福。如同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在演讲中所提过的一样:

我们发现了几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当我们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快乐的生活时,我们发现,有效的方法是运用留意技巧和品味技巧来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一天。我们可以证明,被试生活中的快乐感确实增强了。也许,对于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王子与公主们来说,'品味’比'应对’更重要。

品味生活的 10 种策略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品味生活呢?以下,是心理学家 Hefferon 和 Boniwell 提供的 10 种品味生活的策略。我一一点评与解读如下。

1.与人分享

寻找能与自己一起分享当下经验的亲密家人或朋友,告诉他们这个经验对自己的意义。这些人不仅在扮演你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角色,同时,分享彼此的快乐瞬间,也会增进相互的亲密感。慢慢疏远的感情,从不再分享开始。

小技巧:与亲密朋友分享自己的愉悦体验,尤其是不在身边的朋友。

2.记忆快门

拍下快乐片刻的心理快照,留待不快乐时回味。遇到快乐时光,放慢对时间的感知,以一种弹性的生活态度,慢慢品味。心的快门比流水线生产的快门更重要。

小技巧:时不时总结快乐时光,不快乐的时候,翻翻留下幸福痕迹的朋友圈、照片集等,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得更快乐,也会找到更多应对方法。

3.自我激励

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某种体验多么令人印象深刻、自己多么令人骄傲;同时,对某个期望已久的快乐片刻,要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为之付出了辛苦的努力。当快乐、成功来临之际,不要犹豫、不要迷茫,毫不吝啬地表扬自己。

小技巧:不要吝啬对自己的表扬,慢慢提高自己的情绪强度,多使用「非常」开心,而不是「有点」开心。

4.增进感知

隔离干扰刺激,聚焦当前刺激,从而增进感知。和伴侣在环境优雅的餐厅享受大餐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注意旁边的客人和菜品价格呢?尝试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美食上,将无关刺激隔离开,增进自己当前的感官享受。

小技巧:将自己的愉悦体验写下来,并且每一条写细一些,聚焦、回忆「此时此刻」的快乐。

5.向下比较

将自己拥有的感受和别人可能正感受到的更糟糕的感受做对比;或者,将现在的情景和过去已发生的更糟的情景做对比;抑或,将当前事件与未来事件可能演变得更糟的情况做对比。

社会上永远存在「人比人」的问题。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悲伤,只会因为比周围的人更蠢而痛苦。那么,何尝不换一种思维模式?

小技巧:不要总是记录消极情绪,尝试使用「向下比较」策略。认知行为疗法里的一些方法,有空也可以读读,让自己明白,你记录的导致消极情绪的事件,或许没那么糟糕。

6.全神贯注

尝试不做任何思考,而是全神贯注,集中心思于当前时刻。想想上次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你失去了对「过去」的追念,不再拥有对「未来」的幻想。你,活在「当下」。

小技巧:一旦全身心投入某事,记录下来。当类似的体验多了,你将学会在这个刺激如此复杂的时代,集中注意力,做真正的自己。

7.行为表达

自然地将自己体验积极情绪的行为表达出来,比如捧腹大笑、雀跃不已等。记住,你的快乐,会传达、感染给身边的人。很多年轻夫妻随着年岁增长,日益觉得无聊,是不是因为忘记了相互之间的行为表达呢?真实地袒露自己,将自己的幽默、对对方的爱表达出来。

小技巧:尝试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笑话、冷幽默、尴尬情景。

8.即逝感知

提醒自己,时光稍纵即逝,好景不长,及时行乐。

小技巧:觉得生活无聊?与亲密朋友聊聊,学习一些享受的技巧或思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面达成最大的效益;心理学家则会告诉我们,如何在财富有限的前提下获得最多的幸福。别人的幸福会让我们发现,原来快乐如此简单。

9.盘点幸运

提醒自己本身拥有的好运。写下当天感恩的三五件事,会带来更多快乐。知恩报恩是中国佛学院的校训。现代社会,利益纷争导致太多人心的隔绝。为何不从自己开始,常怀感恩之心呢?

小技巧:写下你感恩的三五件事,比如,今天谁帮助了我。感激多了,会让自己更开心。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可以实施「感恩拜访」,也许会让自己当前的人生有额外的收获。

10.避免扫兴

主要是指避免提醒自己额外要出席的场合和其他该做的事;避免产生某个积极事件可能会更好的想法。

小技巧:记下让自己扫兴的人或者场合并远离之。

或许你已经能很好地为自己减压,幸福感依然不高,为什么呢?在减压时,你付出的努力是一种应对。能应对压力,并不代表你已学会品味生活——一种享受生活中积极体验的能力。熟悉以上 10 种品味生活的策略,或许,你的快乐会更醇厚、更悠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