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加强区校合作 力邀33所高校院所当智囊团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展示继电器可靠性试验系统。

  缘起

  宏发电声的成功案例

  高校院所成强援

  线路纵横交错,指示灯频繁闪烁,记者眼前这个“大柜子”是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的继电器可靠性试验系统。通过这个设备,最多可以满足24路样品同时开展可靠性试验,严格按测试标准要求自动完成试验并记录监控样品全过程试验数据。这是厦门市首批青年创新人才——宏发电声检测中心主任陆宁懿和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陆俭国教授带领的产学研合作团队取得的最新成果,也是宏发电声坚持高端人才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的一个缩影。

  “陆宁懿主任带领中心技术研发人员立足公司实际、梳理技术需求,与陆俭国教授带领的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成功研发了这套继电器可靠性试验系统,为企业产品可靠性提升工程的开展及时提供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宏发电声检测中心主任助理陈君说。

  近年来,宏发电声尝到了产学研合作带来的甜头,走出了一条人才引领发展、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新路子,先后咨询和联系了全国15家高校院所的专家,利用高校资源及人才优势,解决了30多项技术难题。目前宏发的继电器占世界10.5%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5年,整个股份公司营业收入将达50亿元,将成为全球继电器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宏发电声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政府为产学研合作搭建起的良好平台。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林合溪

  平台建设

  紧扣产业需求  加强合作对接

  在集美区政府和市科技局共同主办的“集美区首次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成果对接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带来的“零耗待电节能插座”项目成果,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是一款新型的节能插座,看似和普通插座差不多,却采用了先进嵌入式技术,将微处理器记忆芯片内置于插座之内,从而可通过继电器切断电器的交流线路,将待机能耗由原来电器的几十瓦降至零。这种节能插座,不仅具有安全、节能的特点,还可有效降低电磁污染。

  在这次对接会现场,集美区政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了“区校科技合作协议”。金龙空调、兴厦控、厦工机械等8家高新技术企业,也与各高校就10个感兴趣的项目,当场达成了合作意向。紧扣集美区产业的技术需求,围绕工业设计、汽车制造、新材料、电子技术4个主题专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6所高校,共带来了近100项最新科研成果。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集美区围绕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方向,充分发挥文教区高校云集和台商投资区企业众多的独特优势,为高校人才助推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从2010年起,已连续举办4届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成果对接会和3场辖区高校产学研科技项目专场对接会,促进高校人才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促成辖区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1项,其中63项取得较大进展,9项获得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15项获得区产学研合作启动资金资助,累计获得各类资助达4400多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科研经费7.4亿元,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既在项目实施中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也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服务建设美丽厦门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高校合作

  引进高端人才  破解企业技术难题

  华侨大学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是华大部分搬迁至集美之后应运而生的校属研究机构,也是发挥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聚集优势,专门服务于产学研合作的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

  2011年,厦门盈华机械厂找了华大工研院,希望依靠技术革新改变企业产品单一的现状。工研院在与企业充分沟通后,结合双方的优势,派出以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林添良副教授为代表的研发团队,与盈华机械厂密切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液压阀。如今,产品已经研发成功并处于使用检测阶段,将极大地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改变长期以来国内工程机械高端阀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华侨大学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钟慎教授介绍,华大工研院派出专家与厦门盈华机械厂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拓展了盈华的产品系列,破解了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人才,扩大了学校在机电领域的影响。

  作为华侨大学产学研的总窗口,工研院“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了政校企之间的密切联系。成立3年多来,工研院已促成产学研合作成果300多项。

  集美区先后与华侨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校地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书》,与国内33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和完善了合作高校院所的专家信息库;通过网络征集、企业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产业所涉及近200家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对汇总出来的157项技术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发布。同时,引导高校院所发挥人才、技术和科技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合作针对性。

  此外,集美区建成产学研合作信息与技术平台,开设企业科研技术需求、院校科研与服务、自主创新激励等9个专栏,宣传政策、推动合作,共有40多家辖区企业通过该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互动对接。

  人才培养

  鼓励引导创新  为企业储备力量

  集美区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加快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辖区高校、职校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设置学科、规划教研活动,每年开展企业员工学历教育和各类订单式培训、实训100多期3000余人。立林科技公司捐赠100万元在华侨大学设立“立林研究生奖学金”,厦工集团与福州大学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兴厦控电气与厦门理工学院共同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共同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辖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建成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50家,重点实验室16家,带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63.14%,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集美区在全省创新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向建站企业一次性提供6万元资助等办法,推动建成了16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吸引了8所高校的39名教授、64名研究生进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2个,申请专利7项,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余个,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如立林科技即为首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站企业,近三年陆续有15名来自华侨大学、厦门大学、汕头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的在读研究生进站工作,在人才引入和项目管理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法,成效良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