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079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4.军制改革
管住将领,只是宋初军制改革的一个开始。
赵匡胤也知道,光靠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毕竟,人家有没有拉帮结派,有没有培养牙兵都是私底下的事情,你又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跟踪他。
因此,为了确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赵匡胤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军事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调兵权——握兵权”分立制。
在解释这套制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关键机构。
枢密院,这个机构其实早在唐代就有了雏形,当时一般由宦官担任枢密使,主要职责是替皇帝传话、收奏章,充其量就是皇宫里跑快递的,不怎么起眼。
到了五代,枢密使开始转由大臣担任,并逐渐掌管军务。到了宋朝,枢密院正式成为了掌管军事决策的机构,地位变得十分显要。
当时,中书门下负责全国行政,称为东府,枢密院负责军事,称为西府,两者合称“二府”。枢密使、枢密副使也和宰相、副相并列,合称“宰辅”,都是宋朝最高等级的官员。
正因为枢密院负责军事决策,所以它拥有一项核心权力——“调兵权”,也就是说,哪支军队该去战场玩命,哪支军队可以晒太阳,都得由它说了算。没了枢密院的命令,甭管你地位再高,连个杂役都调不走。
枢密院尽管权力很大,地位很牛,但平时却不负责管理军队,管理军队的仍是禁军三衙。
三衙主要负责军队驻地守卫、战术训练、将士赏罚等日常工作。简而言之,握兵权还是操控在三衙手中。
此时,三衙就好比一个厨师,虽然煎炒烹炸样样来,但只负责把菜做好,至于端给谁吃,那要看枢密院递过来的条子。如此一来,两者谁都甭想吃独食,哪怕偷喝一口汤,也会马上被检举揭发。
当然,仔细一推敲,这个设计似乎还有一点点美中不足之处。试想,如果有那么一位三衙将领真想模仿一下赵匡胤,他大可以等接到某项任务后,领着军队去表演“陈桥兵变”。
至于枢密院的指令,完全可以当做一张废纸。队伍都拉出来了,还由得了你?
发展到后来,三衙的将领不再直接带兵,一支军队要调动或出征,由枢密院临时任命新的将帅负责。
从此,调兵权、握兵权之外,又多了一项“统兵权”,实现了宋朝军制上的三权分立。
所谓“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是也。
费那么大劲,这做法真的有效吗?
从后来的用户反馈情况看,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毕竟,再猛的将领也是人,想完成造反这样的伟大事业,底下必须还有一群愿意跟他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而这种关系肯定不可能是一两天可以建立的,必须长时间一起喝酒、砍人,彼此才会相互信任。
正所谓,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
但按照上面的制度设计,一个将领往往平时长期担任光杆司令,某一天,突然一纸调令飞来,就被拉到一支陌生的队伍面前,告诉你,从此以后,他们就归你管了。
而迎接这位将领的,恐怕只能是一些上下打量、游移不定的眼神。
当你好不容易和队伍熟悉起来,刚能叫出下属的名字的时候,枢密院就开始担心你已经失去新鲜感,将你一把拎到了另一个地方。
就这样,将领和军队彻底被分割了,所有的军事资源都被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极大地巩固了皇权。
然而,分权对巩固皇权固然有利,却也有着明显的弊端,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给整个宋朝带来极大困扰。
经过一番变革,赵匡胤牢牢掌握了禁军,可他离高枕无忧的日子还很远,一股足以威胁皇权的力量尚未彻底清除。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简书签约,严禁转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