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二十一,桂 林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二十  

1992年4月,上耐厂科协组织部分科协人员,前往桂林休养,我在名单之中;与此同时,上海碳素厂科协也组织去桂林休养,老伴也在名单之中,这是好事成双使我们有机会一起前往桂林休养

1992年4月25日,上耐厂、碳素厂休养人员一起登上了南下的列车,途经浙江、江西、湖南,经过一天一夜、25小时的奔驰,穿越了我国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后,来到广西盆地东北角、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这是工作以来,向西南方向走得最远的地方了。到了桂林,住在火车站附近、上海路上的桂林铁道饭店。原来,这次旅游是铁路旅行社接待的,吃、住、行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不错的接待办法!

由于是休养,每天安排比较宽松,除了去阳朔之外,景点距离都比较近,早上早饭吃好跑出,中午回来吃饭,休息后下午又出去,傍晚回来,几天跑下来,桂林市内的主要景点都去过了。最后一天,自由活动,与老伴一起,步行兜了桂林最热闹的中山路,走到乐群路为止,老规矩——观光市容

印象比较深的一些景点是:“芦笛岩”,它是一个大型的石灰岩溶洞,跟宜兴的善卷洞、桐庐的瑶琳仙境差不多。“叠彩山”,比较高,登上山顶,可以一览桂林城全景;山下风洞边的岩壁上,有陈毅元帅“宁做桂林人 不愿做神仙”的留言石刻。“伏波山”,山下有一个洞,叫还珠洞,洞内有一处凌空倒垂的石柱叫试剑石,石的底面离地面仅十来厘米,而且是平的,就像用剑砍出这么一只缺口;洞的内外,有不少古代留下来的摩崖石刻。“象鼻山”,大家只在漓江边的公园里望望它,没能爬上它的背,它是桂林的标志性景点:真像是大象在用鼻子吸漓江的水“七星公园”,在两江汇流的处,有一座桥叫花桥,很长,江面上有四个孔,岸边上有七个孔,桥上造了很长一排房子,也算是别具一格的华南——风雨桥;里面还有座像骆驼的骆驼山。“穿山公园”,在江的对面有一座军舰状的小山,就是这么一座小山上居然造了一座塔,格外突出。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此次去了桂林,游了以后,我看应该加一条:“漓江景色甲阳朔”。因为,桂林、阳朔的景色,看过去都是固定的,而在漓江上看景色,却是流动的一路碧水青山,格外赏心悦目。坐在游船上,大家仿佛都在山水画中游,处处都是美景,处处可以留影尤其是到江边山里的村庄,村民在那里劳作,更是令人心驰神往:他们真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

船到了阳朔,一上岸,感觉一下子从仙境回到了尘嚣中:街道狭窄、摊店混杂、人挨人挤,叫卖声不断。一路过去,左看右看,也没有什么可以留作纪念的东西可买,终于挤出了这条两、三百米的街,来到了公路口观望周围,才见到了阳朔山水的特点:重重叠叠的青山,一层一层地向远处不断伸展,景深、层次,的确要比桂林好看多了。相声演员说的:“远望群山,一堆窝头!就是在这里看到的山体的情景,既像又风趣!

人齐了后,大家又乘车来到了一棵千年大榕树下,真是“独树成林”相传此榕树为隋代所植,留个影、兜一圈,上车由陆路返回桂林。在公路两侧所看到的风光,就不及漓江两岸和阳朔的了,反正高潮已经过去,剩下的是闭目养神,归心如箭

桂林城市不大,但景点比较分散,也并不是很远,因此,桂林有一项服务——出借自行车,游客付押金后,借一天,算一天钱。如果几个人结伴到桂林旅游,借上自行车到处兜兜,既可以方便地游览各个景点,又可以慢慢地欣赏沿路风光是一个为游客服务的好办法!

桂林没有什么可买的,唯有特产:用糖腌制桂林出产的桂花——糖腌桂花,其它地方没有见到过,拿来冲甜羹倒是不错的,于是买了两瓶回家

最后,两厂休养人员合一起,在桂林铁道饭店前合影一张,结束休养,乘上开往上海的列车,开开心心地回厂上班去了!

(0)

相关推荐

  • 下雨天的桂林还能玩吗?烟雨漓江别具一格,钟乳石能发出不同乐声

    提起广西就不能不提到桂林,桂林山水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媲美国内大多数山川河流,很多人都心生向往之意.但不如意十之八九是有的,在旅游时,碰到一个下雨的天气,往往会影响很多游玩体验,那桂林下雨还能玩 ...

  • 回忆2009年漓江游

    回忆2009年漓江游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二十,湖南各地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二十,湖南各地 湖南,毛主席的家乡,早已心驰神往,直到1977年8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年,总算有机会到湖南长沙出差:1986年12月,在上海工作期间又去长沙开会,所以,长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二十二,重 庆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二十二,重  庆 重庆  1992年6月,重庆永荣矿务局三产与我厂合作搞一个彩陶面砖厂,厂里派了我们前往指导.相当初,小说<红岩>.歌剧<江姐>,都与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十一,山 东 各 地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一,山 东 各 地 作者:汪海山 济南  1972年4月为调查我们建科所的前所长.现浙江省工业设计院院长(山东南下干部)的历史问题,调查组人选还是去安徽泊湖农场调查的二人组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三,西 安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三,西  安 1972年11月,全国水泥压力管使用现场会在西安召开(当年建材科研的三大任务是:代钢代木代棉.水泥压力管是用建材替代钢材的一项研究成果.),有幸第一次前往中国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十四,辽 宁 各 地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四  辽 宁 各 地 1973年11月第一次出差过了山海关--再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关外"了!进入了辽宁,我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火车一到锦州,地面上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六,河 北 各 地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六,河  北 各 地 保定  1974年8月,全国铸石会议在保定召开(铸石是建材代钢材的科研项目),那是第一次乘飞机到北京,转火车后才到这里的.对保定的了解,只知道它在民国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七,天 津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七,天  津 1975年3月,第一次到天津(1967年1月,串连那次走出天津站去买小黄梨,只能算是路过),在北方的城市中,天津的商业街最像上海,不但街道长,而且建筑物的风格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八,河 南 各 地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八,河 南 各 地 1980年在浙江建材院工作时到过洛阳:1989年在上海工作时又到过郑州.安阳:1991年又一次来到洛阳,就是没有机会去边上包大人的开封府出差,河南的几个 ...

  •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九,武 汉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九,武  汉 湖北省里出差只去过一个地方,就是省会武汉,华中第一大城.1985年3月,调到上耐厂三年,由档案室转到设计室后,才有了第一次出差外地的机会,到武汉钢铁公司的耐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