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量终于提升了!我是如何突破识字瓶颈期的?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 4528字 14图

预计阅读时间: 12分钟

在我分析识字这件事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不管你用识字app还是识字教材,在吸收率能达到80%的情况下,通常孩子的识字量普遍停留在600字左右,而这个识字量离自主阅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也就是说,很多孩子跟着app或者教材认了一些字以后,也只是达到了扫盲目的,想要自主阅读,还要加把劲。
但,问题的关键是,当家长脱离了app或者教材,不知道该如何去突破识字量的问题,又或者,孩子的识字量到了瓶颈期,读低幼的读物,很难提升,读难一点的读物,又读不下去。
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最煎熬。逼孩子,没用,记不住,学不会;不逼孩子,家长焦虑不安。尤其是在朋友圈看到其他孩子读书的小视频,内心更加烦闷。
我之前写过一篇(学完《四五快读》,接下来给孩子读什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学完《四五快读》之后,我们读的“衔接读物”,最近我又给恬恬测了一次识字量,刚刚突破了1500。所以我想,我们的方法应该是可行的,可以给大家参考的。

四五快读后,我们读了哪些书?

一,学前快读600字
我当时在分享《四五快读》学习过程时,有很多家长留言,告诉我《学前快读600字》学起来比较无痛,可以考虑替换《四五快读》。
好奇心促使我买了《学前快读600字》,也快速地让孩子过了一遍。
学完后,我的感受有两点:首先,我认为《学前快读600字》从字的编排上,没有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当然也不排除我先用了《四五快读》后,有点先入为主)。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循序渐进识字的感觉。第一课的字就比较难,比较不常用。所以,我们从《四五快读》转《学前快读600字》,非常不适应,不习惯。第二,《学前快读600字》的趣味性要比《四五快读》略强,每一节都有对应的练习,还有小朋友喜欢的贴纸。但我们可能因为学的比较快(一周2册),恬恬后来都不愿意做练习题,觉得很麻烦。
所以,我想,不管大家选《学前快读600字》还是《四五快读》,专注于其中一套教材就好,不必贪多。两套教材的核心理念不同,刻意衔接或者交叉学习,都不是最佳选择。
二,读了哪些衔接读物?
我们在《四五快读》之后,读了《小狐狸的故事》、《小东西》、《日有所诵》、《蝴蝶·豌豆花》、《迪士尼我会自己读系列》以及一些低幼绘本。(都是我之前分享过的读物)
低幼绘本就是小时候读过的文字简单,配图优美的绘本。我一直没舍得处理低幼绘本,也是考虑等恬恬能自主阅读的时候,再读一遍。
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我有三点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绘本;
2、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问;
3、读完绘本后,大致描述绘本讲述的内容。
这些要求也表明了我的目的。
首先,有感情的朗读绘本,也就意味着孩子对绘本比较熟悉,因为了解,所以才能感情充沛。
其次,以前都是亲子阅读,现在轮到孩子自己阅读,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理解的词语或句子都可以讨论,从而做到彻底读懂绘本。
第三,能做到前两点,第三点也就没什么难度了。因为都读懂了,所以绘本的主要内容也能完整表述了。
这样要求的初衷也是我在(你是怎么理解语文的?)里提到的思维的几个特点,来综合考虑的。让孩子从理解绘本本身发散思维,过渡到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判断。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说读完《四五快读》之后的选书问题,不管选什么类型的书作为衔接,家长们一定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
识字,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如果给孩子提供的教材或书是孩子不喜欢的,没兴趣的,那么再天时地利的识字敏感期,也会白白浪费。
另外,在考虑兴趣的同时,家长也要考虑衔接书的字体大小,这也是出于对孩子眼睛的保护。尽可能的选孩子感兴趣的、字体比较大的、还有精美配图的衔接书。
我选这些书的原则也都围绕孩子的兴趣为主,再考虑字体大小和篇幅长度,从而让孩子读起来不觉得吃力,又能建立自信。
三,用了什么app?
我们从零基础开始识字,一直没有用过任何app。直到后来我尝试使用了一亩宝盒,我发现,一亩宝盒弥补了孩子在识字过程中留下的些许遗憾。
因为一亩宝盒教孩子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演变,讲解内容尽量贴近孩子的语言,还配有生动的实物图片,知识点都经过了严格的考究,学起来一点儿也不枯燥艰涩。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真正理解、迁移应用,这样学下来,孩子不再是认字机器,而是一部“汉字小词典”。这也是我在之前的识字过程中,所欠缺的。

如何在阅读中提升识字量?

首先声明,在阅读中提升识字量这件事,家长如果不作为,只是寄希望于孩子自己,恐怕失望的成分会更大。
因为汉字实在太复杂了。既要知道是什么字,还要知道适用于什么场合。如果没有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靠孩子自己是很难区分的。
一,读音问题
读音是识字的基本要求,读音能力是识字的基本能力。但别说小孩子,就连我们大人,对有些字的发音还拿不准。所以在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读音问题必须逐一击破。
通常读音方面一共有三种类型,需要家长1V1给予指导。
1、形声字
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说法,不认识的汉字,读一半就行了,八成都是这个发音。比如我小时候不认识“魍魉”这两个字,套用读一半的规则,读鬼里面的网和两,居然也蒙对了。当然,这并是不铁律,比如“螭吻”,你就不能读成离吻,那就完全错误了。
据考证,大约30%的汉字,是可以通过它的声旁准确地读出这个字的读音的,还有70%的汉字,是无法通过声旁准确地读出这个字的读音的。既然占比这么大,那么就需要孩子在启蒙认字阶段,准确的掌握这些发音。
因为我们目前识字量并不大,所以我现在对形声字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即在恬恬学习这些汉字的过程中,适当的帮她总结,梳理,让她从一开始就弄清楚,尽可能不留知识的死角。
如上图所示,对形声字的例外,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字,就顺手记录在本子上(妈妈手动记录),孩子有空的时候,自己翻着看。
2、形近字
形近字就是长得很像的汉字,很容易让小朋友读错。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也是赶紧手工记录,一边记录,一边让孩子理解和记忆,从而让孩子做到能准确区分。
记得我小时候,被“戊戌戎戍”这些多胞胎折磨的痛不欲生,后来是语文老师用组词的方式,教我们理解记忆。
所以我给恬恬区分这些形近字,也是通过分场景组词的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
以“肖”为例,我们学过的汉字有:生肖、消失、云霄、销售、削皮,读音都一样,长得还很像,小朋友区分起来很难。所以就需要家长逐字解释含义及用法。
比如生肖,可以让孩子回忆“十二生肖”这本书的封面,是哪个字。
消失,表示事物逐渐不见了,没有了。
云霄:可以结合西游记中的云霄宝殿来理解。
销售:就是卖东西的意思。因为跟钱有关,所以是钅(金字旁)。
削皮:因为需要用刀或者其他工具,所以有个刂(利刀旁)。
3,多音字
说汉字复杂,不仅仅在于书写,还因为有些汉字会有两个或三个等多个读音,读音不同,那么意义也就不同。如果孩子读音错误,就会影响正常交际,甚至导致孩子的思维也跟着错误。
我们在学习汉字之初,遇到了最头痛的汉字就是“的地得”。恬恬知道这些汉字有多个读音,可在读绘本的时候,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该读哪个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找到了“的地得”的使用规律,分享给大家。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记熟这个口诀,再配合一些对应的套句,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了。
二,词意问题
解决了汉字的问题,只是帮孩子解决了朗读的问题,孩子对内容的理解,还需要从词意下功夫。一个汉字只有它成为词语的时候,才有意义。单个的汉字,最多只能表达语气,不能表达含义。所以,识字的核心意义在于词义。
经过我们的学习验证以及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理论,词义从开始学(即接触)到灵活使用,需要经过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也是不相同的。
1,实物理解阶段
因为语言的发展先于文字,所以孩子最早先对事物有了认知,知道“这是什么”,其次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才会将这个词语跟这样东西练习起来,这就是最初的实物理解阶段。
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四五快读》教材编排的更合理的地方,因为这套教材遵循了孩子的认知规律,从孩子最容易接触到颜色、动物着手,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字的难度。
这个阶段家长只需要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可以用实物去理解的环境,帮助孩子将实物和汉字建立关联,从而理解词义。
2,抽象记忆阶段
抽象阶段是孩子认字的必经阶段,因为很多词没有实物可以给孩子理解,只能借助其他的工具或者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去理解词义。
就比如让孩子理解一天这个词,我们可以借助钟表告诉孩子一天是多少小时,但无法让孩子去触摸一天究竟是什么,只能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过程是一天。这就需要孩子从具体实物逐步过渡到抽象概念了。
3,会意理解阶段
中国有句古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借助了“会意”的理念。
比如“尖”这个词,我给恬恬教这个字的时候,就以刀尖举例,上面是细细小小的,下面是大大的,这就是“尖”的意思。
再比如“串”这个字,就是用竹签把东西串起来,这个“串”就很形象的表达了“串起来”的意思。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刚开始学“明”这个字,始终记得不牢。后来我就告诉恬恬,“明”这个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太阳和月亮各出来一次,就是明天了。
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一些汉字的机构含义,对词义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还有工具书理解阶段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阶段,这两个阶段我们暂时还没有经历,所以也就没什么体会可以分享。
词义,从具体到抽象,从一义到多义,从理解到运用,这些都是孩子经过学习、理解、判断和运用的结果。我在陪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汉字、词组,让孩子对词义的理解从实物过渡到抽象,从简单递进到复杂,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识字量。
三,朗读问题
一直以来,我很重视朗读环节,不管中文书还是英文书,每周都会安排时间让恬恬朗读。
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发音不准的字,记忆不熟练的汉字,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词组的运用场景,以及句子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组词造句的优美性。
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学习新的语言,运用到新鲜的词汇,既能激活孩子自身的语言沉淀,也能吸收他人的优美词汇,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就像恬恬前些天打疫苗,去之前她很焦虑,一直告诉我她怕疼。在打针前,也一再要求护士姐姐温柔一些。没想到,很快就打好了,根本就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疼。我问恬恬,是不是过于担心了?恬恬说告诉我:妈妈,我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了。当时恬恬用这个词表达她的情绪时,我还是挺意外的。但细想一下,这个词前两天刚好读过,可能她还没忘,所以用到了这个场景。
我想,这就是通过朗读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变化吧。所以,我再次苦口婆心的提醒大家,为了孩子的语文综合能力,每天挤点时间朗读吧!
提升识字量,除了大量的阅读,还需要理解做辅助。
阅读加理解,双管齐下,识字量必然会突飞猛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