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顶流”如何炼成?且看这位协和科主任的从医之路…

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不倦的努力和奔跑,你无法找到捷径,无论是知名大三甲医院,还是王牌科室,或是“顶流”专家。

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带头人,59岁的曾小峰已在临床工作近40年,他是如何成长为业内“顶流”专家的?协和风湿团队是怎样发展到今天这样大名鼎鼎的?且听他娓娓道来……

37岁升正高 所谓成功离不开勤奋二字

曾小峰当年高考时才不到17岁,考到了当时的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天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之所以选择学医,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为了避免“内卷”,老师建议大家报志愿不要挤在一个学校,他便选择了“上医”。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在临床医学领域建树很高的他,最初学习的其实是基础医学专业,因为当时的基础比临床更吃香。

1984年,曾小峰大学毕业,被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的人事处分到检验科,但上了两个多月班以后,他发现自己对免疫非常感兴趣。当时的免疫学是进展最快、最创新、最有前途的一个学科,他自己也认为免疫科将来很有发展前景。彼时协和有两个免疫相关科室,一个是变态反应科,一个是风湿免疫科,前者更加出名,已颇具规模。不过曾小峰还是选择了相对弱小、更需要人的风湿免疫科。

在风湿免疫科实验室工作近2年后,时任风湿免疫科主任的张乃峥教授对曾小峰说,协和的传统是医、教、研都得抓,光会做基础研究是不行的;要医教研都能拿得起,这就要求他一定要去临床轮转。在张乃峥教授的支持与鼓励下,曾小峰决定将工作重心从基础研究转向临床工作,进入临床系统轮转,从实习大夫做起。但曾小峰毕竟临床工作经验不足、起步较同年资的人晚,做临床,可能会影响晋升。为此他专门写了保证书,表示愿意今后按照实际工作能力来晋升。

1999年,当时的曾小峰才37岁,便破格晋升了主任医师,也是同届里第一个晋升正高级职称的人,这在业界都是比较少见的。多年临床工作下来,曾小峰在患者群中声望很高,患者的感谢信也是不计其数。

实际上,所有成绩和认可都是勤奋换来的。在临床领域不算科班出身的曾小峰,为了追赶和超越,比别人付出了更多努力,每天除了病房就是宿舍、实验室、图书馆,别的地方一概不去,甚至基本没有个人生活。努力的结果是,除了临床工作很扎实,科研方面他也做得很好,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论著,研究获得不少国际奖项……

曾小峰表示,其实他也是深受老教授们的影响,有句话说,“协和有三宝,教授、病例、图书馆”,老教授们自己工作起来很拼,对后辈要求也十分严格。现在,协和医院已经几乎没什么人知道他是基础医学出身了,他的经历也是不可复制的。

王牌科室的成长之路

今年是北京协和医院建院100周年。风湿免疫科虽然只有40多年历史,但已成长为协和医院的一个品牌科室和对外名片。在曾小峰看来,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映射了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发展的过程。

我国风湿免疫专业是被誉为中国风湿病学之父的张乃峥教授主导创建的。1979年,张乃峥教授在协和医院着手创建风湿免疫专科,次年正式建科。自此,中国风湿免疫专业才得以稳健发展。

而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发展至今,人才辈出。团队共有40多人,17位正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就有15位,这在其他学科或其他医院几乎是不可能见到的。对于每一位团队成员,曾小峰作为主任都提出临床工作之外要有自己亚专科研究方向的要求,医教研三方面全部要抓起来。

2008年,对于协和医院和我国风湿免疫事业发展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协和风湿团队拿到了一个重大项目,于是迅速建立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纳入全国100多家中心,开始队列研究。这是第一个中国自己的SLE数据库,十几年过去,已成为国际知名数据库,发表数十篇SCI文章。目前,国外的SLE相关研究数据里都会有中国数据,这些数据基本来自CSTAR数据库。

后来,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的队列研究也陆续开展,从此告别了过去没有中国人自己全国数据的问题,基本摸清了常见风湿病的“家底”,例如这些疾病在中国的临床特征、诊治现状以及预后因素等,填补大量空白,研究成果也被国际上广泛采纳。

曾小峰表示,协和医院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带动全国风湿免疫专科的发展。198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也在张乃峥教授的四处奔走和争取下成立,它的成立预示着风湿免疫学科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科。

近几年,“一市一科一中心”计划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也就是每一个县级市至少要建立一家独立的风湿免疫科,并建立一个能够检测所有风湿相关抗体的检验中心。

曾小峰教授表示,“我觉得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在我任期之内看到了在全国三级医院中建立风湿免疫科这一大事件开始落地”

国内国外差距仍存 后辈任重道远

然而,在谈到国内与国际上的对比,曾小峰认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在基础研究方面,科研水平及国家资金投入不如国外,但在临床实践方面,国内并不差,比如去年有一个全球医院风湿免疫相关文章发表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排名全球第一。

好在,国家对风湿免疫专科发展相当重视,但要提高科研水平,除了需要资金投入,需要设备,更需要相关的人才。在曾小峰看来,目前让风湿免疫科医生负责基础研究的做法不妥,应培养更多的基础研究人才,临床医生也要加强与基础研究人员的合作。现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是一个割裂的状态,需要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医院里要搞“医教研”,院外还有这么多学术工作,又没有三头六臂,怎么做得过来呢?虽说是能者多劳,但曾小峰几乎所有时间都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很大程度上也牺牲了家庭和个人生活。但出于对学科的热爱,带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工作几十年下来,早已习惯。

张乃峥教授,直到94岁去世前都在操心学科发展建设;90多岁的董怡教授还在经常参加学术会议;90多岁的蒋明教授,依然在琢磨着写专著、出书的事儿。前辈的工作态度对曾小峰来说是一种鞭策。

曾小峰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应该让更多的青年学者成长起来,未来毕竟是年轻人的,前辈们只是栽树人、铺路人,乘凉和行路就是年轻人们的事儿了……

歌德说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医学专家造就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无数的患者,以及医学事业的发展。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