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艺术名家

走进他的根雕艺术品展厅,不起眼的树根都变成了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尊尊雕像。看了让人激动!让人震撼!不得不让人由衷钦佩他的艺术才华。

李志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0月出生,河南淇县人,本科学历,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根雕木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理事,郑州市技术标兵,鹤壁市第四届青年联合会委员,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氏根雕”市级传承人,淇县“百名领军人才”。

李志勇是淇县黄洞乡人,从小生活在大山里,长辈都有木匠手艺,耳濡目染,他经常拿着树枝在院子里的地上画画,画鸡鸭鹅狗、乡村房舍、花草树木等,常常得到长辈们的夸赞。因为生活在农村,所以他所看、所想都与人们的生活、劳作有关。那时候他就想用家乡的原材料去创作一些东西,展示大自然的美。2008年夏天,李志勇在县城街头观看了一次根雕展览,看到根雕艺人将原本不起眼儿的树根雕成惟妙惟肖的人物时震惊了,从此便与根雕结下不解之缘。没有老师,他就自己钻研,拿黄胶泥跟着网络视频一步一步学,经常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他的第一件根雕作品是用一个枣树根花一天时间雕的一尊弥勒佛,他的妻子看到后惊喜地说:“呀,你还有这本事啊!”得到妻子的鼓励后,更坚定了他的根雕创作之路。他曾一个人在老家的后山上挖一个柿子树根,从清晨6点一直到晚上9点,最后硬是将100多斤重的树根刨了出来,扛回了家,肩膀磨出了两个血泡。

李志勇认为,山野的树根,是大自然的造化,要让其脱胎换骨赋予鲜活的生命,使自然的本性得以诗化和升华,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他为了使自己的根雕技艺更上一层楼,坚持多读书,努力钻研艺术理论知识,虚心求教,只要听到哪个地方有举办根雕展览,即便再远的路,他都要亲临现场参观学习。平时仔细揣摩名家根雕作品,不断动手实践,使雕刻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李志勇参加根雕现场大赛

在李志勇的眼里,树根是有灵性的,他疼爱树根就像是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对每一块树根的造型都牢记于心,为能创作出一件好作品,会一连研究好几小时,甚至几个月。就这样,一块看似平淡腐朽的树根,经他的雕刻,便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钟馗散福

李志勇认为,只有细心领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其形之于作品之上,才能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为此,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注入了中国画写意的雕刻技法,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充分展现了根雕的自然造化之美。在李志勇的工作室展厅中,有一尊名为《禅机》的达摩祖师作品,作品以罕见的黄檀树根为原材料,充分结合中国画写意技法,点睛处施艺,利用树根的自然曲突形象,恰似达摩的袈裟迎风飘动。整件作品,材质珍贵,雕工细腻,达摩祖师形象威严而怀智慧,深沉而有动感,神韵俱足,禅味深浓,是难得的精品。

禅机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朴鼻香。”雕刻这门艺术是“慢工出细活”,创作一件根雕作品要多长时间?李志勇告诉笔者,完成一件根雕作品,就要从树根的自然形态里找出奇、特、怪、妙之处,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完成一件作品少则十多天,多则几个月。夏天汗流浃背,冬天手脚冻僵也得坚持,而且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但他总是咬着牙坚持,直到作品大功告成。时常面对摆在面前毫无造型的树根,要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却仍不得其解,头脑中总是想着这件作品如何刻画,便寝食难安。有时,明明看上去是块好的根材,辛辛苦苦了大半个月,结果因木材的某个部位有瑕疵,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只能将其重新设计。那种痛苦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当然,得到了一些灵感,想到了一个好的构思,设计出一个好的造型时,就会激动不已。特别是,有时看去一块很不起眼的根材,却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品,这时制作过程中的任何苦累伤神都会烟消云散。

“天道酬勤”,十几年的艰辛努力终究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2014年10月根雕作品《十八罗汉》荣获首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精品奖;

2015年7月21日被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评为“传承民间艺术先进个人”;

2016年6月“李氏根雕”被鹤壁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8月根雕作品《回归》被新乡市非遗馆收藏;

2016年9月根雕作品《春风草香》被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永久收藏;

2016年9月根雕作品《禅机》在河南省第十二届根艺奇石精品展中获金奖;

2016年11月在2016年“中原大舞台”暨“淇水百花苑”鹤壁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周中,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优秀参展(参演)项目及传承人”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6日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定为市级非遗项目“李氏根雕”市级传承人;

2017年被淇县县委县政府推选为鹤壁市第四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2017年3月在“第九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暨第三届中部六省花馍艺术展”中,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优秀花馍制作能手”奖;

2017年3月在“第九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暨第三届中部六省花馍艺术展”中,花馍作品《中原农耕石磨香油传统生产技艺》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金奖”;

2017年3月在“第九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暨第三届中部六省花馍艺术展”中,花馍作品《大商文化四大传说》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银奖”;

2017年6月“李氏根雕”非遗传习所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市级非遗传习所”;

2017年12月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聘为河南根雕木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6月独著论文《浅谈根雕创作中意境内蕴的体现》在刊物《躬耕》上发表(载《躬耕》2018年6月第500期);

2018年8月31日参加嵊州市继忠竹根雕艺术研究所举办的《传统技艺-根雕》学习中,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8年9月被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根艺(奇石)艺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授予“高级根艺美术师”称号;

2018年9月根雕作品《天师钟馗》,在河南省第十三届根艺奇石精品展中获金奖;

2018年9月被中共淇县县委、淇县人民政府授予“淇县百名领军人才”称号;

2018年11月4日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原贡品河南老字号文化专业委员会评为“示范引领”传承人;

2018年11月参与组织鹤壁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举办的鹤壁市民间艺术展,被鹤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个人组织奖”;

2018年11月参加鹤壁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举办的鹤壁市民间艺术展,根雕作品《钟馗纳福》荣获鹤壁市一等奖;

2018年11月参加鹤壁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举办的鹤壁市民间艺术展,根雕作品《夺石罗汉》荣获鹤壁市一等奖;

2018年11月参加郑州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手工木工雕刻现场技能竞赛,根雕作品《屈子行吟报国梦》被评为“三等奖”;

2019年3月,参加河南省第四届民间艺术展,根雕作品《钟馗驱魔纳福》荣获三等奖;

2019年5月,被郑州市总工会授予“郑州市技术标兵”称号。

最近,他又将全部精力致力于传统题材弥勒的创作,所创作的弥勒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充分融合了根的自然形态,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部分弥勒题材作品: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努力才能创造未来,他将把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来回报社会。作为非遗传承人,他将继续努力培养新人,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