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能力差,执行力不强,如何改变现状?三个方法顺利解决
混迹职场,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的压力无法向下传导,下属与自己无法形成合力,就会感觉到下属执行力不强、能力差。
管理者的压力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来自于上级的压力,对手的压力,以及职位责任的压力等等,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够向下传导,但如果只是单一目标无法达到满意的程度,就会产生对下属不满意的情绪。
事实上,并非下属能力差、执行力不强,而是作为管理者没有将下属的主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主动做事与被动推着做事,差别很大。想达到这种效果其实并难,只要掌握以下三个方法,下属自然能够主动做事。
目标管理是基础
下属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目标不清晰,不知道该如何做,总是在揣摩上级真正的意图。很多管理者心里清楚目标,但是却忽略了下属是否有清晰目标。
1.清晰的目标是行动动力
下属没有清晰的目标,就失去了行动的方向与动力,只知道要做这件事,却不知道做这件事的意义。当下属清晰的清楚自己做事存在意义时,必然会向着目标的方向前行。
从心理学讲,人们总是会对悬而未决的事情有所牵挂,在目标清晰的情况下,必然会逐渐向目标靠近。
2.统一下属的目标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架构不同,所以看待同一件事情时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团队中每个人的目标进行统一,这样才能形成合力,相互配合。
下属目标不统一,造成相互掣肘的现象,体现出来的就是能力不足,执行力差。合作与掣肘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大。
3.以目标形成利益共同体
目标的达成能够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执行力自然会强,甚至可以达到相互监督和督促的效果,毕竟混迹职场,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能够获得更多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获得更多,就必须要完成清晰的目标,而避免自己利益受损,也会督促、帮助其他人。每个人都是如此,那么执行力和能力必然会逐渐提高。
制度管理是根本
管理不是凭借着想象随意发挥,而是在制度框架之内,可以有创新,但不能跳出制度范围内,制度是管理边界线,超越范围也许不会产生后果,但必然给自己埋下祸患。
1.制度是管理的依据
很多人会觉得制度是一种束缚,曾经自己也这样认为,总觉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大活人非要被制度限制,但是后来经历得多了,才发现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可能会让人束缚,但制度同时也是营造公平的手段,如果每个人都跳出制度做事,那么管理将会无序,无依据。作为管理者更应该维护制度,并且让自己管理有依据。
2.制度是维护利益的根本
依据制度管理,可以维护每个人的利益。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制度不合理,但要清楚,制度是底线,维护每个人最基本的利益。当然可以超越制度,但超越的基础是在制度框架范围内。
作为管理者的维护制度的管理,就是在维护下属的利益,当然这情况必须要让下属清楚知道,制度达到的目标是整齐划一,而是突显个性。
3.制度是执行力保障
目标是方向,那么制度就是赛道。制度不是为了束缚行动,而是为了保障执行的过程中不偏离的方向。
没有制度作为保障,执行力越强,一旦偏离那么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大,所以制度才是执行力的保障。
利益调动是关键
混迹职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更多利益,否则的话,谁愿意成为打工人?
1.利益使能力提高
利益是促使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能力强也许不能获得升职,但加薪似乎并不是难事,在制度框架下,能力强获得必然多,无论是物质收入,还是资源倾斜,必然是能力强的获得更多。
这就像是天秤,总是会倾向于更重要的一方。所以有看得见的利益,这个驱动力,想获得更多,就需要不断提升能力才更容易获得。
2.利益使执行力加强
职场人都知道有来自领导的助力,必然能够获得更多利益,在看得见的利益驱动下,向着清晰的目标前行,有奖励的制度的完善,执行力必然会加强,除非利益不足够,否则执行力必然是达到的最好途径。
职场人都会理性的权衡利弊,在能获得足够的利益时,执行力已经不是阻碍,很多时候是因为看不到利益,并且找不到方向,在寻找方向中体现出来的执行力差而已。
3.利益的公平维护前两点
绝对公平不存在,但相对的公平完全可以营造,在制度这个框架下,维护每个人获得利益的公平。在这种驱动力下,能力、执行力不提高都是笑话。
营造公平,就相当于是安装上一个天秤,自己的斤两在天秤一测便知,想获得更多,那就增加自己的分量,无论是执行力还是能力,甚至是其他,都是在增加自身的分量。有这些的引导,主动性就会增强。
写在最后
作为管理者认为下属能力差,执行力不强,其实是测方面反应出了自己管理能力差,无法让下属形成合力,自身的压力无法向下传导的表现。只有清晰的目标,才是行动方向,在前行路上,给下属一个规范的赛道,并且有足够的利益作为驱动力,管理者的作用其实就在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