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练拳经历一次对外交流(这位奶奶60岁开始学太极拳手臂要放松不要去管它动腰胯)

(这位奶奶60岁开始学太极拳手臂要放松不要去管它动腰胯)

https://m.toutiao.com/is/RknYo9m/?=我的练拳经历

和师傅一起参加了几次与其他拳友的交流会,有的是讲座形式,有的推手交流!

第一次是区太极拳协会会长请了一位杨氏的老师来举办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
1.一句话。这位老师讲了一句话:“太极拳不就练这一段骨头嘛!”,指的是腰椎和尾骶骨组成的区域。我觉得有道理,从此以后,这句话刻入脑海;
2.一件事。当时在座的有位练陈氏的老师,以前交流过,为人既热心又傲娇。在交流会上他时不时地向那位老师发难,搞得做客老师很尴尬。最后在推手环节,两人发生比较激烈的对抗,最后不欢而散。这让我意识到,练太极拳没有练到修心,那算白练了!
那时候,我还是小白一枚,也没有水平和人家搭搭手。

第二次是和本区的几位拳友进行推手交流。这时候觉得自己根劲有了,可以和别人抗一抗了。几轮下来有输有赢,自己也累得够呛!通过这次交流,对自己的整和根劲有了现实的体会,知道自己能够做到这些了,说明平时练得还行,基础的东西有了。不过自己清楚,这哪是太极拳推手啊,只不过是卖傻力气的争强好胜而已!

第三次是与外区的几位老师交流,这次真的是大开眼界,原来太极拳推手真的可以这样玩!
这次交流离上次交流也有近一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依照师傅的指点进行调整。师傅说:“你有整的东西了,但这种整属于僵整,硬梆梆的一块,缺乏灵活性。要把僵整、根劲逐步化开,进入柔整阶段。”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自己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练习,慢慢地化僵为柔,伴随着感知力逐渐增强,对意、炁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意和炁的现实体会远不是自己原来的理解。这些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为下面和各位高手们交流做了铺垫。

渊源是这样的:
师傅和一位师兄在市区寻师,有幸结识了几位老师。他们主要以练吴式拳为主,几位老师对拳理的领悟相当高深,同时展现出的化功也非常精细!因与师傅投缘,十几年来一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时常和他们聚会交流。这次是应那位大师兄邀请来我们这里指导。

老师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当时最年轻的一位年龄也要近五十了,最大的那位老先生快要九十岁了,但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我有幸和几位老师试了试手,真是惊到下巴掉下来了!

一位八十岁的奶奶级前辈,我和她推时,她说“来来来,想办法推到我!”,但是我怎么推就是推不到她。别看老奶奶满脸皱纹,体形发福,可身体出奇的灵活,我的上半身都快趴到地面了,就是摸不到她的身体。然后她说“还进不?你不进来,那我来了啊!”,然后我手臂突然感觉一股强大的力量传来,直接把我给顶了出去!
哇,这……这哪是八十岁老人的力量啊?!我顿时震惊了!!!
随后尝试几次都是如出一辙,老奶奶说“你手臂要放松,放松,不要去管它,动腰胯,意识进来!”。哎,没办法,身体不够松啊!一动先动手。
后来才知道这位奶奶60岁开始学太极拳,之前一直爱好国标交谊舞。有次她太极拳老师想学国标,作为交换,她跟他学太极拳,一晃20多年过去了,老奶奶自己也成了高手!

第二位老师,身材瘦瘦,身高大概170,看上去弱弱的,没想到比之前的那位奶奶还厉害!真的是让我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摸不到”,“推不动”,“走不了”!
刚开始搭手,不像前面那位奶奶两只手抓着牵引我,这位爷爷,手始终就在那摆着,我的手迎上去,但就是感觉不到他手的分量,不管怎么动,都是没分量,空空的。这只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他让我顶实他的手,并叫我尽量用力推,但是我就是“推不动”,原先自信自己的根劲很扎实,这时完全没有用。这是第二种情况;
最厉害的来了!他两只手轻轻抓住我的手腕,让我想办法挣脱。哈哈,结果可想而知,根本挣脱不了!他的两只手像绳子一样捆着我,从手上传递过来的力量根本无法抗拒,整个人被他“牵动”,啊,不对,应该是“抽空”,身不由己,被他拉过来扯过去。
“好尴尬呀!”好歹也算是青壮年,体质体力都不差,但连两位老者都没办法。这时让我想到《太极拳论》中“耄耋御壮”绝非虚言!

还有几位老师的功夫也非常好!他们强调“意炁”在推手时的运用。
有位老师就说:“用意就要'行云流水’!多看看云怎么飘的,水是怎么流的!”。与他推手时,我的感觉就像在水里漂的船,水流根据他的解说,从不同方向上涌来,有的从上而下,有的从侧至中,我这条船就跟着他的意之水随处飘荡。
另一位年轻些的老师让我体会了有没有顶头悬的区别。当我没有做到顶头悬的时候,人松松垮垮的,被他轻易推出,但当顶头悬做好时,立刻整体性得到加强,他同样的力,就能够被我回弹。
还有的老师听劲相当好,和他们两手相搭时,我的轻微意念变化都被他们听到,做出相应的变化。
经过上述的交流,不得不惊叹什么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简直太神奇了!

感谢各位老师的展示和解说,让我能一瞥太极拳的高深妙趣!通过这次交流也进一步印证了师傅平时指导的内容,在坚定学拳的信心上又增加了一块砝码!

(0)

相关推荐

  • [珍藏纪念]与扎西师奶在一起,跟张阁师父学推手~永远难忘的纪念

    在灿烂的五月,我们六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咸阳永年杨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推手班.有幸受教于张阁老师,他秉承扎老精神,教学严谨有方,待人和蔼可亲,言传身教,洒下了辛勤汗水.这次的学习让我们收获满满,提高了 ...

  • 太极拳推手八大劲别:掤、捋 、挤、按、采...

    太极拳推手八大劲别:掤.捋 .挤.按.采.挒.肘.靠. 掤 在两臂要圆撑. 拳谚道:出手含掤似围墙. 是指将掤劲练好了, 就能防御外力的进攻, 无论对方如何来力都会使其脚跟拔起, 腾空而出, 可谓是八 ...

  • 我的练拳经历——一次对外交流

    和师傅一起参加了几次与其他拳友的交流会,有的是讲座形式,有的推手交流! 第一次是区太极拳协会会长请了一位杨氏的老师来举办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 1.一句话.这位老师讲了一句话:"太极 ...

  • 练拳是一种经历,“由明到暗”,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横渡一千年,恒河沙世界.意这个东西,很神奇.高手不用劲,却特整极沉,精神一聚,骨感坚实,窍空间灵动,术变非常巧妙.对于初学,必须按部就班,该抻筋抻筋,该结构结构,扎扎实实,练它几年,浑身摘开了,顺通了 ...

  • 练拳必须要经历这三重境界,才算入了门,练对了!

    我从小就喜欢两个事,第一读书,第二运动.所以平时讲课.教学.做文章,学生们都感觉我这个当老师的真厉害. 其实还真没什么厉害的,只是比很多人涉足得早,加之自感是只笨鸟,所以总是勉励自己要先飞.多飞,多学 ...

  • 太极拳玄机186: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迁移到练拳中

    2019-09-16 08:05·太极拳玄机 太极拳教学中讲究因人为法,太极拳很多原理.技法,直接讲很难懂,所以,讲解者常常讲自己的体验或者用些生动的其他的事例做类比,若渴求者没有相应的体验还是难以理 ...

  • 练拳秘诀(气沉涌泉)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从气沉丹田到气沉命门(可以看其他日志),从气沉命门到气沉涌泉. 气沉涌泉的时候,气沉的是支撑腿的涌泉,在沉的过程中,从膻中穴,后脊柱中线,沿着下走,汇合于 ...

  • 练拳为何要慢?推手为何要无欺心?

    ​讲拳一则: 我们练拳为什么要慢?练推手为什么不要有欺人之心? 练拳慢,如自我在雕刻一艺术品,去掉无用的,保留住好的.快了,好的可能没留下,把无用的却留下了-- 推手,不是为了赢人,而是因在自我雕刻中 ...

  • 练拳人要懂得练法和用法。只懂练,可打个好...

    练拳人要懂得练法和用法.只懂练,可打个好基础,好身体素质.只懂用,没功力,到老一场空.练,用,养集合才是真.

  • 练拳不练胯,都是大空话,这份松胯秘诀分享给有缘人

    无论是哪门哪派的太极拳套路,外形基本上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身体重心的移动:二是两个手臂的开合:三是步伐的移动.但这些动作都是建立在"松胯,胯根内收而旋转下沉"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每 ...

  • 最全的老人练拳指南,值得收藏!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坚持打太极拳,对中老人的身心都很有益.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对太极拳运动缺乏了解,进入了太极拳"误区".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姿势,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