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病 (西医病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及偏执型)
癫病之名出《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有“五癫病候”之名。
癫病多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或因头颅损伤、脑部疾患、中毒伤神等所致,并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殊等因素有关。以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论次,静而少动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及偏执型。
[诊断依据]
1.平素性格内向,近期多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可有家族史。
2.有精神抑郁,多疑多虑,表情淡漠,或焦急胆怯,喃喃自语,语无伦次,静而少动,或悲郁善哭,痴呆叹息等表现。
3.缺乏自知力,自认为无病,无求治欲望,不易受暗示及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环境。
4.可有面容憔悴,目光呆滞,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性欲减退,阳萎,闭经等表现。
5.头颅CT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鉴别诊断]
1.癫狂病:表现以情感高潮与低落、狂躁与抑郁交替出现,不若癫病之但抑郁而无狂躁。
2.卑惵:表现为抑郁、胆怯、自卑、恐惧等,颇类癫病,但其病人自知力完整,仅以情绪抑郁,心情不畅为主。
3.神劳:神疲,失眠,健忘,头昏等为主要表现,无癫病之神志抑郁、语无伦次等症,且自知力完好。
4.痴呆:以呆傻愚笨为主要表现,系智能低下而非神志错乱。头部CT如发现脑萎缩等有利于鉴别。
[辨证论治]
1.痰气郁结证:精神抑郁,神情呆钝,胸闷叹息,忧虑多疑,喃喃自语或不语,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而腻,脉弦滑。解郁化痰。治疗秘方:A-558号。
2.脾虚痰湿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妄闻妄见,面色萎黄,舌体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滑,形体肥胖。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治疗秘方:A-179号。
3.肝郁脾虚证:精神抑郁,常喜太息,沉默寡言,哭笑无常,神疲乏力,或见脘腹胀满,胁肋不舒,食欲不振,便溏不爽,舌淡苔薄白,脉弦缓。疏肝解郁、补脾益气。治疗秘方:A-653号。
4.心脾两虚证:神志恍惚,妄闻妄见,语言错乱,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夜寐不安,食少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补益心脾。治疗秘方:A-230号。
5.心虚神怯证:沉默寡言,善悲欲哭,头晕健忘,心悸,胆怯易惊,神疲乏力,或见失眠多梦,舌淡,脉弱。补心安神。治疗秘方:A-836号。
6.脾肾阳虚证:沉默寡言,表情淡漠,畏寒肢冷,腹胀便溏,腰部或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或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温补脾肾。治疗秘方:A-442号。
7.瘀阻脑络证:神志痴呆,健忘失眠,或神情错乱,或头痛如刺,头晕目眩,面色紫暗,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化瘀通脑。治疗秘方:A-715号。
[其他治疗]
1.应注意心理治疗,安排、鼓励参加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保持和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的接触。
2.应及时解除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各种精神刺激和情绪因素。
3.应注意病人有无拒食、自杀、逃跑等表现,如发现应及时制止。应注意自知力恢复情况。
4.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取风池、内关、神门、肾俞、肝俞、足三里、天枢、关元、三阴交等,每用3~5穴,平补平泻法。
(2)穴位注射疗法:冬眠灵0.2ml,神门穴注射。
(3)耳针疗法:取神门、交感、脑干、内分泌、心、肾。
5.单方验方:
(1)鲤鱼l尾,白矾50g(为末),用白矾末擦鱼上,腌2日,煎吃。
(2)黄连3g,生龙齿15g,全蝎3g,水煎服,1剂/日。
6.西医西药:可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严重抑郁者,可用电抽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