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花善祥新著《杨树庄风情录》新鲜出炉!
【往期回读】
号外!号外!号外!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我公众号丰产作者
小纪镇文联主席花善祥
最新文学著作《杨树庄风情录》
已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
该书创作有什么背景?记录了什么样的故事?有什么特色?请看著名作家王慧骐先生为该书撰写的序——
一
善祥的这部《杨树庄风情录》是我力主出版的。2018 年 10 月我去小纪、竹墩,善祥一路陪我;回头又在宜陵住了一晚, 两人几乎聊了一个通宵。我认识善祥有三十多年了,但这样的深谈还是平生第一次。他给我讲这些年走过的路,讲他几 位命运多舛的老辈或好友,还讲里下河一带的民俗风情、农事农谚,那一刻我感觉到他就是一个大师,他的博学、丰富和深刻均令我陶醉。我看见了他眼睛里燃起的那种创造者才 有的光芒,我发自内心地为他的状态高兴。当时他其实已经在写了,他说,这些人物这些故事全在我脑子里,存放得太久了,我把它们写出来是分分钟的事,呼之即出。我当时被他的情绪感染,激动得把旅馆房间里的茶几拍了拍,说,好!就这么办,赶紧一篇篇地写出来,出书的事交给我了!后来的几个月里我注意到他一直在写,而且出手很快。他有个好朋友,叫张广祥,是丁沟中学的语文老师,做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影响很大。善祥一完稿第一时间就发至这个平台,张老师大力支持,也是第一时间安排推送。公众号每天更新的时间是零点,我有几次凌晨两点多翻手机看,发现阅读人数已过百。善祥的作品还真有一批拥趸,几乎每一篇的后面都有不少人留言,对其作品给出很高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他们的喜爱之情。我平时会看一些全国性的文艺类公众号,像善祥这样的反响程度似也鲜见。
花善祥主席
二
收在这部集子里的几十篇作品,我充当了责任编辑,一篇篇都仔细读过。十多万字的写作估计没超过一年,有点近乎井喷的态势。活跃在善祥笔下的这些人物,是他的长辈、老哥,一个庄上甚至一个灶里吃饭的邻里、亲戚,他们穿什么衣,说什么话,有哪些特长,做哪些活计,他一概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于他而言,属于厚积薄发,这些东西原本就在他肚里装着,只是给了个机会让它们一一出笼而已。说句文乎些的话,那是几十年浸淫其中的生活给予作者的一种馈赠。胖子,从来不是一天吃出来的。都说苦难和经历是一笔别人拿不走的财富,在善祥这儿,此言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三
集子中有一篇《为仁大伯当代表》,是我建议善祥务必放进去的。它最初发表在三十八年前也就是1981年的一本地市级文学刊物上,那一年善祥才 25 岁。他不是科班出身,而他的文字功底在这篇作品中表现得 异常出色。小说的笔力十分老练,情节设置波澜叠起,人物塑造别具匠心。富有性格特征的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步步深入与推进,都凸现出作者对小说体裁的驾驭能力和在人物描写上所储备的生活底蕴。作品不只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且用当时的评价系统考察,其主题思想也是令人褒赞的。作品较早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所发生的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改变——老百姓开始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用自己心中的标尺选择干部,深层次地表达了普通民众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掌握自身命运的一种渴求。而恰恰是这样一篇在今天看来依旧生气勃发、充满正能量的小说作品,当时却被写作者所在的某位乡镇干部“对号入座”,硬是认定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有影射之嫌。当权力和不加辨识的昏庸、不容分说的跋扈结合在一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个正值青春、满怀积极向上热望的青年,仕途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人生的轨迹无形中发生变故。当然,这一切也都成了记忆深处的某段历史插曲。在后来的人生岁月里,尽管放弃了已有着很好基础的文学创作,但一颗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的心没有枯萎,读书、学习、思考,也都一直伴随他生命的旅程。而曾经开过花结过果复被一股突来的旋风打入泥土的文学的种子,终在几十年后又冲出土层,重绽傲人的芬芳。有一位也是出生在江都的80后金融学硕士(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文学批评文章),对善祥的作品推崇备至,把他和山药蛋派文学的创建者赵树理先生做了非常到位的比较。赵树理先生对中国乡土文学的贡献,无疑也影响了包括善祥在内的一批有志于发掘并塑造时代变迁中农人形象的作家。善祥若干作品中饱满而富有个性的人物,确有赵氏小说独特的笔调和气韵。25 岁便有一套好拳脚的善祥,63 岁大器晚成,迎来他创作的金秋。又可以套用一句谚语了:是金子总会发光,哪怕被沙漠埋得再深。
王慧骐先生(右)与花善祥主席
四
突然就想到了已故的苏位东先生。他是一个和江都结缘很深的人,也是一个在文学艺术的多品种上都有建树的人。他在世时同我不止一次地讲过对江都这片土地的感情。二十 世纪五十年代,他从南京晓庄师范毕业后,来江都小纪教书,乘船从水路来,水乡的景色和淳朴的乡民给了他最初的写作以美妙的养分。他作为一名作家(剧作家)是从江都开始起步,并在这儿完成了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剧作。江都对苏位东而言是一块福地。而苏位东对江都的回报,除了他的创作成果,还有就是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对此地一些文学青年的施教。善祥在本书的后记里写到了苏位东先生,想来他们的交往中会有不少与文学创作有关的事。还有一位也是很有才华的作家于水先生,他是江都富民人,早年有一段军旅生涯,转业后曾在江都工作(后调往南京)。记忆中平时不太言语,但看问题有真知灼见。对善祥近年的创作他一直给予肯定,认为其路子走得正,走得扎实,不时地给予鼓劲加油。
还听善祥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扬州文化局任职的前辈任真先生对他循循善诱的指导和关心……之所以在这里提及上述几位,是想表达一个浅显的观点,即我们每一个能写出一些作品来的人,其实都离不开别人的帮扶。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有时候或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善祥很看重也很珍惜这些来自前辈和友朋的帮衬,据此可以认为善祥还会出更优秀的成果。
五
前些日子在南京受邀参加了一位老友的新书首发式。这位老友的新书叫《寻访中国古村镇》,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扛着相机,跑了二十多个省份,走访了两百多个颇有知名度的古村镇,这本书先选用了一百个。不光有一些美图的展示,更有作者对如何保护和拯救这些濒临消亡的古村镇提出的建 议和思考。
由他的这部书,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善祥这几年里所做的工作。2018 年他出版了由其担任主编的《竹墩史话》,今年将出版这本《杨树庄风情录》,接下来他已着手在前期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开始一本乡镇企业家人物传记的撰写。这三部书虽写作手法和表现形态各有不同,但仔细体会,却有一根相互关联的主线贯穿其间,那就是以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里下河地区作为观测点,对发生在这里的由农耕文化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程,做一次从容的切片式的展示与辨析。这个转变的历程对特定区域内的各色人等在精神层面上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有强烈的痛感,但又是无法避免的。更复杂的背景还在于,有许多新事物的推出,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须在若干次的挫折、迂回和摸索中方能寻到规律和经验。某种意义上,善祥和他身后一大批曾与农田为伍的人,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护者,同时,他们又在新世纪的曙光里,被历史责无旁贷地推上了另一方舞台,要求他和他的子孙与祖祖辈辈津津乐道的农耕文化进行告别,做一名它的叛逆者;同时也做一名新的生产方式、生产秩序与经营理念的适应者和实践者。这两者,相互矛盾又相互渗透,相互排斥又相互纠葛。前人没有碰到的,都让如今还健在的赶上了。
毫无疑问,善祥正是意识到了这种正在步步紧逼的不光光是时间的危机,这几年他行动起来了,他想做一点抢救性的事。为竹墩、小纪(杨树庄可能是植根于他心底的一个故乡的寄托地)以及推而广之的里下和地区的昨天,在社会、经济、人文、民俗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番尽可能准确的深耕细作,意在为已逝的历史留下一轴可供后代寻鉴的真实的存照。其功莫大焉。
我们哪怕走得再远,也得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善祥把一盏照明的灯挂在那里,让日后回乡寻根的人不致摸黑。
相信乡亲们会记得花善祥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