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交流,和别人说话时语言生硬,表情紧张不自然,怎么办?
每个人的生活少不了社会交际,而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却成为交流障碍人群的负担。
因为不善交流,所以不愿意与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封闭自身与外界的链接,宁愿埋头做自己的事来掩饰交流时可能带来的尴尬,日积月累的交流不自信,最终演变成严重的社交恐惧。绝大多数社交恐惧症人群或多或少都有交流障碍。若身处必须与他人交流、公开说话的场合(比如面试、约会),不善交流的人会因为紧张而吞吞吐吐,语无伦次,通常给人留下“嘴笨”“脑子不够灵活”的印象。不善交流的人往往内心敏感,时常焦虑,担心自己谈吐时表现不好会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因此多数人选择避重就轻,崇尚沉默是金,这也是不善交流群体的无奈。
以下是知心姐姐根据多年来的沟通交流经验,给不善交流的小伙伴一些交流技巧上的建议。第一,说话时少用连词。有一部分不善交流的人,可能文笔非常不错,字里行间的逻辑都很清晰,但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时语言立马变得十分生硬。书面语和口语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书面表达可以斟酌并反复修改,而口头表达不一样,后者需要快速在头脑中拟定沟通话题与措辞。如果在日常口头交流场合你还要谨小慎微地去说话,就会显得非常不自然,与人沟通放不开,多是因为平时说话太少,没有好好训练口语交际。此外,书面表达会用到大量承前启后的连词,口头表达也不例外。用连词确实可以让你的语言逻辑更加清晰,但运用得不好会让你的谈吐变的更加啰嗦拖沓。连词的使用靠直觉,你使用连词的次数越多,说明你越紧张,你太依赖说话时自己的直觉给自己制造出来的推动递进感,以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加油壮胆。你本应该思考如何抓住对方的心理需求去沟通交流,可是你选择逃避。对方会觉得你说话很敷衍,不经过大脑就瞎掰扯,或者你可能因为口快,哪壶不开提哪壶而得罪人。
尝试着去掉没必要的连词,你会发现你的谈吐开始变得很自然,不再拖泥带水。先举个例子,你现在在思考一件事情的因果,你就会用到“比如”“如果”“譬如”这种假设连词。你在陈述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你会用到一些递进连词比如“然后”“继而”“再而”。写作时用到连词,会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但是说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假设你在和别人交谈,老是“如果”“如果”的,“其实”“然后”的,你会让听者很容易误以为自己是在跟客服对话,双方都会觉得不自然,希望早早结束话题。太过标准的书面交流形式如果运用在日常交谈中,会让你的谈吐变得木讷呆板,容易给人留下文邹邹的刻板印象。过度依赖连词不是一件好事,你虽然说话很客气,很真诚,但是教科书式的礼貌恰恰是你没底气的表现。
第二,一定要多开口练习。如果你不想贸然和别人说话,觉得那样太唐突刻意,你可以自己多读一些文章习作,看完一段就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段转述出来,多次反复练习,可以用微信给自己发信息,边说边录音,如果转述过程中出现卡顿, 尝试圆过去,把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当你把你的转述全部说完之后,再把录音转为文字,看看你的陈述和这段话原本的陈述有什么不同,注意你卡顿的地方和原文表达有哪些出入,如何在口语表达上取长补短。
这样反复不断练习,你的交流能力就会开始进阶,从量变达到质变。我们说话忌讳心直口快,所以需要训练才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好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好。最重要的是多实践,多找人与你聊聊天,多见识不同的场合,当你尝试多次之后,找到了交流表达的感觉,你就可以轻车熟路地找各种人交流,不需要刻意憋话,可以轻轻松松跟他人交流得很好。
不善交流的小伙伴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给自己压力。以上是知心姐姐萌锦珊给小伙伴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