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纵横:中医该如何“守正”和“创新”?

原创 岐黄火炬 岐黄火炬 2019-10-27

王君平:

中医药难“守正”,导致特色优势不再,原因在于“以西律中”。今天的中医被要求用西医的标准来验证,中药有效性需要按西药的方法来评价。中药西管,以成分论英雄,逼退了不少灵丹妙药;中医西化,以分数论本事,难倒了不少能看好病的民间中医。中医西医分属两种不同的医学,却要用西医的“鞋子”来衡量中医的“脚”,导演了现代版的“削足适履”。此外,我国中医管理机构多隶属于西医,管理机构“高位截瘫”,到基层就断了腿,用西医的方法管中医,结果是中医成为短腿,中西医无法并重只能并存。坚持中西医并重,要真正实现“一碗水端平”,激发中医从业者的热情,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努力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摘自《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永远姓“中”》)

王世保:

@王君平 王老师此论振聋发聩!

陈国权:

@王君平不能过度提创新。

李源:

当今,那些提倡种种“中医药创新”“中医药现代化”的人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传承中的中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并且达到古代中医药学家如: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的学术认识、实践水平和临床疗效?

如果没有达到,那么,创新的基础和胆量从哪里来。。。

再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对中医的学习和认识真正达到了古代中医药学家如: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的水平,请问能不能在临床实践中解决绝对部分的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大部分的临床问题,那么,请问当今的这些所谓的“创新”和“现代化”守正了吗?其意义又何在?

李源: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药的话,每一味中药的作用都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能”的,这不足为奇,也不足以取。作为一种科研方法可以允许“一些人”去尝试,但是实际的中医临床指导价值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得不到真正中医界的认可,这样已经被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的,无须争辩。

历代的中医先贤们发现、阐述的每一味中药、创立的每一首方剂,都有它的适应证和病机。但是这些药物和方剂的适应症和病机,绝对不是依据西医对疾病诊断的病名,和现代科学对中药的“成份分析”而阐述和创立的。中药和方剂的作用只能在它自己的理论范畴内体现出来,才是正确的,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如果临床中给患者使用中药和方剂治病时,脱离了中医的病机诊断而和西医的“病名”搅和在一起,那么中药和方剂的作用就无法正确显现。甚至造成临床用方用药思维的混乱,从而使疗效降低,甚至无效或耽误患者的病情,临床时当慎重。

另,临证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中医对疾病的“病机”诊断和西医“病名”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不可通约性,而盲目的给患者开处中药方,这样就会既给患者造成伤害,又浪费珍贵的中药材资源。因此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病时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和学习。

一一草医堂·李源

陈国权:

@王君平理由是: 中医起源于远古,兴于先秦,旺于汉唐,衰退于宋以后,要想回正统必须研究回归唐以前的中医研究!现代人如果过度谈创就会容易偏离传统,容易与传统脱节,谈不上传承,创新的前提是……

王世保:

我觉得对待中医“创新”就看怎么理解,因为中医治疗疾病不像西医那样早就在实验室里为整个行业确定了治疗某种疾病的路径,而是给了每个医家所有能够使用的资源,具体怎么去治愈疾病,就看中医家个人如何通过辨证论治找到最佳的治疗路径。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位医家每次针对患者个体的个性化治疗都是一次创新。个人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就会形成一套成型的个性化诊疗特征,这个个性化的诊疗特征就体现在那些医案之中。

王世保:

所以我们不反对中医创新,关键是看创新的着力点在哪,如果是无明地去创新中医基础理论,那就是痴人说梦。这些人往往是游离在中医理论思维之外,尚未对中医理论有着深入把握和理解,所以会按照西医或者科学的主体意识去盲目地要求解构中医基础理论,借助西医和现代科技进行重构。

陈国权:

我发现,如今的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口号,总会有些泛滥味道。

陈国权:

更重要的是先回过来梳理和反思,不断地复盘过去

王世保:

《黄帝内经》看似突然涌现出来,但是这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经历了从尧帝到战国时期近3000年的积累过程,凝聚着无数古人的智慧。现代人开口就要推翻中医基础理论,可见其不自量。

王世保:

@草医堂·李源中药是靠着气味的自然属性来治病的,而气味是中药作为原生整体形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一旦将其解构为抽象的单体化合物,就会导致中药的自然属性消失,并将认识进一步复杂化。这不是智慧,而是智慧的倒退。

王世保:

科学是在制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科学对问题的解决是靠将原来的问题解构成更多的问题加以遮蔽来完成的。

孟霖针堂:

昨晚试着和中医脑白民众聊天,聊到中医要不要创新与时俱进时,立马个个打鸡血曰:"科学日新月益,中医当然也要创新。"这就是国民大众认知水准。

王世保:

西医的创新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也就是在实验室里,通过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为整个行业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诊疗路径,西医的临床是傻瓜式地操作,很少有创新。中医的创新集中在临床实践中,因为中医遵循每个患者生命体的个体性,没有为其制定统一的治疗路径,包括理法方药,每位中医家都会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诊疗特征;而中医基础理论则在《黄帝内经》之后就鲜有创新,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自然与人类生命体活动的自然规律,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有永恒性,这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吴侃阳:

我们就是要多谈「守正」,而「创新」只能是在中医学术思维体系内的创新,绝不是科学化。

王世保:

吴老师说的是!怎样守正?我觉得领袖指示已经设置了前提,就是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那么中医药发展规律是什么?这个规律绝不是在西医和现代科技那里找,而是要回到中医发生发展史和中医理论那里去寻求。

陈国权:

中医学术思维体系内的创新要有根。回归本质,探索本源,正本清源,方能传承正统。

王世保:

中医发生学研究对于探索总结中医发展规律很重要,海内外有一批西化的伪中医,力求通过西医和科学去还原中医的发生过程,结果他们看到的只是西医和科学自身的发生过程,这种研究本质上是缘木求鱼。

吴侃阳:

事实上中医的创新从没间断过。譬如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如若没有突发的大瘟疫,就不会有张仲景的创新。当六经辨证无法满足清代瘟疫的临床治疗时,就出现了「三焦辨证」和「䘙气营血辨证」的创新。所以说,中医的创新存在着自己的学术规律,不是那种脱离中医学术规律的臆想。

王世保:

中医的创新必须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内进行,才能对中医临床具有恒久的指导意义。清代名医郑钦安就是在《周易》和《素问》的阴阳理论基础上开创的扶阳学派。

吴侃阳:

中西医结合论者蓄意忽视「守正」却大谈「创新」的表现,说明他们会与中央中医政策精神顽抗到底的决心。

王世保:

民国以后,近现代医家游离在阴阳五行理论之外,借助西医和现代科技去创新,结果至今一无所获,有的提出的那些中西医概念和思维混乱不堪的“新理论”就像驴马杂交的骡子,没有传承的生命力。

王世保:

@吳侃陽 吴老师说的是,他们有意强调“创新”,是要将中西医结合的私货塞进去。

吴侃阳:

@王世保对!他们就是以「创新」来回避「守正」。

陈国权:

科学往往是与创新作为挂钩。

王世保:

科学的创新是由其抽象还原意识决定的,抽象还原意识对自然秩序具有内向的解构破坏力,它在不断地解构从自然中解构出来的抽象实体,就会不断地在否定之否定,所以西医的教材不断地在翻新,其实就是不断地用新的错误去替代旧的错误,所以那些西医常说:看看十几年前的教科书,发现那些理论都是错的。只要科学还在持着还原意识去解构自然秩序,它就会陷在错误之中出不来,不管其如何折腾,美其名曰“创新”。

陈国权:

一谈到科学与创新,就会让人感到很先进,很权威这是人的思维定势

吴侃阳:

是这样的。譬如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原先是128毫米汞柱以上,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担心高血压患者越治越多的现象会影响到西医临床的声誉,前几年竟突然被提高到150毫米汞柱以上;但在一年后,又悄悄地调低到140毫米汞柱。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厂因此而失去大批服药的患者,其利润平白降低许多才会改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西医「创新」字面后的含义了。

田红兵:

老师说的太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