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死后,《临江仙》才被写出,如何成为《三国演义》开篇词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在公元1400年前后仙逝。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并不是罗贯中所做,而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所做。但是,杨慎在1488年才出生。

▲罗贯中雕像

那么问题来了,《临江仙》写出时,罗贯中早已去世多年,它为何会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呢?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其实,《三国演义》并非单纯的是罗贯中一人所写,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也不是罗贯中的原版。

▲三国形势图

在宋朝时,便出现了以三国历史为故事背景的“评话”,有点类似今天的电影。古人们在茶楼酒肆,用说唱的方式,将三国故事娓娓道来。不过,当时多是零碎的片段,并不成体系。等到老罗出生的年代时,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小说成为时尚,他便结合《三国志》,与当时茶馆中听来的各种故事,再加上自己的喜好,写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临江仙》

《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出入很大。《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后来引起轰动,出现过多个刊印版本。学界多认为嘉靖年间的壬午版是比较接近于罗贯中的原版。而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则是清初毛伦、毛宗岗父子修改的版本,也是他们将《临江仙》作为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他们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改动很大。《三国志通俗演义》更偏向于历史,与《三国志》比较接近。而改动后的《三国演义》,更偏向于文学性,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人物特色分明,说白了就是更有意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对刘备和曹操的描写都是有褒有贬,略偏向于刘备。

但是在毛版的《三国演义》中,则是完全将刘备写成了正义的一方,反而正统的曹魏彻底“失去了人心”。同时,毛版的《三国演义》还删减了大量的不必要情节,因为罗贯中在书中照搬了很多《三国志》的内容,罗列很多史实。这样“瘦身”之后,节奏紧凑,越看越爽。

综上,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的版本,是毛伦、毛宗岗父子修改版,开篇词《临江仙》也是他们加上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