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手机广告?新《保护法》正式施行!

雷科技互联网组
编辑丨TSknight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不少网友都好奇这部法律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过去的时间里,互联网的到来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移动互联生态的崛起,更是让我们所有人都被包围在了一个由互联网编织而成的世界中。从购物到生活、从学习到工作,中国的互联网建设已经下探到了村级,除了荒山野岭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你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收到网络信号。

覆盖度高且完善的互联网生态,让我们享受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互联网及其相关企业的野蛮生长让我们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一再受到侵害。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胁,国内推出《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个人权利。

《个人信息保护法》如何保护我们?

想要知道新法律将会带来多大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大致了解新法律的一些内容,新法律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要如何保障?公民拥有怎样的信息权利?企业要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企业如何合规合法地使用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包括哪些?

看起来挺复杂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同时,法律中对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使用等多种情况都进行了规范,并且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违规界定范畴,将个人信息的权利保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不少外媒在进行相关报道时都直言:“这是全世界最严格的隐私保护法律”,严格的规范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好的保障,但是对于互联网及相关企业来说估计就有得头疼了。

实质上,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主要目的除了核心的“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外,另一个目的则是“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通过合理地利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得到更多的便利。在此之前,不少厂商就以为用户提供便利和更好的服务为借口,随意收集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而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后,将对如何利用个人信息作出规范。

举个例子,2019年有一件诉讼案,诉讼的双方主体分别是腾讯和字节跳动,起因则是字节跳动推出的社交聊天软件多闪获取了微信的用户头像、昵称等信息,帮助用户更快速地在多闪中建立自己的账户。

腾讯认为此举侵犯了自身的权利,字节跳动涉嫌不正当竞争,随后法院给出的判决也是认同了腾讯的说法,并且认为相关头像、昵称是腾讯的商业资源。虽然在我们看来挺扯淡的,但是在当时确实让字节跳动的多闪不得不发送弹窗通知希望用户修改头像或昵称。

但是,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如果这个案件的判决时间是在11月1日之后,那么法官很有可能给出不同的结果。因为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转移权属于用户的法定权利,用户拥有决定个人信息是否可以从这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的最终权利。

所以,只要多闪在复制微信的相关个人信息时有征询且获得了用户的同意,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完全合法的,腾讯方面不得对其进行阻拦,否则将会涉嫌侵犯个人信息转移权,反过来被用户或是多闪告上法庭。

同样地,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微信也不可以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转移或挪作他用,比如将其共享给旗下不同公司的产品,此举可能会涉嫌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

另一方面,《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对违法惩罚作出了规定,相较于之前的轻微处罚,在新规施行后,违法的主体将最高可处五千万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以某个电商企业为例,其2019年的中国销售额为4557.12亿元,如果处以顶格的5%罚款,那么罚款总额将会达到227.856亿元。

如此高额的罚款,足以让大多数公司对于侵犯个人信息望而却步。

《个人信息保护法》或将冲击手机厂商的营收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影响最深的当数各大互联网企业,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等方面都将会受到全方面的制衡,再想回归以往的野蛮时代已经是不可能了。写到这里,小雷不禁想起当年国内互联网流传的一个观点,用“隐私”换“便利”,互联网企业认为国内的用户愿意用隐私换取更多的便利。

如今在隐私保护愈发完善,个人信息收集越来越困难的前提下,各大软件的使用体验又是否会出现倒退问题呢?亦或是会倒逼软件开发者从其它角度来完善用户体验,做到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同样提供优质的服务呢?

这些都是值得互联网企业思考的问题,那么除了互联网企业之外,还有哪些领域或者行业会因此受到影响呢?

大家可能想不到,除了互联网企业外,受影响最大的或许将会是手机企业,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单一手机市场,每一年售出的手机终端数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同时,手机作为最常见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手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除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大脑外,手机可能是保存了最多个人隐私和信息的地方。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小伙伴会有些惊讶,What?那我存在手机里的小姐姐岂不是...咳咳,淡定,一般情况下,用户保存在手机中的文件、视频、图片等数据都是安全,手机厂商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远程查看并读取你的隐私文件,这方面可以安心。

而且,手机厂商盯上的也不是你存在硬盘里的小姐姐,而是你的个人信息,比如出行轨迹、搜索记录等,这些信息乍看之下无足轻重,但是却为手机厂商带来了可观的额外收入——广告费。

比如不少人吐槽的某品牌手机系统广告多的问题,经常看到这些广告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广告内容中总是会出现最近自己在关注的东西,比如某款最新的手机、某款好吃的零食或是某个最新的手机游戏。那么你是否想过这些广告是如何知道你最近在关注什么的呢?不少人都会说,我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搜过这些,出现推荐很正常吧?

并不算正常,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在淘宝平台搜的XX手机,但是弹出的广告却是指向京东或其他平台,有着竞争关系的几个平台之间可能分享各自的用户信息吗?显然不可能,他们恨不得把各自的用户信息完全保密,不让其他平台有机可乘。

聪明的小伙伴应该都想到答案了,既然不是平台方分享的,那么作为软件平台的手机嫌疑就是最大的。实际上手机一直在收集相关的信息,在你通过输入法输入相关词汇时,就有可能触发手机的信息收集机制,搜集到你关心的商品类型后,手机厂商会将这部分信息打包给广告商,用于精准广告推送业务。

而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手机厂商在收集、分享、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都需要提前征得用户的同意,而且不能因为用户拒绝申请而对手机功能作出限制。此举势必增大手机厂商的信息搜集难度,让精准广告推送遇到极大的阻碍,那么是否再也不用看到广告了?怎么可能!该有的广告还是一个不少,只不过再也不能精确定位你的需求罢了。

大家可能觉得广告而已,对手机厂商的影响就算有估计也有限,这么想就错了,以某个国产手机厂商为例,其2020年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127亿元,已经接近手机业务营收的10%,甚至可能在实际的利润上两者已经十分接近(手机业务的硬件成本极高)。

此前苹果在iOS15系统上更新了隐私保护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直接打击了精准广告推送服务。受此影响直接导致了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的广告营收下跌,根据广告技术公司Lotame的预估,四家主要科技平台因此会在第三和第四季度损失约12%的广告营收,接近100亿美元。

所以,对广告收入依赖越高的公司,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后受到的影响就越大。不过,其实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前不少手机公司就推出了相关的限制,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关闭对自己的信息追踪,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而且手机公司除了在初期进行了一些宣传外,后续也没有再进行用户引导。

归根结底,此前手机厂商对此做出限制主要是受主流声音的影响,以及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政策推动,迫不得已的举动,所以不会主动引导用户进行设置。而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手机厂商如果不想被用户告上法庭并罚一笔巨款,那么在相关方面的引导和提示就需要跟上了。

而对于用户来说,至少以后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不用一直担心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过小雷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在首次打开手机进行系统设置的时候,不要一直瞎点下一步,否则大概率就自动同意厂商收集你的个人信息。

可以肯定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影响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及移动终端公司,对于进入了整个信息网络的公司来说,都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