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穴】一 一部位:五虎穴 指三黄穴 踝灵穴
编者按
董景昌,原籍山东省平度市人,早年从军,随著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湾,台湾医学家,台湾著名针灸师,是董氏奇穴的创始者。
董氏奇穴分布于全身,区分为十二个部位:手指部位称一一部位;手掌部位称二二部位;小臂部位称三三部位;大臂部位称四四部位;足趾部位为五五部位;足掌部位称六六部位;小腿部位称七七部位;大腿部位称八八部位;耳朵部位称九九部位;头面部位称十十部位。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及后背部位。
董氏奇穴不采用各种复杂的补泻手法,仅采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留针”,配合“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另外杨维杰医师又发展了”牵引针法“,成为三种针法。
第一篇 穴位学
第一章一一部位
【五虎穴】
穴位:手掌面拇指第一节中央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解剖:掌指侧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脾肾神经。
取穴:手掌心向上,当大拇指第一节中缐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计有五穴,故名五虎穴。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脚掌内侧部分肿痛、肝肿大、肝硬化、全身骨肿。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黄水效佳。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配穴:治疗全身骨肿,或药物性骨肿,可配灵骨穴、大白穴、复原穴、效果更佳。
经验:五虎穴之位置为内外踝反应点,在临床上可在内外踝扭伤的部位放血,然后再扎五虎穴捻针,对内外踝伤痛,常能扎后速愈。
【指三黄穴】
穴位:掌面、大拇指第一节中央线偏内侧三分处。
解剖:掌指固有神经,肝支神经。
取穴:掌面朝上,当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为中黄穴。中黄穴下三分为下黄穴。中黄穴上三分为三黄穴。
归经:入肝胆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连下焦,调血室精宫。
主治:肝硬化、肝炎、子宫炎、卵巢炎、妇女经痛、两胁痛、下腹痛、肝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眼昏、消化不良、脊椎骨膜炎、骨刺。
针刺法:直刺一分—二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一)再临床上,因指三黄下针较痛,一般都用上三黄穴取代较多。
(二)董氏奇穴诸多人肝经的穴位,大都可治妇科疾病。
(三)指三黄穴位的对侧即是妇科穴,所以它们两穴在主治上皆可治妇科上的一些疾病。
【踝灵穴】(小节穴)
穴位:手大拇指掌面第一节指骨与大拇指掌骨之间。
解剖:掌侧指固有神经、肺神经。
取穴:手掌心向上,当大拇指第一节骨与掌骨交接处,五虎穴下一分外一分处是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内外踝扭伤。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一)踝灵穴为董公及胡师在他们书中皆未曾公布过。口传心授过。
(二)此踝灵穴与掌诊部分所录之大拇指图踝点位置相符。
经验:(一)此穴治疗内外踝扭伤较五虎穴更好用,当扎此穴,患处再配合动气疗法,立即见效。
(二)较严重者可加肩中穴,头皮针顶旁足一带(李氏心气头皮针)配合心气功法运针,立即见效。
(三)笔者临床经验,治外踝扭伤,先就病灶放血,行动气针法取本穴,无不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