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终端的AI之城(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华为明确提出“移动AI”概念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假如从华为AI的软件探索开始计算,那么这个AI与手机的故事还要从更早说起。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整个华为移动AI的发展过程,很容易获得这样一个发现:手机中的AI不是随意发展,而是有着比较清晰的发展方向。例如我们去年看到了AI与拍照体验的结合,用户可以在搭载麒麟970芯片的旗舰机中体会到场景识别、拍照意图理解等能力。而在今年的华为Mate20中,可以看到AI处理范围已经由图像延伸到了视频,开启了AI摄像大师的新功能。

对科学史有了解,或者喜欢玩游戏的朋友,都会知道这样一个概念:科技树。意思是说技术的发展并不是散乱随机的,而是像树冠一样,一个技术的产生会成为下一个技术达成的基础。

按照这个逻辑,以及我们观察到的华为移动AI发展方向。或许我们可以大胆地推理:移动AI已经在接下来具备了清晰的发展线路。从今天的智能手机新变化,已经可以推演出接下来移动AI将会带给消费者的惊喜。

在上一篇中,我们回顾了整个华为终端的AI之城,是如何搭建起来的,以及目前具备了怎样的规模。那么这一篇中,或许我们应该开始关注未来,来思考一下这座AI之城下一步的“城市建设规划”。

云端之上,一场面向未来的探索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

无缝联接:

移动AI的云、端一体化趋势

可以说,一切手机AI体验的进化,都离不开AI算力这条主线。今年华为Mate20开放了大量新场景的探索,贡献了20项全新黑科技,显然离不开麒麟980将AI算力提升了近一倍。

那么在算力持续加大后,等待消费者的惊喜会是什么呢?

很多移动芯片与AI专家都透露给我们相同的答案:手机场景的云端、终端AI体验一体化。

目前的手机AI领域,依旧无法在终端设备上处理非常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或者极大数据量的训练任务。这些时候依旧需要呼唤云计算来处理,用户会感觉到切换云端的延迟感和等待时间,显然这不是移动设备追求的良好体验。

甚至可能由于延迟的问题,很多AI创意还无法在手机中完成。

那么,进一步加强移动芯片的AI处理能力后,终端AI算力会被进一步放大。当终端算力达到一定强度后,很可能产生与云端算力的无缝配合。同时,终端环境也可以与华为的云端AI开发场景相结合,构成云端一体化的无缝衔接体验。

在用户打开一个复杂AI任务,或者呼唤AI做一件大数据量处理工作时,系统可以随时切换的AI算力,适合云端处理的快速上传数据,适合终端执行的马上落实。消费者则不会体验到等待和延迟感。当这一幕可以实现,或许能够带来如下几种想象力:

一、手机能够处理复杂的大型AI模型,AI+游戏、AI+视频/直播应用的想象力大幅提升,长时间待命的AI助手将成为可能。

二、算力持续升级,快AI时代到来,消费者可以以快应用的形式呼唤AI服务,AI在手机中无处不在。

三、云端一体化的AI体验出现在手机中。开发者可以自由顺利跑完从开发、训练,到云端、终端的AI应用部署,开发者门槛极大降低,移动AI开发将迎来全新局面。

四、AI+IoT可能成为新赛点,以AI驱动家庭IoT场景将在云、端一体化算力的支持下大幅提升体验感和智慧程度,家庭IoT技术进一步成熟。

算力的提升,可以看做一切AI建设的基础。而具体到手机的体验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传统意义上智能手机无能为力的玩法,正在因AI变为现实。

光影魔法:AI与视频的邂逅

这个话题,让我们还是从Mate20说起。

我们知道,手机上搭载拍照功能是一个跨时代的事情,这个功能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取代了执行简单任务的相机设备。于是我们看到卡片相机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种手机能力拓展,取代某一设备的现象,已经很多年没有再重演过。直到Mate20当中,我们看到手机可以拍出特效录像——要知道,这个能力此前必须是要专业摄像机,搭配专业剪辑软件和后期处理技能才可以实现的——换句话说,一种设备的存在意义,又开始被手机撬动了。

当然,今天的AI摄像还比较初级。但这丝毫不会阻碍移动AI与视频数据的持续融合。这就像我们曾经以为夜景拍照、逆光拍照、微距拍照都是单反的专属能力,但现状Mate20已经基本没有争议地取代了众多单反。

从Mate20中已经可以看出,AI处理能力在向视频上迁移。在未来AI算力与AI开发生态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短视频、视频拍摄、直播将成为AI的主要应用范畴。

在更复杂的AI视频玩法成熟之后,手机AI+视频或许会像曾经的手机拍照一样掀起一阵狂潮。AI与视频的邂逅故事里,最性感的部分在于,AI在赋予普通消费者去精细化处理视频的能力。此前我们只听说过P照片,但P视频普通人好像还玩不转。

而从麒麟980的能力发展趋势上看,未来消费者将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炫酷的短视频创作和直播玩法。分角色、分场景、分帧层处理视频任务的能力,都可以仅用一步手机来完成。

想知道未来AI+视频有多犀利?举个例子,我们从很多开发者那里获悉,直播换脸的算法已经趋近成熟。

开个脑洞,未来是不是足够刺激?

王要见王:AI与AR的故事

不得不服,有时候专家的判断,与市场的真实反映其实是高度吻合的。

在麒麟980发布会阶段,华为海思的专家就曾透露,今年Mate20发布后,AI与AR的结合将打通虚拟与现实的间隔,带给消费者最直接的体验震撼。

果不其然,在华为Mate20伦敦发布会后,社交网络上热议度最高的一幕是Mate20的AR 3D建模玩法。无数科技宅男纷纷表示,他们有了不少个大胆的想法......

这当然很正常。想象一下,借助手机AR能力,让我们心爱的手办、玩具,甚至虚拟偶像,在我们的手机里活过来。仅这一项能力就足够粉丝圈疯狂。AR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手机体验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它的爆发期显然已经临近。

事实上,AR这个备受期待的应用领域,无法离开AI的支持。环境贴合度、空间关系测算、运动追踪等AR效果实现都必须依托于AI处理能力。我们看到的Mate20让熊猫活过来,就需要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来支持AR的表现升级。

AI与AR,可以说是手机未来应用中的两大王者,而他们的结合在未来移动AI的发展当中至关重要。

借助移动AI的技术升级,未来华为手机很可能在AR与AI的结合上进行更多探索,用AI+AR的组合消弭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也许我们很快会看到以假乱真的AR拍照,看到各种现实中的东西在手机中活过来。甚至3D摄影这种期盼了多年的技术也将一点点成真。

在移动AI的加持下,AR与A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读心之魅:

理解用户情感与意图的AI

让我们把目光移动到软件层面,近一两年中,AI带给华为手机用户最大的体验升级是什么?我想很多用户都会回答,发现手机越来越懂自己了。

比如说,今天借助华为手机的场景智能功能,假如你第二天早上要赶飞机,那么EMUI会自动提醒并为用户设定闹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闹钟并不是六点十分的飞机,六点叫醒你。而是根据你所处方位到机场的路程,判定一个合适的闹钟时间。其精准度已经令人惊艳。

手机越来越懂我们,这一点在华为手机当中已经非常明显。借助AI,手机已经可以理解用户习惯,带来更好的系统流畅度、节电管理、情景智能体验。

而接下来的手机要做什么呢?

华为认为,借助AI,手机可以完成从智能手机到智慧手机的过度。手机不仅可以理解用户信息和用户习惯,还可以理解用户的情绪、情感、意图,甚至思考,从而提供带有温度与智慧的主动服务,最终达成千人千面的手机助手体验。

以AI的智慧拥抱用户,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今天也许并不会感到被华为手机多么强烈的理解与拥抱。但不妨做这样一个测试:换一个没有情景智能的手机使用一段时间。说不定你会发现突然完全不习惯。

所谓“知心”,不是一种瞬间的炙热,而是长情的温暖。

万物之眼:AI成为新的感官

人类与世界的感知关系,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互联网的到来,极大程度加强了个体人类与世界的信息交互强度,而搜索引擎的诞生,则让这种交互达到了某个层面的极致。那么人类感知外界的进化,就到此为止了吗?

恐怕不会,AI的识别能力与数据连接能力,正在让人来长出新的“感官”。

比如说,当我们面对一幅世界名画。从前我们只能用肉眼看,好吧,看不懂。

这之后我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搭配双眼来“看”,由此人类的感官进化了。这个逻辑是我们要用双眼和大脑分析数据,然后录入搜索引擎当中。比如搜索画上有一个人,一匹马,一座桥,好吧,这种情况其实八成什么也搜不出来。

那么感官的进化停止了吗?在我们已经见识了手机AI的场景识别与物体识别能力,那么为什么不让手机来代替我们“看”,直接告诉我们结果呢?这并非虚言,在EMUI 9.0海外版中更新的HiVision功能,就可以成为我们面对世界名画时新的眼睛。华为HiVision连接了来自15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以及1000万件绘画和艺术品,只要拿出手机用摄像头对准画作,我们就能真正“看懂”我们想要了解的艺术。

这只是一个例子,手机中的AI识别能力,正在成为新的万物之眼。比如用Mate 20,我们已经可以识别晚餐中的卡路里。在未来,越来越多用手机观察和聆听万物的AI能力将出现在华为的科技树中。当这种能力足够普及,人类的感官革命也就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了。

结束语

从几项“未来规划”里,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移动AI还只是刚刚开始。从0到1当然重要,但要解决从1到万物同样步步关键。

AI作为一种通用的目的性技术,正在改变人类与机器之间的所有关系。而这场改变在手机中已经酝酿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胚胎。让AI看到更多、理解更多,与越来越多的技术体系相结合,在今天还是一条漫漫长路。

疯狂的城市达人,是永远不会给自己的摩天大楼限定高度的。

华为终端的AI之城也许也是如此。而不管最终AI攀升到了怎样骇人的高度,在今天,华为和世界手机市场能够做的,还是一层算法一条数据、一枚芯片一部手机,一砖一瓦去实现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