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极少数人思考,大多数人活在梦幻中

只要对自己加以最简单而没有偏见的观察,再加上解剖上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像智慧客观化的头脑一样,智慧及其相依的感觉器官,只是接受外界影响的一种很强烈的接受力量,并不构成我们原始而固有的本质。

因此,智慧在我们身上,不像构成植物中原动力的东西,或构成石块中重量和化合力的东西,在这些形式中出现的只是意志。智慧在我们身上,就像植物对外界影响的感受,对物理和化合活动以及其他有助或阻碍生长和繁盛者的单纯感受。

可是,在我们身上,这种感受达到最强烈的程度,因而有这种感受,整个客观世界、观念世界便出现了。这就是它的客观化如何起始的情形。

如果你想像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动物生命,会使这种情形更为生动。那么,这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够知觉它,因此,便根本不会有任何客观的存在。现在,让我们想象,许多植物从地上生出来,一个靠近一个。

各种东西,像空气、风、某一植物对另一植物的压力、潮湿、冰寒、光线、温暖、电力等,都开始对它们发生作用。现在,我们更想象,这些植物对这种影响力的感受性更加强烈,终将变成感觉,随之而来的便是把感觉归源于它的原因,最后会变成知觉。因此,世界会出现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中,仍然只是外在影响力加于植物感受的结果。

这个生动的描述使我们很清楚外界的单纯现象存在,并使它可以为我们所了解。的确,没有人愿意承认,含有只能产生于外界影响力和主观感受关系中的知觉情状,能代表真正客观的东西,能代表那些被认为影响植物的自然力量的内在和原始结构,就是说,没有人愿意承认,它能代表本体世界。因此,这情形可以使我们了解为什么人类智慧领域的范围如此狭窄,有如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描述的。

你应该尽快记下发生于自己心中的有价值观念,这是不必说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事,因此,也更忘记我们想过什么。不过,思想的产生,不是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而是当“它们”需要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最好不要摹仿全从外界接受的现成东西,仅仅学习得来的以及可以再从书本上发现的东西。

因为,摹仿某种东西就是将这东西付诸遗忘。你应该严格地处理你的记忆力,这样,就不会忘记服从你的支配。例如,如果你记不起某件事情,也许一行诗,也许一个字,不应到书上去查,要一连几个礼拜定时回忆这记不起的事情或东西来磨练你的记忆,直到完成它的任务为止。因为,你对某件事情或东西绞脑汁的时间愈长,一旦得到了以后,便会很难再忘记。

我们思想的性质(它们的形式价值)发自于内,思想的方向及内容则来自于外,所以,在任何特定时间,我们所想的东西乃两个根本不同因素的结果。因此,思想对象对心灵的关系,只是琴拨对七弦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东西时产生不同思想的缘故。

一般人的智慧如何的微不足道和有限,人类意识如何的不清醒,这可以从下述事实中看出来:尽管人生短促,尽管我们的生存不安定,尽管各方面有无数难题加在我们身上,然而,只有极少数的人不断地从事哲学思想,大多数人都活在梦幻中。人类的梦幻与动物的梦没有多大不同,惟一不同的地方是人类能够早在几年以前做准备而已。如果说人类曾感到形而上学的需要,那也是各种宗教中少数人预先注意到的,人类有了这些宗教,不管是什么宗教,都够了。

我们几乎可以认为,大部分思想都是无意中产生的。通常,我们得到某一结论时,并没有清楚地想过导致这个结论的前提。从下述事实看,这是早已明显的:有时候,发生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的结果我们无法预料,更不能估计它对自己的影响如何,可是,却对我们的整个心情产生明显的影响,会把心情从愉快转为忧愁或忧愁转为愉快,这种情形只能是无意识思想的结果。

在下述事实中这一点更为明显:我已熟悉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的现实资料,我不再思想它,可是,往往几天以后,这问题的答案会自动出现于心中。可是,产生这答案的活动,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件不可解之事,正如计算器不可解一样。这里所发生的,仍然是无意识思想。——我们几乎可以大胆地作一心理学的假设,把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当作发生于大脑表面的思想,而把无意识思想当做发生于大脑内部的思想。

只要我们想一想生命的单调以及由此而起的枯燥乏味,如果不是因为不断增进知识和见识,如果不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中不同阶段遭遇的变化,而对一切事物获得更进一步和更清楚的了解,那么,在经过相当时间以后,便会感到无法忍受的厌烦。这样,尽管我们的心理能力衰退,然而,“每天都有新东西产生”这句话仍然有效,并给予生命一种不断更新的魅力,这里,同一的东西,继续表现为新而不同的东西。

如果我们对某种事物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对这种事物所产生的新观点,自然会采取一种防卫性和消极性的态度。因为,这像敌人攻入自己原先封闭的一套信念中,需要我们重新努力并表示以前的努力没有用了。因此,凡是使我们免于错误的真理便好比药物,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而且,良药和真理只在事后发挥效力,吸收的时候并不发生效力。

这样,我们便看到个人固执自己的错误,其实整个人类比这更坏。他们一旦有了某种看法,即使几百年的经验和教训也难得改变它。因此,世上便有普遍而始终被人相信的错误,我们每天都看到这种错误,简直数不清。现在我把这些错误列一个表。

1.自杀是一种怯懦行为。

2.不相信别人的人,本身就是不诚实的。

3.价值和天才是真正谦逊的。

4.毫无见识的人是很不快乐的。

5.哲学思维可以学到,但哲学则无法学到(实际上刚刚相反)。

6.写好的悲剧比写好的喜剧容易。

7.懂得一点点哲学,使人离开上帝,可是,精研哲学则使人回到上帝。

8.知识即是权力。到底怎么样?一个人可能富有知识却根本没有替他带来权力,相反的,另一个人可能有无上权威却几乎没有知识。

人们一再地犯着这些错误,根本不对它们加以仔细的思考,只因为人们第一次碰到它们时发现它们非常堂皇响亮。

(0)

相关推荐

  • 不接受哲学改造的肤浅——哲学漫谈之十二

        无果的冲突,在哲学爱好者圈子里比比皆是,这是当今世界哲学门派五花八门所导致的必然,进而决定了人类必须妥协于当下的宿命,因为世道人心不齐,人们盲目逐利的消极性便不得摆脱.但这真是唯心主义不可摆脱 ...

  • 小学生学习名言82句

    小学生学习名言82句

  • 【阅读思考】叔本华:没有独立思考的人,读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

    叔本华:没有独立思考的人,读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 思考这种事并不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意志.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随时坐下读书,却不能随时坐下思考.思想如同客人,我们不能随自己高兴去召唤他们,而只能耐心 ...

  • 叔本华:没有独立思考的人,读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

    导读: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1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 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 ...

  • 叔本华:不会思考的人,比不会读书的人更可怕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 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 ...

  • 叔本华:野蛮人互相吞食,“文明人”互相欺骗

    读叔本华的句子,感觉对于人生很多困惑无奈的问题,似乎能够找到一个出口,给予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与解答路径,使人豁然开朗: 洞悉世事的本质 ▌真理永不过时 只有真理才是永远不过时的,哪怕这一真理曾在某一时 ...

  • 叔本华:论独立思考

    神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便是与思考密切相关的事物.多数人们驽钝而浑浑噩噩地生存,不知当下所为何事,更不知来向何方去往何处,神在云端发笑, ...

  •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的命运出现差...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的命运出现差别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什么,从广义上说,就是人格,它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理智以及教养. 第二,人拥有什么,即人拥有的财产和其 ...

  • 【叔本华哲学】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你是哪一种?

    小 播 读 书 /// 03/06  2021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你是哪一种?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人生的智慧>,这是叔本华晚年的一部著作,而且还是从叔本华其他著作里的内容整理 ...

  • 【学点哲学】叔本华:不独立思考,就会成为他人的影子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叔本华:不独立思考,就会成为他人的影子     1.如何获得新看法和新见解     我们情绪.心境的许多变化也时刻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因为这些情绪变化 ...

  • 读书,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考——读叔本华散文《关于思考》

    关于思考 / 叔本华 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知识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