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佰安‖老家的煮馍

没到过老家岩峪沟的人绝对不会知道,沟里人所说的“煮馍”并不是在有着汤菜的碗里泡馍吃,它其实就是商州城里人所说的扁食,这在字面上是绝对讲不通的,但要探究为啥要把扁食叫成“煮馍”还确实是个难题。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吃这种“煮馍”,因为岩峪沟是个穷山沟,那时节各家的生活都很困难,别说是能吃到带有肉馅的“煮馍”,就是素馅的也都要很长时间才可能吃上一顿。

严格地说,吃顿“煮馍”是很麻烦的事。要吃“煮馍”了,母亲先要早早和好一盆面让其“醒”着,等“醒”过大约一、两个钟头才放在大案板上揉面,揉着揉着,那刺刺拉拉的面团就慢慢变得光亮起来,随后用盆子将面团扣在案板上再“醒”一会儿,才开始将面团擀开,而且要擀的特别薄,越薄越好。面擀好之后,用擀面杖将面卷起,一层一层折在案板上,用刀切成两公分多的宽面条,再将宽面条一条一条的叠在一起,用刀左一刀右一刀地切成“梯”型状,最后收起来等馅调好后就可以包“煮馍”了。

和大部分沟里人家一样,我们家一般都是吃素馅的“煮馍”,偶尔也吃顿有肉馅的但为数不多。那时的“煮馍”馅主要是萝卜、茄子,有时间还用萝卜缨菜,最多也就是加些豆腐和粉条末,油可能会有点吧,但即使有也很少,调馅时很少见到虾皮,更见不到五香粉之类的辅料。

因为是素的“煮馍”馅,包起“煮馍”来是不容易的。拿起一块面皮放在左手掌中,宽面向里窄面向外,用勺子往其中放适量的馅,压几次才能把馅压瓷实,随后将面皮的窄面对折回来包住馅,就手在靠外边与包着的馅之间用指头压一下,再将有馅的一边翻过来对折起来,最后将对折后形成的两个角放在一起捏实,这样,一个“煮馍”就算包好了。等全包好后你再细看,那一个个“煮馍”就像孕妇一般挺着大肚皮盘腿坐在面前,后面伸出的面页支棱着像她披着一件披风,就像剧中人物一般煞是好看。

我喜欢凑热闹,每到包“煮馍”时总要凑在母亲和奶奶跟前认真的跟着学,一开始时自然很失败,只能按照大人的指导少放点馅才行,等到时间长了些,我倒还包的像模像样的,经常能得到大人的赞许。

我们家人口比较多,每次都要包一“木盘”零一簸箕才能够吃。等忙忙碌碌包完之后,一排排的“煮馍”整齐地安坐在存放它的“木盘”和簸箕之中,它们一个个就像正在接受检阅的士兵一般,还真有点不忍心将它放进锅里去煮。

其实在我们快包完“煮馍”时,灶火旁就有人开始往锅里添上水点火烧水了,等水烧的滚开时,就会将包好的“煮馍”倒入锅内,用笊篱搅上两圈赶紧盖上锅盖,用大火烧起。风箱“扑塌、扑塌”不停地拉着,不一会儿锅盖沿就慢慢冒气了,等大气喷薄而出时,急忙揭开锅盖,用笊篱搅动几下后往锅里“掂”点凉水再盖上锅盖,这样再反复一次,等再次烧开,“煮馍”就已经煮好,可以出锅了。

在烧水煮“煮馍”的时候,母亲会在一个大搪瓷盆内放上葱花、盐和醋,单等“煮馍”煮好,就很快用笊篱将煮好的“煮馍”捞进搪瓷盆内,然后倒上适量的面汤,慢慢搅一搅,这一盆“煮馍”就可以供大享用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急切地用一个大搪瓷碗连汤带“煮馍”舀上大半碗坐在门槛上大吃起来……“煮馍”的馅本身就是很有味的,加上调好的汤汁则更其鲜美,特别是那采用传统手法用烂柿子做成的醋,酸味纯正直沁人心脾,吃起来真是绝佳的一种享受。等这一碗刚吃完,第二锅就已经下好了,接着再吃上一碗过足煮馍瘾,“拼麻”的简直“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

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实在不是很多,我们平时的饭食大多都是以苞谷糊汤拌酸菜为伴的。记得有一天母亲和姐说她们头天晚上喝了碗“煮馍”汤,逗得我们“抗议”了半天,最后才知道是她们晚上实在饿的不行了,在酸菜中倒点开水当“煮馍”汤喝的……

离开老家岩峪沟后我也经常包饺子吃,从小在家学到包饺子的手艺充分地得到了展示,什么“疙瘩子”、“撅狗子煮馍”我都包过,而且还经常包老家岩峪沟的那种“煮馍”(家人叫馄饨),虽然馅比以前的质量好得多,调料也多种多样,然而却再也吃不出以前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到以前吃那种素馅“煮馍”的感觉了。

金佰安的个人简历:

金佰安,男,1954年3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商州夜村镇,1980年7月毕业于商洛师范专科学校,中共党员,1980年8月被派往中国第十冶金建设公司(2008年重组改名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历任中学教师、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纪律检查科科长、审计监察部副部长、纪委副书记兼纪检监察部部长等职,2015年元月退休至今。

文学作品:通讯“匿名信告出一名好干部”于1997年5月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散文“南瓜花煎饼”、“妻子爱唠叨”于1993年、1994年在“首钢日报”发表。先后在单位报纸“二建通讯”、“中国十冶”、“中十冶报”上发表数十篇文章。自己编印有“走出岩峪沟”上、中、下、续1、续2五本“文学作品”。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陕西文谭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华文月刊       松风阁语

投稿:(必须附个人简介,图片一张)3071085012@ qq.com  或者15591980848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金伯安‖岩峪沟的“特殊辩论会”

金佰安‖粒粒皆辛苦

金佰安‖晒暖暖

金佰安‖老家的小吃

金佰安‖疙瘩汤

金佰安‖醪糟

(0)

相关推荐

  • 家常水煎包,学会和面、煎制的技巧,自己在家也能做,想失败都难

    面粉:小麦面粉 食材:粉条.五花肉 辅料:酵母.小葱 调料:食盐.十三香.蚝油.生抽.芝麻香油 1.下面开始和面团 准备一个盆,放入小麦面粉300克,再加入酵母3克,倒入不超过30度的温水,先用筷子搅 ...

  • 金佰安‖老家的糊汤面

    要说起老家岩峪沟过去的糊汤面,我还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多少年来我时时会想起.糊汤面是我们老家饭食中很有品味的一种,而我就是吃着老家的糊汤面长大的. 岩峪沟人过去的饭食都以糊汤为主,早饭喝稀糊汤.中 ...

  • 金佰安‖老家的小吃

    老家岩峪沟有很多特色小吃,其中搅团和"蛤蟆鱼鱼"是我小时候常吃的一种饭食,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时时想起,似乎还能看到它那黄亮亮的样子,还能嗅到它那诱人的香味. 岩峪沟属浅山区,水稻田 ...

  • 陪着大姐吃煮馍 /张建宁

       陪着大姐吃煮馍              张建宁           大姐秋莲,一生勤勤恳恳,虽然读书不多,可在她的人生字典里,始终储存着"节俭"两个字眼,因为自己深深的知道 ...

  • 沫湖煮馍【散文|朋友诗文】

    沫湖煮馍 原创|黄向琴 今儿早上做了沫糊煮馍吃了.呵呵.一下将思绪牵到30年前. 那时候母亲不幸去世,爸不常回家.家里只有12岁的哥哥,9岁的我,7岁的弟弟. 哥哥被迫辍学照顾我和弟弟的生活.哥哥当时 ...

  • 吃在陕西 || 刘坚:西安罐罐煮馍,馍香料足汤鲜美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一根玉米须等于“2两金”,用来煮水是个宝,用干的还是湿的?

    一些早玉米现在已经成熟了, 更多人喜欢煮一些鲜嫩的玉米 ,口感香甜好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玉米可以吃之外,玉米须也是有着很大的用处 ,能够用来煮水喝,而且在我们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一根玉米 ...

  • 金佰安‖我与扬琴

    我这人性格有点孤僻,爱好不是很多,然而对乐器扬琴来说却是老早就喜爱的. 记得小时候每当县文工团到我们夜村镇演出,那对我们山沟里的一帮年轻娃来说就跟过节一般,从剧团的"先头部队"到达 ...

  • 金佰安‖难忘的石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村一些偏远地区都没有通电,特别对于像我的老家岩峪沟这样的山区,贫穷.落后那更是不容置疑的. 那时候我们岩峪沟对于粮食的加工还相当落后,虽然绝大部分家庭的粮食都用石磨加工,但个别 ...

  • 金佰安‖通往故乡的路

    西安至商南2021年9月10日开通了绿皮动车,这标志着秦岭腹地的商洛已经跨入了动车时代.从西安出发到达我的故乡商州只需要1小时41分钟,这太令人兴奋了,老家的交通状况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小时候我和小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