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徐爱录》什么是知行本体?

各位朋友好!我们接着读《传习录·上卷》的一段,还是徐爱录的,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这一段等于说是交代了下面这段的基本背景。

徐爱自己说没有领会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它的核心意思,和宗贤、惟贤两位不断地往复辩论,未能决,最后也没有决疑,没有把这个疑惑给消除掉,所以去问于先生,向先生请教。这里提到的宗贤、惟贤两位,宗贤济黄宗贤,也就是黄绾,惟贤是顾应祥,顾应祥字惟贤,都是王阳明的弟子。只是黄宗贤情况比较复杂,他后来又成了王阳明的亲家,当然王阳明已经不知道了。因为王阳明去世了之后,其亲生儿子王正忆才三岁,黄宗贤出于保护之心,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王正忆,那是后来的事。

一.私欲阻隔分知行为两件

徐爱在这里提到关于知行合一究竟怎么理解?同学们当中先进行讨论,讨论以后仍然不能决疑,还是没解决问题,所以出现王先生请教。阳明先生说了,试举看。你说出来听听就是。爱曰,徐爱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这个事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见得多了。大家都说父亲当然是应当孝顺的,兄长当然是值得尊敬的,可是事实上就不能孝,不能弟,这就是知和行分明是两回事。王阳明先生说了,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这里就提出知行本体问题,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之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找你只恁的便罢。

王阳明根本上面阐释了什么是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真正的知都是通过形来体现的,没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也就是说就不是真正的知,还没有达到知的程度,真正达成了知的程度,他就一定是能够行的。所以说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回复到知行的本来体段,回复到知行的本来样子,回复到知行的本然状态。这叫做复那本体,回归到、回复到知行的本体状态。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并不是说你尽管知道父当孝,可是就不孝,不是让你就那样算了。所以圣人教导我们回复知行的本来体段。

二.《大学》文本指出真知真行

下面说,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在王阳明的解释当中,这句话挺重要的,《大学》里面讲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王阳明接着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如何好色,如恶恶臭,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普通很普通的一个情景。过去我也曾经提到过,形形色色,凡有形态的便都是色,好色,美好的东西。见了美好的东西,我们这个本然之心触感神应,已知这是好色,立即便是好好色。这个里头是没有前后中间的,良知本心是应感而发,立即呈现。只是同一个心之本体的表达而已。所以不是说见了好色后,别立一个心去好。王阳明的解释是,你见一美好的东西,你知这是美好的便是知,而好这美好的那便是行,知行是一个。你闻了恶臭,闻到一种特别坏的很糟糕的这个气味,你知道是恶臭。你闻了,便知是恶臭,恶恶臭那就是行。知行一体,本源上讲,知行本体是同一的,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王阳明再举例说,如鼻塞人,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鼻塞之人的鼻子那不是我们这个鼻子的原有的、本然的、本来的状态,鼻塞之人,嗅觉已经被隔断了。既然这个本体已经被隔断了,自然而然就不是本然样子的,所以他哪怕是处在庖鱼之肆当中,他恐怕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闻呢?如果是鼻子不塞的人,本体不曾被隔断的人,在庖鱼之肆当中,他一定是会掩鼻的。

三.孝弟、饥寒知行总是一体  

王阳明接着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这个倒也是常理。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听邻家之子某人是好人。你怎么知道他好人呢?那必是他做了许多好事,我们才称他是好人。又称某人是坏人那也同样定然是此人做了许多坏事,我们才称他是坏人。

王阳明说我们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那也一定是因某人曾经做了孝弟的事,才称他知孝知弟。知是通过行来表达的,我们也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来对他进行判断的,否则的话,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我们就可称他为知孝知弟吗?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四.知行本体本然知觉状态

我要和各位朋友读这一段,实际上就是想说明这个问题。什么是知行的本体?王阳明在这个地方已经讲得非常的清楚,所谓的知行本体就是我们身体自我本然知觉状态,这个就是知行的本体。没有那种所谓的悬想的、很玄妙的、形而上学的那个本体的意义,不是的。

王阳明讲的非常清楚,这个就是知行的本体,知痛知寒知饥。这个所谓的本体那原本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一个真实的生命自身的本然的、体现的方式,原本是这样。我们曾经讲到过知行合一的知是有知觉意义上面来讲的第一层意思,在知觉意义上面来讲的这一层意思,还是属于知行的本体。所谓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自然存在状态就是这样。

冷了,你要穿衣,。正常情况之下,我们大家都穿棉袄好,你也穿上棉袄,我不稀奇。如果你现在你不穿棉袄,我同样会知道你现在要么很冷,要么你就是有病,得了什么热病。而同样的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不能穿棉袄,结果你也穿了棉袄,也可以作出判断,要么你现在觉得很热,要不你就是有病,得了什么寒病。

人的身体原本这样,生命自然的、本然的存在状态,就是知必显诸行,这就是知行的本体,没有什么特别的、太复杂的意思。正是这个知行的本体,这个生命自然的本身的存在状态,就成为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在不同面相上的根本基础。回归知行合一的本相,就是还原生命自身存在的本相。

王阳明接着说,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为知之。不然只是不曾知。什么意思呢?我们讲知、讲行,不论在哪个层面上,在哪个意思上面来讲,知必显诸行,知孝必体现为孝之行,知仁必体现为仁之行,知义必体现为义之行,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行动来展示的。行动是知的体现。

我们曾经讲过,所谓知行合一,从过程性上面来说,实际上便是说知行同一。缘故也是在这里,正因为是知行同一,所以如果知行不能同一,知行不能合一,那就是分知行为两截。分支行为两截,显而易见,并不合乎生命自身存在的本然状态,如若分知行为两截,实际上就是生命自我存在的分裂。

如果说是知而不能行的,那只是不曾知,阳明说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显而易见,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嘴巴上说了管事的,都是要到行动上去的,要落实到日用伦常当中去的,所以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王阳明接着说,如今苦苦定要说个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就是我,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这是稍有感慨的话。王阳明说,大家都苦苦要说,知和行是两个,那是什么意?我要把知行说成一个,又是什么意?

如果不懂得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又有什么用,这里提到立言宗旨了,至少是在《传习录·上卷》。他是说过,知行合一是立言宗旨的,我们至少可以由此见到王阳明是如何看重他的知行合一之说。有的朋友说这个知行合一好像是也不究竟,只有讲到致良知了才究竟。这也是我们今人以己之意去忖度阳明之意而已。实际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从头到尾都讲的。从龙场悟到之后开始讲,一直到他晚年,同时讲致良知了之后也还在讲,知行合一是自然而然要落实到致良知上面的。但是并不是说讲了致良知之后,知行合一就不管用了,不是这个意思,他仍然是在坚持的。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关系,我们原来在讲的时候是曾经把知行合一的知分为四个层面来讲,根本意思也在这里,知觉义、感知义、知识义,良知义,不论在何种层面上面来讲,知行都是合一的,若不合一,便是心身二重分裂。

五.古人宗旨知行原是同一

徐爱听了这段话以后,接着说,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也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这是徐爱等于说还是在提问。

所谓古人,他这里没有确指。那么如果我们说从文献上面来讲,大概是这个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我们曾经也提到过,的确在这个话里面知行是两个。朱熹也是坚定的确认,知行是两个,但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并进关系,这个我们原来也都说过。

徐爱在这里是说古人说,知行做两个,用意是好的,希望我们大家一边向去做行的功夫,一边向去做知的工夫,这样功夫实有下落,也就是说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实。

王阳明说,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段话就很重要了,我们由此就可以基本上把握到知行合一的最重点的核心意义。阳明先生说,某尝说就是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主意就是主导意识。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去做某件事,不会无缘无故没头没脑,没一个想法,没一个念头就去做这件事情,除非你是心身重分裂的。正常人去做某件事,一定是在某种意识,观念,也就是某种知的主导之下,采取行动的。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动的主导意识。

而这个行动是在这个主导意识的主导之下才发出的。那么这个行动同时就是达成、表达、体现、实践这个知、这个主导意识的功夫。所以说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动的开端。,因为任何行动都是在作为主导意识的知的主导之下的,没有这个主导意识。没有这个知我们是不会去行动的。那么知的存在就是行动的起点,行动的开端,而行是知之成,行动才是这一个主导意识、这一个知的完成形态,达成这个知的有效手段。

我是个读书人,那么就举个读书的例子,某天我的老师跟我讲什么事情我不明了,但是他给我开了一份书单,说读了这个书,我可以了解什么事。那么好,我真实地想去了解某个思想、某一个观点、某方面的知识。我没有别的任何途径,那我就去读这部书。我之所以要去读这部书,是因为我想要了解某个方面的观点。我想要了解某方面的观点,就是一个知的形态,它是促成我去读这个书的具体行动的主意。而同样的我把这个书给读完了,我了解了、获得了这个书当中的知识。那么我的原本想了解这方面知识的那个意图、那个知同时也就获得了满足、获得了实现。所以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正因为知和行是由内向外的,合乎我们人本身的生命自然的心身秩序的。所以说,知和行只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所以王阳明说若会得时,也就是说如果你领会了的话,那么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别的地方也说过,所谓知行合一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尽管说是知行合一,实质上说是知行同一,这里的意思也是清楚的。你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你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本体只是心身统一的、心身一元的生命自身的本然存在,那个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本体。

六.懵懵懂懂说知才行得是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王阳明在这里是说,那么古人为什么又要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为什么好像要把知和行分开来说?王阳明说正是因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这么一类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然的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做事情不过脑子的,没个主导意识的,盲修瞎练的,所以王阳明是说那必须说个知,说个知方才行得是,要求行在知的主导之下。

七.茫茫荡荡说行才知得真

王阳明说又有另外一类人,这一类人是怎么呢?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不肯实地用功,着实躬行。这一类人尽管去悬空思索,这个悬空思索所不能见诸真切的行动,实际上也只不过是个揣摩影响罢了。王阳明说古人又要说一个行,方才知的真,行动才是真知的展开,才是真知的体现。

王阳明说,古人之所以把知行分作两行来讲,分成两个来说,只不过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思,即一言而定,及一言而足。哪一言而足?知行合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只说一个知,即已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一言而定。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王阳明说这个话感慨的很,那现如今的人也不真是领会古人的意,反而就把知行分作两件去做,认为知先行后,先做知的工夫,知真了之后,我才能够去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事情是变化无穷,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要知道什么时候才算是真知,所以王阳明很感慨,你如此这般地去知先行后,终身不行;终身不行,于是乎也就终身不知。

真理不是一个理论,不是一个通过讲习讨论可以得出来的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所谓得真理,就是实在。真理是要通过行动去展示,通过行动去实践的。阳明讲这个话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感慨在里面的,知行的两相分离,不只是一般意义上面带来知识和行动的分离,不只是一般意义上面带来什么道德的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分离,更重要的带来的是心和身的二重分离,带来的是生命的灭裂。讲个知行合一,实际上是回归到生命自身本然存在的真相。知先行后先,做知的工夫,再去做行的功夫。王阳明说它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所以他说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由来已久。正因为由来已久,所以现如今咱们这个知识界大家都相信朱夫子的,先去讲习讨论,结果导致了知识和行动的分离,伦理的知识和伦理实践的分离,心和身的分离,知和行的分离带来的结果是很严重的。

八.知行合一正是对病之药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我现在说的这个知行合一,正是对治各个方面、各个维度来讲的二元分裂和二重分离的这个毛病的药。王阳明又把话转回来,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他又把这个话锋转回来,我说的这个知行合一,并不只是为了对治这个社会现象,对治这种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二重分裂开个药方而已,也不是某凿空杜撰,而是知行本体原本是这样子的。

我再一次强调,知行本体就是心身一元的生命本来状态。他说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人的自身生命存在的本然状态,原本是知行合一的。那言下之意就是你知行不合一,实际上就是心身灭裂,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也不妨,为什么呢?本源也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也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这个话我揣摩阳明先生当时在说的时候还稍有激动。你看看,如果你明了这个意思,知得宗旨时,懂得我们这个本然意思,懂得知行本体,原本是心身一元,原本是知行同一,你说知行是两个也没关系,那可以是同一件事的两个面向。你把它说成两个也不妨,还只是一个,为什么?因为那原本是同一个,所谓的知和行就是同一件事展开的两个不同维度,两个不同面向。如果你不明了这个道理,就说一个,又有什么意义?又济得甚事,还不过是闲说话罢了。王阳明还是再说,说知行是一个也好,说知行是两个也好,那也还是理论,真正的知行合一恰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的。在行动中我们就能真实地、真切地、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知行原本只是一个。

这一段,王阳明先生是反反复复的在说,我们也可以由此真实的领悟到,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的本体。基于知行的本体,才有知行合一之说。知行合一之说就是回归、回复知行的本体,使我们自我的内外心身回归一元的本相。这一段也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知行合一”到底该作何解?——看心学的务实精神

    心学的核心观点主要集中在"致良知"("心即理"理论的升级版)与"知行合一"上,前者主要是在思想层面上,后者是在实践层面上,堪称心学的两大支柱 ...

  • 入中宫,破“把柄”,Super

    ​入中宫,破"把柄" Super 合以二为前提 一无所谓分合 阳明后悔提 "知行合一" 这不是标题党 阳明确确实实 曾经后悔提出 "知行合一" ...

  • []《卷上·徐爱录》身之主宰便是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仍然讲<传习录·上卷>,有一段涉及到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问题.我们总体上说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和朱熹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意义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原来也讲到过,在朱熹那里的格 ...

  • []《卷上·徐爱录》心即理,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传习录>的另外一段,同样是在上卷的,因为这个标序各个不同,所以很难说是哪一段.就是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这一段,徐爱问的. ...

  • [ ]《卷上•徐爱录》“新民”与“亲民”的意义差别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来和各位朋友一起读一下<传习录>,我们不能全读,选其中的一些篇章来读. 一.学术之争 缘于文本传递 在中国的古代,思想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文本来传递的,所以文本 ...

  • []《卷上•薛侃录》为学大病在好名

    董平:各位朋友好,咱们今天读<传习录·上卷>当中薛侃录的一段话. 一.誉喜毁闷 为学病在好名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这是王阳明先生的一个观点,他告诉我们说,如 ...

  • []《卷上·薛侃录》大学工夫只是个明明德

    各位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上卷>的最后一段,[蔡希渊问],这个蔡希渊也是王阳明最早的弟子之一,蔡宗兖,字希渊,有时候也写成希岩,号我斋,他是山阴人,就是现在的绍兴人. 一.新旧文本 其中 ...

  • []《卷上•薛侃录》性道教皆从本原说

    各位朋友好,咱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上卷的一段,是马子莘问.马子莘也就是马明衡,子莘是他的字.马明衡是福建莆田人,曾经官居御史,他也是把阳明心学传到福建的一个重要人物,当然他也是阳明的弟子 ...

  • []《卷上•薛侃录》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各位朋友,咱们读一段<传习录>上卷,薛侃和王阳明的一段对话,他涉及到无善无恶的问题. 一.躯壳起念 看善恶便会错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 ...

  • []《卷上•薛侃录》明心体即是学问功夫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再读一段,接着读<传习录>上卷,也就是薛侃和这个王阳明的一段对话. 一.涵养志切 讲求亦是涵养 [侃问],也就是薛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请注 ...

  • 《传习录·卷1上·心即是理·徐爱录》译文

    徐爱(公元1488--1518年),字曰仁,号横山.浙江 余杭人,王陽明的妹夫,也是陽明先生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陽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