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陈何芳/靳娜:硕士生买课学习的助教制度个案分析

全文共2815字,按照“个案-简析-困境-对策”逻辑,探究“有什么案例?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办法?”

关键词:硕士生;买课学习;助教制度;个案分析

摘 要:语言学习、口语练习和国际考证的助教制个案,反映出助教的“经验”“陪伴”和“载体”意义重大,有针对性地辅助了新手学习。当前高校中助教数量的不足,导致学习困难者缺乏有效帮扶。高校助教制推广需要深入理解助教制意义,并从“理念-制度-活动”层面进行系统性的改进。

“买课学习”在中小学被称为“报班”,在大学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存在,比如文科硕士生也常常会“买课”来接受一些非正规教育。访谈发现硕士生买课学习中存在“助教制度”,值得基于个案开展分析。

一、个案:语言及口语和国际考证中的助教个案

S14和S3体验到助教制度的好处。心理学专业的S14买课学习英语,她非常赞赏课程中的助教制度,认为它对学习质量保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课程有助教,就是遇到好的助教,他会帮你很快解决问题,这是线下课程所没有的。因为这些助教也是我们的学长学姐,也会给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也会和我们作交流,也会帮我们做我们和老师之间的中介,感觉很好,相当于多了一个沟通的通道。另外每周或是每个月,助教会定期问我们的学习状况,这样也会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压力,会督促我们学习。我还是蛮需要外部力量的约束的。”学前教育学专业的S3在校外学习英语口语,她说:“那里比较好的一个就是大老师上完课会有助教,这个我是比较喜欢的,上完大课就会变成一对一的小课,然后助教会帮我们去纠正我们的发音,然后帮我们完成每天的口语训练量,要背出多少东西,要输多少东西,这个是我觉得比较好的。”

社会学专业的S18表达了助教缺失带来的遗憾。她说:“我觉得不是所有报名的人会100%觉得自己能考出来,这种培养根本就不太可能,但是他们就没有这样的跟进或这样的服务。比如说,你学员出现了心理或者压力问题,能不能帮他疏导一下,或者说是毕竟你们是过来人,我们可能没有对这个事情那么高的预见或者掌控能力,能不能给我们些建议,他们反而就销声匿迹。”S18本科是行政管理学专业,虽然涉及到一定的经济学的知识,但整个国际注册会计师课程的学习是将会计学的课程压缩在若干个周末进行,需要学习者自主投入较多。但学校课程的学习也不能马虎,所以她在整个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两方无法平衡的问题,迫切需要“过来人”的经验指导和情绪疏解,所以对于助教的缺位非常不满。

二、简析:助教的“经验”“陪伴”和“载体”意义重大

培训中的助教制度非常普遍且广受好评。S14肯定了助教的中介性角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渠道的帮助,而且富有弹性,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全面发挥指导、督促、交流和激励作用。S3肯定了助教在学习内容上的辅导与监督,在助教“一对一”的叮咛与辅导下,她得以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质量。S18表达了对助教制度的期待,这种制度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独行的学习者而言,具有一种精神凝聚意义;同时也是学习支持的重要力量,能发挥指引和激励作用。

助教的“经验”对于学员具有借鉴价值。从人员的组成来看,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的助教是已经毕业的优秀学员,或者具有该课程领域丰富学习经验的“老资历”。通俗点说,助教模式非常类似于“老生带新生”的教育模式。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理论,助教的学习支持相当于“过来人”的经验传授,这种“经验分享”能够大大提高后继者的学习效能。助教的经验传授、方法指导以及专业政策或考试信息等的搜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习者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助教的“陪伴”对于学员具有慰藉意义。对于买课的学习者而言,他们脱离了类似学校教育中可以密切交往的学习同伴,成为学习独行者,学习难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困境都失去了交流与宣泄的通道,因而学习支持成为硕士生买课学习的迫切需要之一。助教的“陪伴”能够减少这种孤独感,帮助学习者坚定学习信念,疏解自怜情绪,从心理慰藉入手来提高学习质量。

助教的“载体”角色承载了学习支持服务的功能。助教制度在买课学习中属于学习支持服务制度,助教的身份承担着学习支持服务的具体职责。正是因为助教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具体需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才能提供学习者满意的学习支持服务。这种基于“学习者中心”的支持与服务,契合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通过助教与学员的日常性密切交流,建立了教育口碑,受到学院的广泛好评。

三、困境:助教不够导致学习困难者缺乏有效帮扶

助教不足是当前高校教育资源欠缺的重要表现。助教制度虽然效果很好,但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率还比较低。造成“助教不足”的原因,既有人力的限制,又有制度设定的局限。当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不高,教师普遍面临大班教学的状况,而且助教职位较为少见,教学辅助人员非常有限。即使出于教学名师等特例而配有助教,也因为学生人数过多,助教很难普遍开展个体指导。再就是管理制度的原因,虽然研究生有“三助”岗位,但担任“助教”的研究生比例并不高。因为“助管、助教、助研”的性质主要是助学助困,而非“实践育人”。作为勤工助学的渠道之一,“三助”岗位不可能太普及,其薪酬虽然不高,但也对岗位量造成了现实性局限,使助教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学习困难者缺乏及时帮扶。制度设置只有强调助教的“实践育人”价值,才能减少勤工助学性质带来的局限。

四、对策:助教制推广需要“理念-制度-活动”保障

高校助教制推广需要全面深入认识助教制度的积极意义。高校中的助教能够完成授课教师之外的辅助性工作,包括维护课堂秩序、批改学生的作业、解答学生的问题,检查作业状况等,从不同环节为教师教学提供协助。除了有形的课前督促学生签到、课中维持教学秩序,助教还需要做好无形的课后学习支持。比如学生积极学习情绪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监督、督促与检查等。助教除了具有专门授课教师“助手”的身份之外,也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中介者。助教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紧密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困境的把握,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调整教学策略。助教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激励学习质量的提高。

高校助教制推广需要“理念-制度-活动”层面的改进。只有把“助教”定位于“助力学生学习,并兼顾助教本人的成长”,才能增强其“服务育人”性质,突破带薪专业岗位的数量限制。所以,“助教”功能的发挥需要理念、制度和活动层面的支持。理念上需要增强对于“助教育人”的价值重申;制度上需要理顺资助机制和育人机制的关系;活动层面需要扩展“助教”实施面,并提升助教“师生比”。只有提供更多的助教,加强对助教的培训,明确助教的职责权限,才能让助教获得自身成长,最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术帮扶。

总之,助教制度是学习支持的制度化保障,助教对学生学习发挥了中介性的督促、指导和激励作用。我国高校教学中助教制的实施面过窄,亟需进行理念、制度和活动层面的创新,既促进助教的经验值提升,也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