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一种混合式高动态范围AGC算法与FPGA实现

摘  要: 基于接收机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混合式高动态范围AGC算法。该算法由射频前馈与中频反馈算法组成,借助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得以实现。在该算法的控制下,以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检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为核心器件,实现了一种输入动态范围110 dB、灵敏度-100 dBm、输出功率为-19 dBm的自动增益控制环路。

0 引言

由于多径衰落等因素,接收机天线端的信号功率可能具有超过60 dB的波动[1]。而中频ADC具有的固定动态范围难以精确采样这样的大动态信号,为使基带能够正确解调、解码,接收机需要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度自动调整其增益,从而为后级提供相对恒定的输出。这种功能正是由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环路实现的。

常用的AGC环路分为3种:前馈式AGC、反馈式AGC与混合式AGC[2-4]。前馈式AGC表现为开环控制,输入信号功率被检测后经处理用作增益的调整;反馈式AGC则是闭环控制,输出功率与一个参考值作对比后得到功率误差,该误差经过运算后控制增益的大小。文献[3]的研究表明,前馈式的AGC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且其算法较为简单,占用资源较少,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因为其灵敏的响应特性,前馈式AGC容易因电路参数的波动而产生误调。反馈式AGC则可以实现较为稳定的控制,但因其呈闭环结构,环路参数需要仔细确认,为设计带来一定的挑战。混合式AGC则是前馈与反馈式的结合,兼具两者的特性。

1 混合式AGC环路

用于接收机中的混合式AGC环路由射频前馈式AGC电路与中频反馈式AGC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过一定的耦合系数馈入射频检波器,检波器的输出电压由ADC转换为数字量,再由FPGA处理后控制信号通路上的单刀双掷开关与数控衰减器,从而控制射频部分的增益。其中,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具有22 dB增益,衰减网络具有-10 dB增益。射频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下混频得到中频输入信号IFIN,IFIN经过两级相同的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放大后,通过耦合器向中频检波器馈入适当的电平,检波器的输出电压VIFDET由ADC转换为数字量,再由FPGA进行数据处理,处理结果决定DAC的输出电压,从而控制VGA的增益。其中IFOUT表示中频输出信号,VG为VGA的控制电压。

2 AGC算法

在介绍AGC算法前,首先说明环路的设计指标。如引言中所述,所设计的AGC算法需要满足两种不同输入信号的需求。对于恒包络信号,需要AGC单次控制时间小于50 μs,输入动态范围不小于-95 dBm~5 dBm,输出功率为-19 dBm;对于非恒包络信号,需要输出信号包络不失真。

根据AGC环路指标,设计了图2所示的总体算法,注意到输入信号的包络特性在本系统中可由外部获悉。环路启动时首先判断输入信号是否为恒包络信号,若是,则执行快速AGC算法,否则执行慢速AGC算法,顺序均为先射频后中频。中频AGC算法执行完毕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再次返回射频AGC,如此循环。

射频前馈式AGC算法如图3,首先配置ADC的射频通道采样,根据输入信号的包络特性,确定采样次数。根据耦合器与射频检波器的特性(式(1)),将均值电平转化为对应的输入功率。对于检测到的输入功率执行条件判断,从而确定LNA与数控衰减器的应配状态。若本次确定的状态与目前的电路状态一致,则跳过配置阶段结束射频AGC,否则按照所确定的状态配置电路后结束。

射频AGC算法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当射频输入功率从-95 dBm变化至5 dBm时,射频输出功率变化范围为[-73 dBm,-8.2 dBm],将输入信号的波动范围由100 dB降为64.8 dB。

在射频调整的基础上,中频反馈式 AGC进行增益的连续精密调控,其算法如图5所示,首先为VGA的控制电压VGint赋初始值,接着根据输入信号的包络特性确定中频通道采样次数并求均值VIFDET,在非恒包络输入下,两次采样间具有T1秒的时间间隔。中频AGC环路中VGA的增益Gain与控制电压VG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符合式(2)所示的线性关系,其中增益的单位为dB,控制电压的单位为V。

根据所使用的VGA器件特性,式(2)中k取50,b取-5。中频检波器输出电压VIFDET与中频输出功率PIFOUT在正常工作区域符合式(3)的线性关系,其中电压的单位为V,被检测功率的单位为dBm。根据检波器与耦合器特性可以得:

式(3)中k1取0.05,b1取2.575。

在中频AGC环路中,若用PIFIN表示中频输入功率,PIFOUT表示中频输出功率,则所设计的环路目标为:当PMIN<PIFIN<PMAX时,PIFOUT保持在目标功率PAIM。假设某一时刻的输出功率为PNOW,VGA控制电压为VG1,中频检波器的输出电压为VIFDET,经过一次调整后,应使VGA控制电压变为VG2,输出功率达到PAIM,根据式(2)、式(3)及控制目标可以得到式(4)的控制算法,其中NSTAGE表示VGA的级数,在本文中取2,PAIM取-19 dBm。

基于控制目标及式(4)所示的关系给出了图5中的判断条件与控制电压VG的计算公式,其中VGint为VGA目前的控制电压,Max[]表示取最大值运算,Min[]表示取最小值运算。由于检波器仅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式(3)的关系,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可置信的检波电压区间:[0.375 V,2.75 V]。在此区间内,认为检波电压VIFDET代表了真实的输出功率,此时按照式(4)所述的方法进行AGC控制;当VIFDET<0.375 V时,认为输出功率较小,需先增大VGA的控制电压以提高增益,使VIFDET于可置信区间,然后重新进行判断;VIFDET>2.75 V时,需先减小VGA的控制电压以降低增益,再重新判断。

中频AGC算法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横坐标为AGC执行次数。中频输入信号的功率范围为-100 dBm~-10 dBm。当输入信号功率处于[-79.04,-9.3]dBm时,VGA控制电压VG能够随着输入功率的变化而改变,输出功率保持在-19 dBm,VIFDET与PIFOUT同步变化,实现了环路的功率控制目标。

3 算法的实现与测试

根据第2节所述,在Xilinx Spartan 3E系列FGPA上实现了混合式AGC算法。算法控制的主要器件包括ADC、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与DAC。其中,射频与中频部分共用一片10 bit、4通道的模数转换器ADS7954;单刀双掷开关的状态由FPGA输出的单比特高低电平控制;数控衰减器为6 bit、0.5 dB步进的RFSA2644芯片。中频VGA的控制电压由12 bit DAC提供。ADC通道的切换及采样、数控衰减器的衰减值、DAC的输出电压均由FPGA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总线控制。为了方便数字部分的处理,所提出算法中的采样次数N1、N2、N3、N4均取2的整数次幂。

在不同输入激励条件下Modelsim的功能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当输入为恒包络信号时(图7(a)),首先配置ADC射频通道,进行4次射频通道采样,经过计算后配置了数控衰减器。由于输入功率较高,LNA始终保持关断,随后预置了VGA增益。接着配置ADC切换至中频通道,进行连续的16次采样,最后配置DAC输出适当的VGA控制电压。恒包络输入信号下单次AGC过程耗时41.73 μs。

当输入为非恒包络信号时(图7(b)),射频AGC采样变为64次,中频AGC仍然采样16次,但在采样间加入了6.68 μs时间间隔,总的控制时间为230.53 μs。使用示波器测量的时域输入输出波形如图8所示,其中通道1为输入正弦包络信号,包络周期为128 μs,通道2为中频输出信号,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包络保持完好,平均功率恒定。

输入为恒包络信号条件下,混合式AGC环路中关键参数随射频输入功率变化的曲线如图9所示。图9(a)中按照式(1)拟合的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图9(b)中VGA控制电压呈现三次跳变,与射频AGC算法中的所设计的4种条件判断相符;图9(c)、图9(d)表明所设计的AGC系统在输入信号功率为-100 dBm~10 dBm时,输出可恒定地控制在-19 dBm,具有110 dB的动态范围。近年来所提出AGC系统的动态范围对比如图10[5-16]所示,对比表明本文所实现的动态范围具有一定的领先性。

4 结论

本文针对输入信号的不同的包络特性,结合前馈式与反馈式AGC的特点,依据接收机中的硬件架构,提出了一种混合式高动态范围AGC算法,并在FPGA硬件平台上得以实现。在该算法的控制下,以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检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为核心器件,实现了一种输入动态范围110 dB、灵敏度-100 dBm、输出功率为-19 dBm的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在恒包络与非恒包络输入下,算法执行时间分别为41.73 μs与230.53 μs,信号包络保持完好。对比表明,所提出的AGC算法实现了优良的动态范围特性。

参考文献

[1] XIA G,ZHANG Q,YANG Z.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fficient and large dynamic range hybrid digital AGC for burst communication systems[C].2012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2012:1373-1377.

[2] FUJII M,KAWAGUCHI N,NAKAMURA M,et al.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AGC for fast fading channels[J].Electronics Letters,1995,31(13):1029-1030.

[3] SOBAIHI K,HAMMOUDEH A,SCAMMELL D.Automatic gain control on FPGA for software-defined radios[C].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mposium,2012:1-4.

[4] 沈同平,谷宗运,方芳,等.反馈式数字AGC的FPGA优化实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8-70.

[5] 马战刚,张宇平,孙弋,等.大动态范围AGC电路在接收机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2010,35(2):191-193.

[6] 朱会柱,袁斌,张志刚.90 dB大动态范围可调AGC系统设计[C].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2009.

[7] 陈立泽,陈星,王超.宽带大动态中频AGC系统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0,33(11):46-48,73.

[8] 李飚,刘春群,黄忠快.基于FPGA射频接收机前端AGC系统电路的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42(3):82-84.

[9] 郑隆浩,彭艳云.基于FPGA的中频AGC电路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4(14):113-116.

[10] Jing Bing,Xue Yuankun,Ye Fan,et al.Automatic gain control algorithm with high-speed and double closed-loop in UWB system[C].2013 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C,2013:1-4.

[11] 耿云辉,冯西安,张路,等.一种大动态范围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J].微处理机,2012(3):20-23,28.

[12] RAY S,HELLA M M.A 10 Gb/s inductorless AGC amplifier with 40 db linear variable gain control in 0.13 um CMO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2016,51(2):440-456.

[13] TISSERAND E,BERVILLER Y.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digital automatic gain control[J].Electronics Letters,2016,52(22):1847-1849.

[14] 罗有亮,魏连魁,刘杰.基于VCA810的大动态范围AGC电路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4):105-107,110.

[15] 李怀良,庹先国,朱丽丽,等.中低频宽动态范围AGC放大器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3,50(2):96-99.

[16] 贺欣.宽带大动态AGC电路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8):167-170.

(0)

相关推荐

  • ET技术在手机PA上的应用 技术基础

    By Juha Pennanen, John Hoversten and Sasa Radovanovic, Texas Instruments LTE能够提供比3G高得多的数据速率,而高数据速率也意 ...

  • 以国赛F题讨论射频前置放大器

    本届电子国赛F题,涉及射频前置放大器设计与制作.有采用高频运放作为前置放大器的,也有采用MMIC做前置放大器的,下面就这两种放大器做一点分析比较,权当抛砖引玉. 先说运放. 本网站看到的一个例子采用运 ...

  • 【学术论文】dPMR接收机定时估计算法及FPGA实现

    摘要 符号定时同步的准确度对数字通信系统解调性能有极大影响,dPMR通信系统要求接收机的符号同步具有快速捕获和良好跟踪性能的特点.针对该要求,提出一种定时估计算法.该算法结合前导码定时算法和数字平方滤 ...

  • 【学术论文】基于EPC Gen2防碰撞算法的研究与优化

         摘要: 防碰撞算法是射频识别(RFID)关键技术之一.基于EPC Gen2标准的Q值防碰撞算法,提出了InnerQ算法,利用对碰撞时隙再次处理的方法,解决原有算法Q值反复跳变的问题,并提高了 ...

  • 【学术论文】人体行为序列化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 针对传统方法在人体行为识别方面拓展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序列化的研究思想,提取骨骼图的特征矢量,用SVM训练和识别静态动作,形成序列即可表示动态动作,因此只要丰富静态动作库,就可以实现多种动态 ...

  • 【学术论文】基于4通道时间交织的FPGA高速采样系统

    摘要: 时间交织采样是提高模数转换器采样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完成时间交织采样的通道失配误差方法评估,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4通道时间交织的FPGA高速模数转换采样系统.系统由前端模拟电路.采样阵列.多 ...

  • 【学术论文】基于RO电路变化PUF的FPGA实现

    摘要: 现代密码协议规定只有授权参与者才可以获得密钥和访问信息的权限.然而,通过侵入系统泄露密码的方法层出不穷,给现代信息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此问题,PUF不可克隆的优点,为信息安全提供了进一步的保 ...

  • 【学术论文】一种适用于AD9371宽带突发通信的同步检测算法

    摘要: AD9371是ADI新推出的面向sub-6G频段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芯片,由于AD9371的带宽和速率高,当接收机采用互相关峰值检测同步算法工作时,如果遇到突发数据包,由于同步字CA ...

  • 【学术论文】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优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设计

    摘要: 针对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中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在每次迭代中不能选取最优原子问题,对OMP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了每次迭代的当前观测信号余量最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 实现的优化OMP算法 ...

  • 【学术论文】一种高效动态LEO卫星网络流量调节路由算法

    摘要: 针对考虑负载均衡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存在控制网络开销偏大.路由更新不及时以及流量调节机制分配不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动态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DRLB.根据卫星节点路径记录信息 ...

  • 【学术论文】WSN中一种基于RSSI的移动节点改进定位算法

    摘要: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算法中,基于RSSI的MCL定位算法利用接收信号强度的对数正态模型对定位的预测和滤波过程进行了改进,改善了定位性能,但是仍存在计算量较大.功耗较大等不足.因为物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