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自题种松图小像》考(上)
石涛《自题种松图小像》考
汪立军
在石涛一生浩繁的作品之中,宣城时期十五年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其中1674年创作留存下的几件作品更具有代表性。这年冬天,他在敬亭山广教寺所作的《自题种松图小像》,对研究石涛而言极其重要,为其宣城时期可考的唯一自画像作品。此幅作品为手卷,纸本,浅设色。纵40.3cm,横190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罗家伦先生旧藏。
《自题种松图小像》的发现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人 。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民国年间,曾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之职,1942年1月12日,罗家伦在陪都重庆为傅抱石出版的《石涛上人年谱》作序,这篇两万多字的文章与其说是序言,不如说是罗家伦研究石涛的最详尽的成果。
图一:石涛山水册设色纸本十开
图二:罗聘临本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后,罗家伦被任命为驻印大使。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担任大使两年八个月。这期间,在台湾有人持石涛种松图手卷的原本真迹,来向他求售。经过仔细审阅以后,罗家伦喜出望外,认为这正是那幅求之不得的石涛真本《自题种松图小像》(见图三),它不仅是一件绘画珍品,而且是一件艺术史上珍贵的史料,于是决定把这幅画留下来。
看了这幅原本之后,罗家伦才知道伊秉绶所藏的临本,节略得太多了。临本仅画石涛坐石上手持长锄,右置未种小松四株。原画的前后均一概节略,尤以节去猴子与小沙弥抬树一段最为可惜。而写石涛的容貌,不仅不能传神,且颇为走样。把一位清隽绝伦的石涛,画得憔悴而无神辨。
原画纸本保存完好,大部份均用淡墨,而稍杂浅绛。开卷即是削壁云松,远景茂林修竹于石林中有两株大松,松下横一巨石,石上坐一石涛,面貌雅秀,显出贵胄的出身,而其表情则吐露艺人的修养。双眸清彻,神态幽远短发前覆,两鬓微长,须不多而秀,手长而指削。身上衣着,纹路重重,横斜向上而成曲线,意态闲适,风神潇洒。前面有小松三株,似新种下去的。画幅的左侧有修竹一株,再右边有未种下的小松四株。其上就是石涛自己的题句。在修竹和小松之间,有一只小猴和一位清秀着淡黄僧衣的小沙弥,合作抬小松一束,计四株,来供石涛栽种。又见枯松一株之后,即有竹子一丛,计十三竿。最左前侧有大松一株。石涛自己的题句,是用隶书写的,清瘦隽秀。原文如下:
双幢垂冷涧,黄檗古遗踪。火劫千间厦,烟荒四壁峰。夜来曾入定,岁久或闻钟。且自偕兄隐,栖栖学种松。 时甲寅冬日清湘石涛自题于昭亭之双幢下。
诗前有引首章“学书”末钤有“臣僧元济”一章。从第三、四、五三句中,均可意会此诗不仅具郊瘦岛寒之感,且有亡国的隐痛流露其间。第七句“且自偕兄隐”,分明说与师兄喝涛借僧衣而隐,“甲寅冬日”为1674年冬,“昭亭之双幢”正是宣城敬亭山广教寺的双塔。
在石涛自己题句左侧,有鹰阿山樵夫戴本孝③,东海苏辟,绣水王概④的题诗。其题句之右,又有颍川汪士茂,黄海祖琳禅师⑤(僧),和黄山汤燕生⑥的题诗。一并抄录下来:
“宁种天上榆,宁栽海上桑,何必种松山之阳?那有千年不坏古道场?印今荆棘满天地,桑榆弄影何苍凉。谁见一时种松千尺长?劝公抛却手中攫,孤啸江天岂不乐? 鹰阿山樵夫本孝敬题。”
“有觉斯世,长驱目御。时至事起,成功则去。天风不羁,浮云何处。 东海苏辟。”
“好向雪泥留指爪,选将白石种龙鳞。坐依双幢作同伴,手溉千株结化身。纸上分明相对语,胸中早已有斯人。松根净拂为招我,放胆空山活鬼神。 绣水弟王概顿首。”
图三:石涛《自题种松图小像》
萝衣藤杖点松花,日日锄云伴赤霞;莫道湘山无古佛,前身无量是吾冢。(湘山无量寿佛始此。能仁伟抱,其后身耶?和尚慧睿奇姿。)
蘖院风流谁可堙,开山不作住山人;修然台笠西天界,俯看千松百世新。
颖川弟汪士茂惕斋父赠。”
“想见裁松旧主宾,栴檀木柄水云身;黄猿智尽前驱力,白石心坚后起人,故态可能忘夙昔,痴情原只受清贫;相逢此夕为何夕,并似羊肠阮步兵。
咄哉黄檗山中老,贯学翻空却又来;天下岂全无识者,古人偏自扼多才;遗阴手植云千亩,浪迹身随海一杯;凡圣路头容不得,快开诗窖活深埋。
壬申(1692年,本文作者注)冬日为石老法弟和尚题兼正 黄海祖琳。”
“面兹瞿昙,天然静朴。素尚绝尘,孤标凌玉。韵高于桐,人澹于菊。弱龄罹屯,偕兄弃俗。香梵齐修,祖筵双绩。息心了义,开蒙振朴。洪钟待扣,昏衢与烛。弘济有愿,人天感触。晏坐崖巅,经行涧曲。自把长锄,荆榛净斸。植此云根,贞松几束。节目磊砢,根株盘伏。凌冬讵损,岁寒滋绿。吟啸其间,含亳绚缛。妙尽通灵,元人比躅。师胡不廉,文事兼属。惟师含笑,烟云过目。瞻对忘疲,虎头金栗。
俚颂上石涛大师呈正,黄山弟汤燕生。”
这六位都是石涛的朋友,其中戴本孝、祖琳禅师、汤燕生为活跃在黄山一带的画家和高僧。
(作者系宣城市规划馆馆长,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
公众平台
研究宣城历史,弘扬宣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