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乱纷纷说德里,细说印度餐,有时是引起冲突的导火索「行走印度」10

 行走印度10 
心境旅行YSJ
德里 印度餐
图文作者:王长军(秦汉)

接上集:《焦特布尔 血手印—女性血泪史「行走印度」9

新德里,印度首都,行途中两次经过。

第一次住了一晚去赶飞机,那是晚上9点多,夜幕下的新德里,人特别特别多!

人行道,车行道都拥挤着人。车特别特别挤!突突车,摩托车各种车拥挤着。

环境特别特别乱!地摊,破楼和各种杂物乱纷纷。地上特别特别脏!牛粪,乱扔的垃圾和刺鼻的臭味交织在大街上。

第二次为转机印度南部飞到德里,我们住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对面,这里是德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我们更加一步了解了德里。

德里分为旧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新德里为于南部,与旧城隔着一座德里门。新旧德里犹如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

旧德里街道狭窄,二三层高的残旧破楼下:牛车、单车、电车充斥在横街窄巷里。

新德里到处街道宽阔,翠绿的树间着清活的街道,是印度整个国家的经济行政中心。

事实上,老德里和新德里现在已完全联在一起,印度老百姓说起首都时也通常是称“德里”,而非“新德里”。

所以,称印度首都为“德里”似乎更符合现实。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

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德里人口达到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

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

德里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

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

8世纪曲女城的土邦王迪里重建此城。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此立国,构筑都城。德里曾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古都。

印度独立后,建都信德里。

总统府内有一处依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格调而建的“莫卧儿花园”。有成千上万的名花异草。

正对总统府正门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国家大道”,直通印度门。

印度门有点像巴黎的凯旋门,高48.7米,拱门高42米、宽21.3米,巍峨雄壮。

它是为纪念一战中英国和印度的 7万名阵亡战士所建

印度门组照请欣赏

来印度前,听说德里脏乱差,还以为那是一种偏见,到了德里才知道,实际情况比传说中的还脏,乱!

天空到地下,德里完全被污染了。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空气污染研究中发现,德里的细颗粒物污染比北京严重数倍。根据大多数测量结果,德里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为了感受这种环境里的生活,摄影师Matthieu Paley用了5天时间走在德里街头。

在他的照片中,直面城市化的疯狂扩张、密集的汽车和废物燃烧产生的颗粒物。这一切造就了漂浮在城市上空浓重的黄雾。

我用相机镜头也记录了一组照片,请大家看看什么是真实的印度。

乞讨者街头比比皆是

清晨街头,寒风凛冽。

人力车夫,待客空车

垃圾小哥,苦中做乐

勇猛横行突突车

叫叫嚷嚷脚踏车

轻松方便摩托车

行人匆匆以步当车

乘坐飞机去旅行,都是印度人,差别咋那么大呢

新德里绿树,鲜花,新旧德里差别不是一点了大!

学生,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未来的希望!

德里缀着古老的色彩,也有现代风格气息。有不少各种风格的寺庙,甚至还有几百年前的遗迹。

在新德里街头,人们同样可以看到旁若无人的神牛在昂首漫步,骑着人的大象悠闲地在东张西望。

这就是新德里,一个奇葩的现代之都。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后来侵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

位于旧德里东北角的贾玛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的意思是“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贾玛清真寺由夏杰罕帝王组织庞大的工匠群建成,1650年动工,5000多名工人前后共建了6年时间,耗资100万亿卢比。

贾玛清真寺被称为印度“建筑奇迹”。

全寺没有使用木料,地面、墙壁、顶棚都采用了精工细雕的白石,用铅灌封,十分坚固。

德里曾是穆斯林聚居最多的的城市之一,1947年印巴分治后,大批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但在德里还拥有大批穆斯林,贾玛清真寺是他们做礼拜的场所。

每到礼拜日,特别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穆斯林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朝拜,把清真寺门前挤得水泄不通。

数以千计的穆斯林教徒,跪在地上虔诚祈祷,一望无际。

行走印度,我们喝的印度的水,吃的是顿顿印度餐,请你跟着我的镜头也了解一下印度餐。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

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

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的导火索。

不过在来印度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即没见到卖猪肉,更没见到卖牛肉。对于我这个极喜欢吃肉的人来说,可真是馋死了!

因为牛肉是禁忌,在我国市场上价格最贵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据说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印度把牛敬为神,也根本不可能杀,所之便宜也买不到)

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

在印度,虔诚的印度教徒不沾荤腥。

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酪和黄油。

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

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

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饮食已经西化。早餐简单,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和果酱、黄油。

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

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

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饮食少菜而多主食,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贾巴迪”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

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

烧饭时他们把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很多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但真正吃起来味道确实一般般。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

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

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

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

印度人喜欢吃甜,高糖是印度人费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甜食种类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应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无一例外地甜得要命。

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副其实,最早的在晚上8点左右,晚的在10点左右。

吃完饭不久就上床睡觉,不发胖才怪呢。

多数的印度人早餐要在十点以后才吃,早上起床可以不洗脸不漱口,一杯奶茶是一睁开眼就要的。

在印度,乡村野店、繁华都市、火车上、公路边,到处都有送茶的人煮茶的摊。

甚至在最简陋的旅社里,也有叫早服务,是早晨七到八点间,小弟的送茶敲门声。

在印度,不管你是8岁还是80岁,只要管送茶就一律称做小弟。

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喝午茶的习惯。

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掺水煮开,再把茶叶倒进去,煮沸后用小筛子把茶叶滤出,加糖后即可饮用。

印度人吃奶茶本身也有贵贱之分:

贵族是新鲜水牛奶中加入豆蔻、茴香、肉桂、丁香和胡椒等多种香料,是王公贵族们大最爱;

贱的就只有单纯的奶和茶,顶多加点生姜或豆蔻调调味,是贩夫走卒们每日不可少的饮料。

虽说两者口味并无天壤之别,但所加香料品种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每家人家茶的独特味道。

烟雨迷朦,你坐在茶棚里,看主人点燃枯枝。刚煮好的茶滚烫,给了你足够的热量和胆量。

行走印度十来天了,天天都吃印度餐,说实话,印度餐口味可真不敢恭维。

我一直有个疑问:

印度是我们的近邻,为何没接受我们色味俱香的中国菜,反而更接近西餐呢?

作者:王长军(秦汉)

请看下一集:印度国家博物馆

关注公众号

搜索【境外游】欣赏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