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概述(一)
从翡翠产区的地理位置看,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可以有三个流通的方向:
往西,400多公里流向印度;
往南,最方便,100多公里进入平原,再有600多公里坦途便到曼德勒;
往东,最遥远,翻越数千公里高山大河,才可到中原。
为什么它不向西不向南,就近就便让两个地区的人们享用,却偏偏向东,不畏千难万险,去往中国呢?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爱玉。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玉文化,是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现象,它博大、精深而又包容。因此,当第一块翡翠诞生时,便注定要流向东方,融入那片广阔的天地,那个绚烂的民族。
红山文化手镯
中国古代玉器的起源与分布
在华夏大地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是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尔后,又有陕西蓝田县距今100万年的蓝田猿人,河北周口店距今60万年的北京猿人等。他们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的,因此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罕见用玉料磨制的工具和饰物,是玉和石不分的时代。
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期,人类学会了磨制石器,由此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制陶等手工业,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石料的选择也拓宽了,一些美丽而坚硬的石料即玉料,被磨制成了工具和饰品,于是,玉器自然就出现了。
大量的玉器的出土说明,这种选择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有标准、有目的、而且是大批量的选择,已经脱离了无意识、碰巧、个别的阶段,因此,中国玉器起源的时间,确认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即距今1万年左右,是较为恰当的。
迄今考古发现批量出土的最早的玉器有:
辽宁省阜新县沙拉乡查海村发掘的查海文化玉器
内蒙古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发掘的兴隆洼文化玉器
经测定,两地玉器的年代同期,均在距今8000年左右,且玉料都是阳起石—透闪石类,与新疆种田玉基本相同。虽然当时人类活动范围较小,但两地都有玉玦和匕形器,两地玉块的外径都在3~4厘米左右。
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
大汶口文化玉项饰
近百年考古累积的成果,揭示出中国古玉分布的两个规律。
规律之一是,新石器时期距今1万—4千年左右,玉器主要分布在五条大江河流域,它们从北到南是:
辽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如红山文化玉器;
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如仰韶文化玉器;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如良渚文化玉器;
珠江流域中游地区,如石峡文化玉器;
澜沧江流域中游地区,如卡若文化玉器。
这五条江河流域覆盖了中华大地广藵的区域和众多的民族,正好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区。新石器时期跨度五千多年,上述各区域文化在这五千多年间,有的同期出现,有的相距数千年出现,但它们所使用的玉器,最终都融为一体而成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正好佐证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互容性与同根性。
规律之二是,在接下来夏商之后直至近代明清,大量玉器或者典型玉器的出土,都在历朝古都的帝王墓室中。这正好说明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玉器都被帝王和上流社会拥有和使用,这对玉器的文化本质是一种最好的诠释。
战国时期玉龙
战国时期玉龙
1、玉料主要的种类
各时期各朝代各文化区域所用玉料大致有:
透闪石—阳起石玉料,新疆和田玉县产出的最为优质,称为和田玉,其它产地还有青海、甘肃、四川、辽宁等,多以产地命名;
蛇纹石玉料,辽宁岫岩县产的最为优质,称为岫玉,其它产地分布较广,还有广西、新疆、甘肃、四川、广东等,多以产地命名;
石英质玉料,有密玉、玛瑙、黄蜡石等,各地广泛产出;
陕西产的蓝田玉;
河南产的独山玉,以及当时地域使用而现今已不再作为玉的其它杂玉;
明清时代大量出现翡翠玉,产自现今的缅甸。
妇好墓凤凰
2、玉料的流动
西周之前及至整个新石器时代,由于人类活动范围较小,玉料都是就地取材,交流甚少。
春秋至汉,玉料流动扩大。
魏之后因战乱与分治,流动萎缩。
隋复一统,各种玉料又流动活跃,间有起伏,直至清。其间,新疆和田玉作为最优质的玉料被历朝帝王运往各京都使用。
清代各种翡翠饰品
清代各种翡翠饰品
如清1763年间,大蒙(即新疆)官府玉场忽现一块重数千斤的大玉,急报乾隆皇帝,乾隆大喜,降旨运京,于是现场制作一辆数丈长的木轮巨车,将大玉装上,“就中瓮玉大第一,千蹄万引行踌躇,日行五里七八里,四轮生角千人扶”(乾隆诗),上百骏马,上千民夫,历经三年,行程一万二千里,将大玉运抵北京,乾隆亲监,又经四年,终成传世国宝《秋山行李图》。
而翡翠则最晚在宋代,便不远万里,流入中原。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玉料的区域性,使玉料可以在华夏大地流通,从而让人们的选择成为了可能。
昆明晋宁李家山文化玉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