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115课:你知道吗,“八”的本义并不是七加一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15课,同样是讲三个汉字。其中两个是《说文》“小”部汉字,一个是“八”部的部首汉字,具体如下:
1、少。这个字是现代汉语高频常用字。有两个读音。
(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shǎo。给的解释是:“不多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很明确,不多就显得小,所以古人用少解释小,也用小解释少,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用。看一下少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如图:
(少字的字形演变)
少字的甲骨文就是四个非常小的点,表示东西不多,我们应当还记得上一课的“小”字是三个点,看,差别不大。到了金文,字形稍稍拉长,小篆又加以曲线,隶定为现在少的字形。所以,少的本义就是表示数量小,与“多”相对。《孙子.谋攻》有:“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有与敌人兵力相当的兵力就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的时候就摆脱敌人,这是孙武认定的一般用兵原则。
(武圣孙子像)
本义之外,少还有很多意思,举常用的说说:(1)时间短,不久。比如《晋书.阮藉传》:“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阮藉)又担任了尚书郎,不久,又因为疾病而卸职了。(2)缺少,不够应有的数目。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丢失。比如:家里少了东西。(4)轻视;贬低。比如《庄子.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我曾经听说过贬低孔子的声名,而轻蔑伯夷的义气的人,我当初不大相信这种传言,现在,我才看到你真是难以穷尽的啊!(5)用作副词,表示“稍微、稍稍”。比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有:“太后之色少解”,指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
(触龙说赵太后)
(二)少字的第二个读音读shào。语音出自《广韵》失照切。意思是年青、年幼。《玉篇.小部》有:“少,幼也。”比如《史记.陈涉世家》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年青的时候,曾同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1)又引申代指年轻人,与“老”相对,比如《晋书.王羲之传》有:“王氏诸少并佳”指王家的几个年轻人都很好。(2)又引申为次序在后的。《史记.陈涉世家》又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我听说二世是始皇帝的次子,不应当立为国君,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陈胜吴广起义)
(3)又指副职;辅佐。比如过去的朝中官员,有太师,太傅、太保。又有副职少师、少傅、少保就是副职。另外,少还是姓,《姓解》有载。
少的小篆写法如图:
(少的小篆写法)
2、尐。这个字已不常用。也有两个读音。
(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jié。给的解释是:“尐,少也。”写法跟少换了个方向,意思还是少,为什么是两种写法呢?章炳麟的《新方言.释言》有记载:“今惠、潮 、嘉应之客籍谓少为尐,读若屑。”就是说,这是客家话里的“少”。
(二)尐的第二个读音是jí。指的是有花纹的雌蝉。也是方言,《方言》卷十一:“蝉,有文者谓之蜻蜻,其雌蜻谓之尐。”这个读音应当也是方言,具体所指为何物种,找不到资料,只能【猜想】这里的有花纹的雌蝉样子如图:
(有花纹的雌蝉)
尐的小篆写法如图:
(尐的小篆写法)
3、八。现代汉语高频常用汉字。读bā。《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林义光《文源》:“八、分双声对转,实本同字。”高鸿缙的《中国字例》也说:“八之本意为分,取假象分背之形,指事字……后世借用为数目八九之八,久而不返,乃如刀为意符作分。”大意就是,八的本意就是分,是指分别相背的形状,是一个指事字,后来人们把它借来表达数目字八,时间久了,就成了定字,对于八的本意,又加了一个“刀”,这就有了新字“分”。如澳大利亚有两块分开的石头,翻过来,样子不就是“八”。
(分成两半的石头)
我们来看看八的字形演变:
(八的字形演变)
我们看八的字形演变,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隶书,变化不大,都是分别相背之状。因此八的本义就是分开。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有:“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其实也是在说八的本义,就是“分”。
本义之外,上面说了,后来用“八”来表示数字8,就是七加一的和。《玉篇.八部》称:“八,数也。”《易经.系辞上》:“天七,地八。”比如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又比如白居易的《凶宅》:“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其中的八,都表示数字八。
(岳飞《满江红》词意)
此外,八还是姓,《万姓统谱》有载。八的小篆写法如图:
(八的小篆写法)
今天这三个字,字形都特别简单 ,小篆里简单的字往往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会意字,这是汉字最早出现的少数汉字,之后复杂字形的汉字,是在这些字的基础上组合、演化而来的。所以,这些基础汉字需要扎扎实实地学懂,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