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李菁 | 美之所向,爱之暖阳
美之所向,爱之暖阳
作者:杨华
图片:网络
点击上方绿标 主播韩枫为你播读
周日。午间。
坐在一钵牛肉汤锅前,等上课的娃赶来午餐。
透过咕嘟翻腾汤锅氤氲的雾气,我手难释卷的,是已阅读了一上午的摄影书籍——《向美而生》。灵动通透的文字,无染无着的画面,如一层轻盈的蝉纱,滤过周边躁动的音符与迸溅的飞沫,让我的心,被一层温柔的美好所倾覆。服务员的微笑,显得格外亲切,如春风拂面;墙面粗陋的装饰,变得空前喜庆,如冬日暖阳。
我试图,看清这束美之光来时的方向,却如雾里寻花,难以真切捕捉到。犹如我的人生,总是一团混沌。
书的作者李菁,是我的网络摄影梦想课堂老师,尚未而立之年,却让人到中年的我,从内心深处尊崇她,仰慕她。上她的摄影课,在她美妙如弦乐般动听的声音中,在那美好如仙境般飘然的享受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摄影的理论与技能,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积极向阳、唯美惊艳的梦想。
人前人后,我难以掩饰,对李菁老师的喜爱,以及对她摄影作品的垂涎。在她有形无形的熏陶下,天然缺乏美感的我,开始察觉,美学对生命的不可或缺。并开始尝试,阅读美学书籍,不愿继续让仅有一次的生命,因缺乏美的滋养而苍白单薄。也热切渴望,自己能定格为老师镜头下那一道,独一无二的美好。
对着老师那些美轮美奂、气质璀然的摄影作品,我常常会想,是什么,让她把美变得如此勾魂摄魄,意蕴深长?
读完老师这本《向美而生》的摄影作品集,透过她镜头下那一桢桢跳跃的画面,由点及线,我恍惚看见,笼罩在老师身上那万道美丽的金光,来时的方向。
0 1
老师的镜头下,有一组红配绿的美图,成为我脑海,挥之不去的经典。当初认识老师,正是源于这一组照片,在写作培训群里,无意间遇见,再也不能忘眼,便沿着这样的视线,寻见老师的踪迹。
照片是老师的父母,一对生活于小镇的中年夫妇。一人着红,一人穿绿。无论是衣着,还是相貌,并不见奇异。却有一种磁石般的魅力,胶着了我的注意力。细细品味,有一种稀缺的物质,在俩人所处的空间流转。那种渐行渐无踪的名为“爱情”的东西,在他们的身上,并不曾随岁月而老去,历久弥坚,醇香馥郁。
他们以爱的传奇,给了宝贝的独生女儿最丰厚的滋养。让李菁老师这样年纪轻轻的女孩儿,便拥有汩汩不竭的能源场,展现给世界一场,温暖而美丽的生长。
正如老师在书中所写,“一个生命拥有充满热爱的灵魂,她的内在必定具备着热爱的品质。我热爱,我的身体存在爱。”生长在爱的充足阳光里,赋予她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也才会有她对美的独到理解与认知。
家庭爱的丰腴,奠定了李菁美的基调。
0 2
从这本摄影集,我看见,在老师的生命里,游弋着一个,魅惑的魂灵。时而惊艳,时而素颜,间或清冷,间或高温,一人千面。
她是李菁的人生导师,雪小禅。这位只喜张爱玲的女子,将自己活成了一道,兀自命名的生活美学。
自青春年少,李菁便追随她的足迹,不远万水千山,感染她的气息。十年如一日,从素昧平生,走成血肉相连的亲人。作为著名作家、生活美学家,雪小禅对李菁,有再造之恩。她对生命的着色与书写,通过一段不解的师徒之缘,为年轻的李菁,铺垫朗阔的人生格局与底色。
她告诉李菁,“无论拍谁,都要成为他(她)一生中最好的照片。”她自己,也是出现在李菁镜头下最多的人。她以雌雄同体、热烈静气的不可方物之美,潜移默化形成李菁对美的感悟与追寻。李菁也以活成更美的自己,来演绎绿叶对根的深情。
恩师爱的铸造,确立了李菁美的航标。
0 3
《向美而生》中有一张合成照片,被处理成黑白色,很有一种年代感,给我印象深刻。左边是一条路,延伸向远方;右边是一本书,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这张被命名为《书与路》的照片,是老师行至郎木寺阅读的一个瞬间。有一段文字诠释,“在旅行中阅读,我们一边用脚丈量大地,一边在书中行走。你以为自己孑然一身,实则有智者相随。”这个画面,浓缩了李菁老师近三十年的生命状态。
从小喜爱阅读,无论身处顺境抑或逆境,她的灵魂,总是与文字为伴。她读书,购书,写书,已有藏书两万册,自己写作出版书籍四部。是阅读,让她对话同频的灵魂,找到真实的自我,获得共鸣的鼓舞,开阔视野的极目,坚定前行的脚步。
同样,学习摄影,她也没少读,古今中外名家大家的相关经典摄影书。正因为有如此厚重的积淀,刻苦的修炼,让她的摄影作品,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丽与诗意。
就像书中所述,“若铅华尽逝之时,陪在我身边的依然会是挚爱的书。这是我一生的力量之源。”
书籍爱的滋养,鲜活了李菁美的源泉。
正是如此充盈的亲子之爱、师生之爱、阅读之爱,形成李菁老师生命中,最重要的美的底色,方有她镜头之下,人物肖像的出尘,自然山水的灵性,世间情谊的俊永。
她的摄影,让我看见的,不仅仅是技巧的纯熟、构图的精致,更是对生命的修行。她说,“书名中的‘美’,不光是我看到的美,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感受,我始终想表达对万事万物的善念、乐观向阳的生活态度和对世界的满怀爱意。”
美之所向,爱之暖阳。
美之来处,爱之归宿。
向美而生,李菁老师,让我看见美来时的方向,在那爱生长的地方。
E n d
更多写给李菁的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