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下2张“废纸”,专家过来一看:这是国宝,价值4.3个亿

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中的唐朝仿王羲之真迹《上虞帖》,曾被人当做垃圾扔在杂物堆中,我们差点因此错失了一件重要文物,而现在被收藏在吉林省博物馆的苏轼真迹也差点面临这样的情况,但幸好后来有人慧眼识珠,让文物真迹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上。

这幅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的苏轼真迹是《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峨》,而它原本是保存在一个叫做刘刚的中学老师家中。1982年,刘刚受邀参加了吉林省的史学讨论会,当时任史学会副理事长的是刘廼中先生,会后刘刚找到了刘廼中,说自己家中有两副苏轼真迹,想让刘廼中先生帮忙鉴一鉴真假。

其实在此之前,刘刚早已找专家帮忙鉴定过了,但是经过专家鉴定后,他们一致认为这两幅古书画是假的。可刘刚不死心,因为这两幅古书画是他父亲交给他的,说是在伪满皇宫中所得,去世之前交代他一定要好好保存,所以他才借此机会请刘廼中先生帮忙鉴赏一下。

难不成真是宋代苏轼的真迹?众所周知,苏轼在历史文学中地位极高,虽然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被贬,但是他为人豁达,总是能很快调节好自己的心情,然后重新面对生活,不论被贬到何处,只要在一方为官,他一定会尽己所能造福一方百姓。刘廼中自然很乐意帮这个忙,于是跟着刘刚回了他家,刘刚小心翼翼的拿出两张颜色泛黄的“废纸”,一张是《洞庭春色赋》,另一张是《中山松醪峨》。纸上的书法沉雄劲健,堪称一绝,而且全文一气呵成,看起来并不像假货。

北京大学的教授李志敏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说他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苏轼也确实是一位全才,他除了在宋词方面造诣颇高之外,在书法、画作上也不遑多让,更是一个著名的美食家,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峨》这两幅书法是苏轼晚年所作,分别作于公元1091年和公元1093年,为的是抒发心中的郁结之情。

刘廼中仔细欣赏一番后,认为这并不是赝品,因为无论是从纸张、笔迹还是从纸张上的印章来看,都不像是仿造出来的赝品,但他毕竟不是书法专家,于是他们又请来了书法家金意庵先生,邀他一起鉴赏。

后来溥仪在伪满洲国当傀儡皇帝,这些藏品也被收在伪满皇宫内,日本战败后,溥仪逃走,这些赠品没人管理,于是在皇宫当值的人就开始争夺,刘刚老师的父亲就是在那个时候拿到这两幅古卷的。金意庵先生听完之后仔细看了画卷,也认为是真品无疑。其实这两幅古卷上的印章已经表明古卷所经历的大致事情,苏轼去世之后,古卷流落民间,紧接着被明朝李东阳、清朝安岐等人收藏过,后来被乾隆皇帝收进大清皇宫。清朝灭亡之后,溥仪在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皇宫,顺便带走了很多藏品。

刘刚老师欣喜不已,但他并不懂怎么保存文物,为了让它们得到最好的归宿,于是刘刚老师联系了吉林博物馆,将这两幅真迹送给博物馆收藏。至此,这两幅失传多年的国宝才得以回归正位,经专家鉴定大约值4.3亿,而政府最后也给了刘刚老师19000元作为奖励。

(0)

相关推荐